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1
7.手术治疗 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例,可施行手术治疗。
预防调摄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
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
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 体。 2.急性腰扭伤 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 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 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 个姿势。同时,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垫为腰部缓 解压力,有助于避免出现腰肌劳损。背重物时,胸腰 稍向前弯,髋膝稍屈,迈步要稳,步子不要大。
3.理疗、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疗法。 4.药物治疗 主要为消炎止痛药、注射皮质类固醇及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肌松药及镇 痛药。
5.封闭疗法 有固定压痛点者,可用0.5%~1%普鲁卡因加醋酸强地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作痛 点封闭,效果良好。
6.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物理治疗也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目前存在较多的理疗 方式,包括电磁、超声波、红外线、激光等,通过声、光、电、热等作用于人体, 起到疏筋活络的作用。
腰肌劳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腰肌劳损
(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背肌筋膜炎)
概念:指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 疲劳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腰背部一 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的一种病症。长期可使肌纤 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 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病因
急性腰扭伤后延误治疗或长期反复损伤
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
部以缓解疼痛。
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
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重者可伴随压痛及一侧
/两侧骶棘肌痉挛僵硬,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X线检查
多无异常,少数或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腰脊柱先天畸形
久病体虚或素体虚弱者 疲劳性损伤
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 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 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气候环境 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临床表现
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
5.防止过劳
腰部作为人体运动的中心,过度劳累,必然造成损 伤而出现腰痛,因此,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 劳有逸
6.使用硬板软垫床
过软的床垫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 好在木板上加一张10厘米厚的软垫
7.注意减肥
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必然给腰部带来额外负 担,特别是中年人和妇女产后,为易于发胖的时期, 节制饮食
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有观点认为骨质疏 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诊断
1.根据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 2.结合长期慢性腰痛病史和查体,诊断难度不大,
应注意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 滑脱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1.避免过劳、矫正不良体位。 2.适当功能锻炼 加 强腰背肌锻炼,防止肌肉张力失调,如采取俯卧位,去枕,然后用力挺胸抬头, 双手双脚向空中伸展;也可仰卧床上,去枕,头部用力向后顶床,抬起肩部的动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