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汾河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设计
汾河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设计
[作者简介]李丙丽(1977-),女,2006 年毕业于山西水利 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管理专业。
[收稿日期]2014-03-11;[修回日期]2014-04-20
34 山西水利
库岸周边为第三纪静乐红土和第四纪黄土(离石 黄土、马兰黄土),因护岸工程长期浸泡在水中,基底 淤泥深厚,属软弱地基,结合工程实际,按柔性基础设 计,参照《土力学地基基础》和北京密云水库水源地保 护措施,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断面尺寸深度和 宽度均取 200 cm。 3.2.3 过沟工程设计
护岸坡面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 坡面削坡和基础开挖土方,并且被许多小支沟割断, 造成工程施工不便。为了解决坡面削坡和基础开挖的 弃方,结合环库旅游观光公路的建设,将坡面削坡和 基础开挖的弃方就近运送到小支沟,在沟口筑成均质 碾压土堤,土堤两端与护岸工程相连,土堤顶高程为 1 130 m;根据交通要求,土堤顶宽为 3.0 m;参照《堤防 工程设计规范》,根据实际弃土情况,土堤背水面、迎 水面坡比分别为 1∶1.25~1∶1.5 和 1∶2~1∶5。为防止风浪 淘蚀,迎水面采用干砌石护面,厚 50 cm;干砌石下铺 设砂砾料反滤层,厚 30 cm。
根据水库库岸高度和坍塌的具体情况,按照《建 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汾河水库库岸边坡为二级工 程,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 1.25,坡率允许值为 1∶1.00~ 1∶1.25。按照《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汾河水库
33 2014 年 5 月
技术与应用
SHANXI WATER RESOURCES
库岸边坡为 B 类Ⅲ级工程,边坡设计安全系数为 1.10~1.00,从工程安全经济出发,汾河水库库岸边坡 稳定(设计)安全系数采用 1.10;经采用平面极限平衡 下限法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边坡稳定(设计)安全系 数为 1.10 时,坡率允许值可为 1∶1.0。结合实际地形条 件,为便于施工,1 130 m 高程以上坡率按 1∶1.0 设计; 1 130 m 高程以下根据地形坡率分别为 1∶1.5,1∶2.0 和 1∶3.0。为防止风浪淘蚀,岸坡坡面采用干砌石护面,厚 50 cm;干砌石下面铺设砂砾料反滤层,厚 30 cm。
过沟工程土堤采用均质碾压法施工,土堤要分层 夯实,每层最大铺土厚度不得大于 30 cm,碾压干容重 不得小于 1.55 t/m3。 5 结语
根据汾河水库库区地形地质情况,护岸工程形式 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 工程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成功解决了铅丝 石笼水下锈蚀的问题,可替代传统的铅丝石笼堆石基 础干砌石防护工程。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库区坍塌得 到综合防护,减少入库泥沙,增加水库有效库容,改善 库区生态环境,同时对保护库区周边村庄和耕地,稳 定群众生产和生活,保障引黄入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 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常见的水库岸坡防护工程主要有铅丝石笼堆石
基础干砌石护面、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 土工布干砌石护面、土工模袋灌低标号混凝土护面、 喷射混凝土护面和植物措施护坡。铅丝石笼堆石基础 干砌石防护措施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应用 比较广泛。随着新材料的发展,塑格栅石笼解决了铅 丝石笼水下锈蚀的问题,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 防护工程逐步替代了铅丝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防护 工程,在水库岸坡防护工程应用较广。土工布干砌石 和土工模袋灌低标号混凝土防护工程不适宜长期浸 泡在水下。喷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防护技术,主要 适用于岩石岸坡,造价较高。植物护坡造价低,应用较 广,但在水位波动范围内,植物品种较难选择,防护效 果不理想。参照北京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措施,从防 护效果和使用年限考虑,本次护岸工程 1 130 m 高程 以下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工程。 3.2 护岸工程设计 3.2.1 护岸工程高程确定
