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桥下穿铁路专项方案

框架桥下穿铁路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及铁路设施情况 (2)(一)工程概况 (2)(二)铁路其它专业设施情况 (2)(三)架空顶进工程量 (2)三、施工安排及要点计划 (3)(一)施工安排 (3)(二)要点计划 (3)四、施工方法 (3)(一)挖孔桩施工 (3)1、工程数量 (3)2、施工方法 (4)3、挖孔桩的拆除 (5)(二)线路架空 (5)1、架空准备 (5)2、架空加固方案 (6)3、施工方法 (6)(三)框架桥顶进 (6)1、顶进设备配置、安装及试顶 (6)2、顶进施工 (7)3、出土便道 (9)4、注意事项 (9)(四)线路检查及施工防护 (10)(五)线路恢复 (11)(六)冬季施工措施 (11)五、施工组织安排 (12)(一)组织领导 (12)(二)劳动力安排 (13)(三)行车防护安排 (13)六、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安排 (15)七、安全保证措施 (15)(一)要点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5)(二)行车安全保证措施 (16)(三)封锁及慢行施工安全措施 (18)(四)线路架空与加固安全技术措施 (19)(五)线上防护和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20)(六)顶进挖土安全技术措施 (21)(七)框架桥顶进安全技术措施 (22)(八)线路恢复安全技术措施 (22)(九)通信光电缆防护措施 (24)(十)大型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24)八、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24)(一)预警机制 (24)(二)应急预案 (24)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5)2、应急响应 (26)3、后期处置 (28)4、设备管理单位值班(调度)电话 (28)九、附件 (28)一、编制依据1、中铁二院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大学路南延下穿新密铁路工程施工图。

2、郑州市大学路南延下穿新密铁路工程施工合同。

3、现行国家、原铁道部各类安全管理指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郑州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郑铁办【2013】50号);《郑州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部分条款进行修订的通知(郑铁办【2013】51号);《郑州铁路局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含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郑铁建【2011】49号);《郑州铁路局建设系统营业线立交工程管理指南》(郑建函【2010】19号)《建设系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郑建电【2012】12号);《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01号);《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道部第30号令)。

4、交通部、原铁道部各类施工规范、安全规程及验收标准:《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J946-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J944-2009);《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 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5、国家、交通部、原铁道部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6、我单位对本工程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以及我单位的设备状况、技术能力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7、我单位投标文件。

二、工程概况及铁路设施情况(一)工程概况框架桥为架空顶进施工,与道路交叉处里程为K20+190.138,新密铁路里程K15+122.8,公路与铁路交角113°。

主体结构为16.5m+16.5m两孔分体式框架桥。

每孔框架净宽为16.5m,结构间距为0.2m,净高7.7m,全高10.0m,顶板厚1.1m,底板厚1.2m,边墙厚1.1m。

主体框架桥进出口两侧各10m均设置扶壁式挡墙支护。

框架桥位于新密线尚庄~新郑北区间,铁路为非电气化单线P60无缝线路,新密铁路行车速度70km/h。

(二)铁路其它专业设施情况按照框架桥设计图纸中设计说明,在我单位施工范围内的框架桥涉及各专业设施情况如下:通信:宋寨至密县数据通信网GYTA53双重护套层式绞式(铠装)6芯直埋光缆一条;HYAT23铁路长途对称通信电缆7*4*0.9一条。

信号:半自动信号条件线在通信电缆7*4*0.9中占用一对。

新密铁路为非电气化区段,无架空电力电缆和接触网。

(三)架空顶进工程量1、线路架空加固:1股道,共64m;2、架空支点桩及反后背桩:18根,Φ=1.5m,总计238m;3、设计顶进重量/行程:7717t/32.88m;4、顶进开挖土方:9888.56m3。

三、施工安排及要点计划(一)施工安排框架桥分四个主要工序,挖孔桩、线路架空、框架桥顶进、架空拆除恢复线路。

根据框架桥规模及实施难易程度以及铁路局施工要点计划影响,拟安排框架桥施工工期如下:框架桥营业线施工总工期56天。

(1)挖孔桩、防护桩、通信光、电缆改迁:2015.10.1~2015.10.15,工期15天;(2)线路架空、顶进:2015.10.16~2015.11.15,工期31天;(3)线路注浆、拆除架空、恢复线路:2015.11.16~2015.11.25,工期10天。

(二)要点计划要点计划见附表《要点轮廓计划表》(以实际下达计划为准)。

四、施工方法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挖孔桩、线路架空加固、顶进框架桥、框架桥附属施工、路基过渡段处理等工程,其中架空线路、框架桥顶进为本工程的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

(一)挖孔桩施工1、工程数量挖孔桩分支点桩、反后背桩、路基防护桩三种,总计42根,总长622m,均为C25钢筋混凝土桩。

其中支点桩、反后背桩为营业线施工。

具体数量见表4-1。

表4-1 挖孔桩数量汇总表2、施工方法挖孔桩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平整场地→孔口设围护挡道碴→第一节护壁高出地面20~30cm→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立模浇筑第一节护壁→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设置垂直运输架→开挖第二节土石方→清理孔壁校核桩位→立模浇筑第二节护壁→循环至设计标高→清理虚土→加工钢筋笼→安置串筒→浇筑桩身混凝土。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测量: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定出挖孔桩的十字线,放出桩位。

