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器械记录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记录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范记录的管理,准备地反映质量活动和质量体系的运行状态,为可追溯性以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提供证据和信息。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

3 职责
3.1 质管部负责公司记录的归口管理控制.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收集、填写、传递和保管并按时移交存档。

3.3 业务部负责建立合格供方质量控制。

3.4 办公室负责归档记录的管理控制。

4 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记录的审定和批准
质管部制定《记录管理办法》并汇总所有记录,审查记录的合理性,由质管部统一编号标识,并将格式打印汇编成册,由总经理批准发布执行。

4.2 记录的管理控制
4.2.1 各部门根据《记录管理办法》要求的收集、分类、保存期限、保存方式、借阅办法及各类记录的装订周期管理。

4.2.2 各部门应设专人(或兼职)负责记录管理工作,并负责填写本部门《记录清单》。

4.2.3 质管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部门《记录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各部门《记录清单》汇总编制公司《记录清单》。

4.2.4 记录的传递
将填写完整、正确的记录,按业务关系和公司文件传递规定,及时、准确传递到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记录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控制。

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
【课程描述】
ISO13485: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是以ISO9001标准为基础,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独立标准。

本课程将透彻的讲解医疗器械行业认证要求,使您全面掌握有关ISO 13485:2003的标准要求,掌握医疗器械行业相关要求及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技巧和方法。

【课程帮助】
【课程对象】
医疗器械行业凡生产二类、三类产品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有2-4名内审员,未配有内审员的企业应派人员参加培训。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 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简介
◆ ISO13485 质量体系医疗器械用于法规目的的体系要求讲解:
4 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 ISO13485体系文件要求与过程控制:风险分析/評估
第二部分
◆ 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
欧洲医疗器械指令MDD、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指令AIM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IVDD、我国的GMP等。

◆ ISO13485 内部审核工作的策划
◆ 内部审核技巧
◆ 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过程和认证中常见的问题
◆ 考试
4.3 保存期限的确定依据
a)属要求归档的,根据要求的保存期确定;
b)根据记录自身的价值、作用确定;
c)根据公司实际管理状况;
d)合同要求时,征求顾客意见或由顾客决定;
e)证明满足规定要求的记录的保存期不低于产品有效期满后二年。

4.4 记录的借阅办法
4.4.1 负责记录的归档,归档的记录,借阅按公司的档案管理规定办理。

4.4.2 各部门保管的记录执行本部门《记录管理办法》的借阅规定,原则上借阅仅限于需要提供证明时进行。

4.4.3 合同要求提供顾客借阅时,记录保管部门必须按《记录管理办法》要求的手续提供查阅。

4.5 记录的处理
记录的保存期满,保管部门填写《档案销毁清单》,经质管部审查确认无保存价值的,由保管部门负责人批准,管代认可后,在质管部、办公室的监督下销毁处理。

5 质量报告和记录
记录清单
借阅登记
档案销毁清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