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壁庄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二○○九年六月1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1.1 项目由来 (1)1.2 工程任务 (1)1.3 工程规模 (2)1.4 工程内容 (3)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4)2.1 水环境影响 (4)2.2 声环境影响 (4)2.3 大气环境影响 (4)2.4 固体废弃物影响 (4)2.5 生态环境影响 (5)2.6 其他环境影响 (5)2.7 工程运行期影响分析 (5)2.8 社会经济影响 (5)2.9 工程占地移民影响分析 (5)3 环境保护措施 (6)3.1水环境保护措施 (6)3.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6)3.3 噪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6)3.4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6)3.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8)4.1 综合结论 (8)4.2 对策建议 (8)1 建设项目情况简述1.1 项目由来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约30km,是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两大支流之一——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控制性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m3,与上游28km处的岗南水库联合控制流域面积23400km2。
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经历了1963年特大洪水后,于1965年进行扩建,1999年至2004年进行了除险加固,达到现状规模。
水库的任务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和养殖等,枢纽建筑物主要由主坝、副坝、重力坝、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新增非常溢洪道及水电站等组成。
库区共有移民村57个,其中平山县有47个,灵寿县有4个,鹿泉市6个。
库区左岸塌岸区附近共有移民村16个,人口13086人,耕地面积8006亩,人均耕地仅为0.61亩。
由于水库库区岸坡的波浪冲刷,造成农田坍塌、水土流失、库区淤积、污染较为严重。
特别是左岸,从东王角村至刘杨村约30km地段,岸坡多为陡坎,外露土层为红土卵石和黄土状壤土,水库蓄水后波浪冲刷呈直立坡,水力侵蚀现象明显,最大直坎高度近10米,而库岸上面就是移民村的基本农田,给库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此库区移民经常到移民管理部门上访,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村民上访次数多达3000余次,要求赔偿塌岸失地损失。
据县移民部门提供数据,库区左岸灵寿县4个移民村共减少耕地2560亩,平山县三汲乡共减少耕地约2000亩。
为保护农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附近群众利益,有必要对水库库区塌岸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水库周边广大群众受益,体现党和政府对该区人民的关怀。
1.2 工程任务黄壁庄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库区塌岸和水质保护。
第一是水库库区塌岸问题,黄壁庄水库库区属丘陵地形,两岸黄土分布较广,河道坡度较缓。
自水库建成以来,未对水库周边岸坡进行过有效治理,库水对岸坡冲刷严重,造成岸边农田坍塌、水土流失,库区淤积、污染严重。
120m高程岸边总长度约77km,其中左岸侧岸坡陡立段较多,长度约22km,在库水位高于116.5m时,由于风浪作用,岸坡坍塌严重,新鲜土层外露,局部红土卵石、粉壤土地段冲刷形成倒坡,水力侵蚀现象明显。
岸边最大直坎高度约10m,而库岸上面就是基本农田,波浪淘刷塌岸给库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损害了附近村民的切身利益,为此库周村民经常到移民管理部门上访。
为保护农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附近群众利益,有必要对水库库区塌岸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广大移民受益。
第二是水质保护问题,黄壁庄水库作为石家庄市生活供水和首都应急供水的水源地,应妥善管理和保护。
目前在水质保护方面存在问题为:在库区西南侧胜佛村附近,水库沿岸有大量垃圾堆放,为平山县城所弃,受风浪冲刷影响,临近水库的大量垃圾外露,严重影响水环境。
对该问题应加强管理,防止新的垃圾堆弃,并对已有垃圾进行处理。
本次工程主要解决库区塌岸问题。
在水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1.3 工程规模根据水库1980年至2007年共计28年的运用情况分析,水位达到116.0m高程以上年份有22年,占统计年份的78.5%;平均水位超过116m的总月数为92个月,相当于7.6年,占统计时间的27%。
该高程以下已经形成基本稳定边坡,因此岸坡处理底高程确定为116.0m。
该高程在施工条件方面也较理想,可在限制水位114.5m情况下实施,较多年平均水位114.55m略低。
塌岸处理顶高程可按正常蓄水位和10年一遇洪水位的高值120m 加波浪高确定。
黄壁庄水库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吹程7km,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计算波浪高。
经计算,1%波高约为1.0m,取塌岸处理顶高程为121.0m。
对于靠近建筑物部位岸坡较陡(陡于1:4)且未作防护的岸边段,为防止波浪淘刷和雨水冲刷,采用浆砌石或干砌石护坡和植物护坡等形式防护。
1.4 工程内容1.4.1 库岸陡坎段塌岸治理工程1.4.2 靠近建筑物部位岸坡治理2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2.1水环境影响2.1.1 施工期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洗浴、洗涤、粪便污水以及食堂污水等,主要污染物质是有机污染物,通过相应处理,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1.2 机械车辆冲洗、维修废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主要以柴油和汽油为动力燃料。
