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物质的结构系列练习2-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
习资料-初中科学试卷-试卷下载
七年级科学物质的结构系列练习
初一(下)第六章物质的结构(B卷)
学号_______
班级_______姓名
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可以由分子构成
B、物质可以由原子构成
C、物质可以由离子构成
D、物质可以由夸克构成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白磷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汞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夸克可以构成质子
D、原子核内一定有中子
4、铁块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引力
B、分子之间有斥力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
5、宁波城隍庙美食世界内,菜香四溢。
这说明()
A、物质由分子构成
B、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在作无规则的运动
D、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完全一样
6、组成物质硫酸铵(NH4SO4)的元素种类有()
A、2种
B、3种B、4种D、10种
7、在1个硫酸(H2SO4)分子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分别是()
A、2、3
B、2、7
C、3、3
D、3、7
8、在1个水(H2O)分子和1个硫酸(H2SO4)分子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H2)分子
B、属于不同的氢原子
C、有相同数量的氢元素
D、有相同数量的氢原子
9、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菜汤
B、牛奶
C、矿泉水
D、蒸馏水
10、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软硬度
B、沸点
C、溶解性
D、可燃性
11、如图6-1所示,根据该固体的熔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是晶体,有熔点
B、该固体是非晶体,有熔点
C、该固体是晶体,无熔点
D、该固体是非晶体,无熔点
图6-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6分)
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任何分子都由________构成。
2、原子论是英国化学家_________提出的,分子学说是意大利化学家___________提出的,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发现的。
3、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带_______电的________和带______电的_______子构成。
实验证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__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_____构成。
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实验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且它们都处于永不停息的________之中。
5、完成下表,填写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
名称
氯
钾
钙
锰
铁
铜
符号
Zn
I
Br
Pb
Hg
Ag
6、元素分布不均匀,下列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写出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地壳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地核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空气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人体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氮气_______、白磷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
8、水的化学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为H2O,它的含义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① 水和酒精的混合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铜粉中混有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食盐中混有沙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判断下列物质,并进行归类(填写序号)
①咖啡饮料②矿泉水③蒸馏水④自来水⑤白酒
⑥空气⑦白糖
⑧氧气⑨氮气
⑩二氧化碳
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
11、判断下列变化,并进行归类(填写序号)
①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自来水中②铁片在空气中生锈③将石灰石碾成粉末
④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⑤镁带在空气中燃烧⑥用磁铁将铁粉从沙土中吸出来
⑦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体冒出来⑧苹果切开后渐渐变出褐色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有_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发生时所产生的现象:
① 将硝酸银溶液滴入到自来水中。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并分析:氧气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情况下,氧气能使铜氧化成氧化铜。
则,氧气与铜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化学或物理),氧气的氧化性是一种_____________性质(化学或物理)。
14、阅读如图6-1所示,根据该固体的溶解曲线图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该固体是___________(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固体在第1分钟时处于_______态;
③该固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
④加热至第4分钟,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
⑤在2~6分钟过程中,该固体需要______(吸或放)热。
图6-2
第六章B卷
一、选择题
1、D
2、D
3、C
4、B
5、C
6、B
7、D
8、D9、D10、D11、D
二、填空题
1、原子原子
2、道尔顿阿伏伽德罗汤姆生
3、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中子
4、间隙相互作用力运动
5、锌碘溴铅汞银Cl K Ca Mn Fe Cu
6、氧硅铁镍氮氧氧碳
7、N2
P4CO2
8、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9、蒸馏磁铁吸引溶解、过滤
10、③⑧⑨⑩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11、③⑥⑦①②④⑤⑧
12、①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
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的物质灰色粉末
③试管口有水珠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13、化学化学
14、晶体
固79固液共存吸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