(2)平整施工场地并围护:开挖前,将桩孔周围的道碴,浮土及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清除干净,桩孔的四周做好围护,防止道床滑塌和道碴落入桩孔。

围护采用木板挡碴,通过Ф20钢筋进行固定。

(3)安装提升设备:根据施工的需要,采用电动葫芦作提升设备。

安装提升设备时,首先考虑出碴方便灵活,拆卸容易,并注意吊斗容量与起重能力的适应。

人员上下设绳梯与安全绳。

安装提升设备时严禁设备侵入铁路建筑限界。

(4)布置出碴的道路:出碴临时堆放在路基以外不影响行车的地方,最后用汽车集中运往指定的弃土场。

(5)挖孔:采用人工挖孔。

护壁采用15cm厚C30钢筋混凝土。

根据放样的桩位垂直开挖、出土,每节最后将孔底四周挖成内低外高的斜面,便于灌注下节护壁混凝土。

每节开挖深度0.5~1m,立即支模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模,继续下挖。

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开挖至设计深度。

(6)出土:孔内土出至路肩后,采用小推车运至路肩外再用装载机、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为保证不污染道床,弃土严禁直接堆放在路肩上,每次施工后及时清理,确保道容整洁。

两线间桩孔先将土出至孔口附近木板上,再在防护人员确认无车通过时,抬运至路肩。

(7)终孔检查:开挖桩孔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终孔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桩孔轴线、孔底标高、孔深、桩孔的垂直度和基底平整度等。

当以上内容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安装钢筋。

(8)钢筋安装:由于挖孔桩距离线路中心较近,如若加工成钢筋笼吊装,必将侵入线路建筑限界,所以先加工3~5m长钢筋骨架分节放入孔内,挖孔桩的箍筋和纵向主筋,孔内绑扎。

钢筋笼任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主筋数量的50%。

(9)砼浇注:采用串筒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桩顶高程根据股道标高进行测算,桩顶标高一般比轨底低0.8m。

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

3、挖孔桩的拆除顶进施工时,对影响到框架桥继续顶进的挖孔桩予以拆除。

挖孔桩拆除采用风镐配合破碎锤施工,按先上部后下部,分段拆除的方式,先利用风镐凿缝,然后利用破碎锤挖断桩体,确保不砸到框架主体。

挖孔桩拆除到框架底板底下30cm,其余部分不予拆除。

(二)线路架空1、架空准备(1)在线路架空加固前,严格履行施工申报审批手续,按批准的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2)根据施工进度按郑铁办【2013】50号文件要求提前一个月向郑州铁路局提报施工要点计划。

(3)提前与郑州桥工段、新密车站、郑州通信段,签订安全协议,确立安全责任范围。

(4)提前加工和备好各种螺栓、拼接板、扣件、机具、轨距杆等线路加固用材料,以便待用。

决不出现施工材料不到位而贻误要点施工。

(5)提前通知四电迁改单位对行车设备进行改移拆除和加以防护。

(6)线路架空时需列车慢行45km/h,施工期间在尚庄车站派驻站联络员。

现场设置慢行防护标志和防护人员。

2、架空加固方案(1)线路架空采用“纵横梁”法一次架空加固顶进。

普通横梁和横抬梁从钢轨轨底穿过,普通横梁、横抬梁与钢轨间加垫绝缘垫板绝缘,防止联电。

(2)纵梁采用Ⅰ100工字钢,均置于横抬梁上,纵梁接长使用专用节点板及螺栓可靠连接。

(3)横抬梁与纵梁间采用U型螺栓连接,螺栓上均带双帽。

(4)为确保线路横向稳定,在钢轨外侧与纵梁间每隔2m设木支撑,确保线路方向。

(5)纵横梁在装卸、安装、使用期间必须满足限界要求。

其中纵梁装卸在“天窗点”内进行施工。

(6)铁路通信进行迁改时做好配合工作。

(7)详细架空布置见附图:框架桥架空加固布置图。

3、施工方法(1)首先穿设支点桩上横抬梁组。

在新密铁路南侧搭设作业平台,横抬梁从平台上逐孔穿设,通过卷扬机牵引横梁,设专人加设绝缘胶垫。

(2)架设I100工字钢纵梁。

采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天窗点内,用汽车吊架设纵梁。

纵梁架设到位后,纵梁与纵梁、纵梁与横抬梁组及时进行连接、稳定,防止纵梁倾覆。

(3)纵梁架设完成后,穿设普通横抬梁。

穿设横抬梁组与横抬梁时严格按照技规与安规执行,合理安排劳力与人员。

穿设横抬梁时在线路钢轨下面掏槽,移动调整影响穿横抬梁的轨枕,逐次穿入横抬梁,并调节到同一高度,按轨枕间距,每空轨枕穿一根横抬梁,穿横抬梁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按顺序逐次穿入。

横抬梁与钢轨之间采用橡胶垫进行有效的绝缘,施工中安排专人监护,防止联电。

如此反复逐次施工,严格控制水平、方向及轨道几何尺寸,确保行车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