采取废水隔油等处理措施后,可以避免对水环境的污染。
2.1.3 混凝土施工废水该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仅产生极少量的搅拌废水和养护废水,前者悬浮物浓度高,且呈碱性,后者除碱性较高外,无其它污染物质。
单段工程单位时间排放废水量极小,混凝土搅拌废水依法应在水源保护区以外排放,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就近排入沟渠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少量养护废水只要控制用水量,不会流入水库从而造成影响。
2.2声环境影响工程施工的噪声源主要为交通噪声及混凝土搅拌机噪声,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2.3 大气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及机动车辆行驶排放的燃油烟气,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烃类等。
工程施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另一主要因素是粉尘。
该工程除交通运输量较大外,其它施工机械很少,燃油烟气不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2.4 固体废弃物影响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弃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生产废料。
2.5 生态环境影响由于本工程为塌岸护坡,从现在查勘情况看,塌岸处为裸露土层或冰碛泥砾层,基本上不存在陆生植被破坏问题。
工程取土位置在库区消落带,因此除部分坡段可能破坏少量农作物外,也不会对陆生植被产生显著影响。
弃土场有部分杨树林将被砍伐,弃土完成后将及时采取水土保护措施。
2.6 其他环境影响2.6.1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施工单位应采取对施工人员进行传染病宣传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施工营地进行消毒处理等措施进行人群健康防治。
2.6.2 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分析经调查及实地查勘,施工影响范围内无文物古迹。
2.7工程运行期影响分析该项工程不影响水库工程使用功能及调度运用,工程完工后将会使施工段岸坡稳定,避免水土流失和农田破坏,不会带来不利环境影响。
2.8 社会经济影响该项工程社会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避免库周基本农田因塌岸进一步减少;(2)避免受影响群众因塌岸造成的损失而频繁上访,有利于社会稳定;(3)工程实施将对拉动当地经济指标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2.9 工程占地移民影响分析该工程除110亩临时占地外,不存在永久占地和移民问题,对于临时占用的农村用地可研方案已经考虑补偿问题。
3 环境保护措施3.1水环境保护措施3.1.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⑴加强施工期间环境卫生管理,所有生活、生产污水需经统一收集处理;⑵施工营地的设置、排水均应离岸线超过100米,排水不得进入库区;⑶施工现场应设置移动式厕所;⑷简易修理厂的设置、排水均应离岸线超过100米,排水不得进入库区;⑸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测。
3.1.2运行期水环境保护措施⑴加强运行期水质监测,保护水源。
⑵现有水库沿岸有部分地区存在垃圾堆放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垃圾进行清理。
3.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采用湿法作业减少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弃土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建设单位配备洒水设备,非雨日每天对场外道路、场内交通道路等处进行洒水。
同时施工期需及时采取拟定的水土保持措施。
3.3 噪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1)噪声源控制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3.4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施工弃土除用于回填尚多余弃渣可就近送往弃土弃渣场;建筑垃圾和生产废料在处理时应先考虑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可就近运往弃土场掩埋,不得随意丢放。
3.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及运营三个阶段,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 综合结论本工程为非污染水利工程。
工程占地规模小,无永久占地,也不涉及移民问题。
工程建设运行可有效避免库周塌岸问题,有利于保护库周基本农田,避免水土流失,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改善库周景观。
评价结果说明,项目建设对施工区域环境会产生短期的不利影响,但可通过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免。
所以,本工程不存在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子,工程的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
环境收益大于环境损失,只要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本评价中提出的各种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4.2 对策建议(1)工程设计阶段选择施工生活区时,必须位于水库水源保护区以外,且使生活污水不进入库区。
(2)建议水库管理单位对库周垃圾立项进行清理,以保护库区水质。
(3)工程建设期间应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