《解方程一》说课稿
说课者:周莹
说课时间:5月5日
我是佛冈县高岗中心小学周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流程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时,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会利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这一目标,为今后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与中心的移项解方程建立了联系。
说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等量关系和认识方程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已经通过天平初步掌握了等式、方程的意义,而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再次利用直观教具——天平,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等式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简单的方程。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为学生设计了的一系列活动,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愉悦地进行学习,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
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时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会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天平游戏,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动手操作的
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时,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说难点:能利用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说教法:
根据教材以及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所学
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2)情境教学法:天平游戏的导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想法,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规律。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今天我们来做个天平游戏,看看同学们能在这发现什么?如果我在天平的左右盘里放上砝码,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左边升,右边降;右边升,左边降;平衡)。
2、怎么看出它们是平衡的?如果平衡,则说明什么?(指针指向正中,说明两边重量相等。
)
3、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
5=5)
4、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如果要使天平平衡,那该怎么做呢?如果用等式怎么表示?(右侧也要放2克的砝码才能使天平平衡,5+2=5+2)
5、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6、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怎么做才能使天平平衡?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左侧加上一个5克,右侧也要加上5克才能使等式成立,X+5=10+5)
7、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8、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
小组讨论。
9、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
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
(小结: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板书: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解释运用:解方程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求出方程X+2=10中的未知数X呢?
(1)10-2=8
(2)用上面所学的规律来解方程
方程两边同时都减去2
X+2=10
解:X+2-2=10-2
X=8
(3)怎样检验?
学生动脑思考,汇报总结(把X=8代回原方程计算)
三、解方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解方程的格式:先写“解”字,等号要上下对齐。
2、要注意等式两边要“平衡”。
四、练一练
1、求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量。
(68页解方程1,2)
2、课本69页练一练1~3
五、作业布置
1、完成69页“试一试”:
X -19 = 2 X-12.3=3.8 六、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