反滤层的反滤料不得夹有泥块或杂物,一般砂和 砾石小于 0.1 mm 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3%~5%(按重 量计);斜坡铺设反滤料时,不得将反滤材料自坡上往 下倾倒,以免颗粒分离。铺设时,应与砌石密切配合, 自下而上,随铺随砌,同时禁止在暴雨时铺设反滤料, 且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接缝处层次清 楚,防止产生层间错动或中断混淆现象,在斜面上的 横向接缝,应收成坡度不小于 1∶2 的斜坡,其各层接缝 处应铺成阶梯形的接头。 4.4 过沟工程
按设计要求挖好基础,放入编制好的塑格栅笼, 然后从基底密集向上排列块石,上下层呈“品”字形错 开,避免直缝,塑格栅用尼龙绳上下拉紧锁实,将各层
石块紧密固定,块石粒径 20~40 cm,重 30~50 kg。 4.2 干砌石护面
从基础上开始自下而上护砌,将较大的石块砌在 底层;受水流冲刷和浪击作用,采用竖立砌法砌筑,空 隙应达到最小;砌体缝口要砌紧,空隙用小石填塞紧 密,防止砌体在受到水流的冲刷或外力撞击时滑脱沉 陷,一般干砌石砌体空隙率应不超过 30%~35%。 4.3 反滤层
为防止库岸边坡继续坍塌,减少水库泥沙淤积, 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效益,保护环库周边土地和人民 群众利益,必须对汾河水库库岸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2 建设任务与规模
汾河水库库区库岸塌方部分主要集中在 1 125~ 1 130 m 高程,1 130 m 高程库岸长 122 km。本项目的 治理规模是对 1 130 m 高程 122 km 长的库岸线进行 治理。根据库岸塌方严重程度,按照有效防治、突出重 点、合理投资的原则,此次塌岸治理工程部分主要集 中在右岸 18.5 km 的陡坡塌方段和左岸 13.5 km 的缓 坡塌方段,设计塌岸护岸工程 24 段,总长 17.654 km。 3 工程设计 3.1 护岸工程
防护,减少水库泥沙淤积,增加水库有效库容,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关键词]塌岸治理;工程设计;汾河水库
[中图分类号]TV69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7042(2014)05-0033-02
1 工程概况 汾河水库是山西省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在汾河
干流上修建的一座除害兴利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汾 河流域的上游地段娄烦县东北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5 268 km2。水库库岸周边为第三纪静乐红土和第四纪 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静乐红土主要分布在库 区周边沟壑中下部,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广泛分布在 库区周边的中上部及河谷二级阶地上。由于黄土的大 孔性、疏松性、湿陷性,促进了沟谷发育、沟头延伸、库 岸崩塌。水库运行 50 多年来已坍塌土方 3 529 万 m3, 毁坏耕地 335.8 hm2;目前尚有 32.0 km 库岸仍在继续 坍塌。严重的库岸坍塌,不仅减少了耕地,破坏了土地 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而且增加了水库淤积,减少了有效库容,加重了水质 污染,给省城及下游的供水、防洪等带来安全隐患。
山西水利
技术与应用·2014 年第 5 期
汾河水库库区塌岸治理工程设计
李丙丽
(山西省汾河水库管理局,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根据汾河水库库区地形地质情况,进行护岸工程形式比选,采用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面工
程,造价低、防护效果好、施工简便,成功解决了铅丝石笼水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蚀的问题。工程实施后使库区坍塌得到综合
小支沟有一定的汇流面积,降雨后势必产生汇 流,为了不使雨水漫堤,有效排除弃土场洪水,在土堤 1 125 m 高程处并排布设 2 根涵管,涵管采用承插式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管内径 60 cm,壁厚 10 cm。涵 管进口高程 1 125.3 m,出口高程 1 125 m。涵管出口采 用 M7.5 水泥浆砌石护砌,护砌高度 1 125 m,高程到 土堤坡脚,宽度为 2 m。为改善涵管受力条件并使基础 受力均匀,在钢筋混凝土管底部设置混凝土管垫,厚 度 0.2 m、座垫肩宽 0.2 m,总宽 1.2 m。为使涵管与坝 体密切结合,防止涵管壁产生集中渗流,在涵管周围 每隔 10 m 作一截水环,截水环顶宽 0.6 m,顶长 1.2 m, 底长 1.2 m。 4 施工设计 4.1 塑格栅石笼堆石基础
水库库岸塌方部分主要集中在 1 125~1 130 m 高 程之间,水库正常最高蓄水位 1 129 m,汛限水位 1 126 m,库水位正常变化范围 1 122~1 129 m,本着经 济合理的原则,参照已有护岸工程,将新建塑格栅石 笼堆石基础干砌石护岸工程的顶高程定为 1 130 m, 底高程为 1 122 m,基础底高程为 1 120 m,在 1 127 m 处设 0.5 m 宽的马道。 3.2.2 护岸坡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