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军队组织工作概述

第九章 军队组织工作概述

第九章军队组织工作概述学习这一章主要把握军队组织工作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提高开展军队组织工作的能力。

这一章主要介绍两个问题:一、军队组织工作的含义和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二、军队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军队组织工作的含义和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军队组织工作是党、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党建原理与人民军队建设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创立发展起来的,它与我军的思想工作一样,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军队组织工作的科学含义不论研究党的组织工作还是军队组织工作不能不涉及到“组织”一词,“组织”在组织工作中是一个中心词。

这里讲的组织,就是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由一定人员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联结起来,通过协调而适应环境的有序系统。

它包括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意识、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等基本要素。

所谓组织工作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的,依靠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宗旨、原则和结构方式,所进行的有关组织的建立、建设,协调各种关系,使其有序运转的工作。

军队组织工作既有组织工作的共性特征,也有军队自身的特点。

一般说来,军队组织工作的基本含义就是: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依靠军队党的组织工作机构和党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者,按照党的宗旨、原则、制度和一定的方式,所进行的以各级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内容的有关组织机构的建立、建设和调整有关关系的实践活动,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这个含义需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军队组织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军队组织工作的主体和客体是党的组织工作机构和党在军队中的组织工作者;三是军队组织工作的目标是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和调整有关关系;四是军队组织工作与军队政治工作的关系,军队组织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组织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政策性、全局性、规律性、务实性等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组织整合、检查监督、沟通协调、团结凝聚等作用。

这个内容教材上讲得比较细,这里不作介绍。

(二)军队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我军各级组织部门,是各级党委的一个办事部门,是在本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领导下,管理所属部队党组织建设和群众组织建设,组织进行政治工作的一个业务部门。

军队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1、党务工作。

主要是了解和研究所属部队党委建设的情况,指导所属部队的党委建设;掌握和研究所属部队基层党组织的情况,指导和帮助基层党支部建设;了解和研究党风党纪状况,加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具体承办本级党委的日常党务工作。

比如,办理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的增补报批手续,承办下级党委的请示报告,承办召开本级党代表大会、党委会的具体组织工作,接转组织关系,收缴和管理党费,做好政治实力统计等。

2、组织业务工作。

主要是实施奖励工作,做好因公牺牲、烈士、病故人员的审查工作,了解研究政治机关的组织编制情况,了解和指导连队军人委员会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训练和作战中的政治工作等。

3、青年工作。

主要是了解和研究所属部队的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建设情况,围绕中心工作组织部队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负责团的奖励和处分,指导团组织做好发展团员的工作等。

与此相适应,总政治部设组织部,下设组织工作局、党务工作局、青年工作局。

军区设组织部,下设组织处、党务处、青年处。

集团军、省军区或相当于军级单位设组织处。

师(旅)或相当于师(旅)的单位设组织科。

团或相当于团的单位设组织股。

它们都是本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

二、军队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军队组织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军队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群众组织建设。

还包括协调内外关系、组织开展以“双争”(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为主要内容的评比竞赛活动等等。

(一)党组织的建设军队中党的组织,包括军队中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党支部。

1、党的各级代表大会。

政治工作条例第十九、二十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团级以上单位的各级代表大会,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确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一般说来,大军区、副大军区级单位的代表大会,所属团级以上单位应有代表出席。

军级单位党的代表大会,所属营级以上应有代表出席。

师、旅、团级单位党的代表大会,所属连级以上单位应有代表出席。

代表的产生,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

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

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需要说明的是,代表候选人数比应选人数至少多百分之二十,被选举人获得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才能当选。

2、党的各级委员会。

包括团以上党的各级委员会、党的机关委员会及直属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

政治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党的委员会选举产生党的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

选举方式为等额选举。

常务委员会的名额一般为五至十一人,常务委员会在党的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的职权。

执行的是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政治工作条例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条规定:大军区、副大军区、军、师、旅级单位的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分别设立党的委员会。

司令部、政治部党的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不设常务委员会。

联勤部、装备部党的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其中,大军区、副大军区级单位设五至九人的常务委员会,军、师、旅级单位不设常务委员会。

大军区、副大军区、军、师、旅级单位的司令部、政治部、联勤部、装备部,直属单位较多的,可在设立机关党的委员会的同时,设立党的直属委员会。

团级单位的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装备技术处,可视情设立党的直属委员会或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设书记、副书记,不设常务委员会。

政治工作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党的基层委员会设书记、副书记,每届任期二年。

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政治工作条例第二十九、三十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团级以上单位设立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各级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的检查机关,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

团级以上单位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名额五至十一人,设书记、副书记,不设常务委员会。

4、党支部。

包括连队党支部,教研室、科研室、技术室和医疗室党支部,机关党支部。

政治工作条例第四十七、四十八条规定: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连队都应设立党的支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机关是支部党员大会和它所产生的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差额选举产生,人数一般为五至七人,最多九人。

正式党员人数较少的支部,可建立三人支部委员会或只设正、副书记。

连队党支部是各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政治工作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教研室、科研室、技术室和医疗室设立的支部是党在军队教学、科研、技术和医疗机构中的基层组织,是各该单位政治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政治工作条例第六十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级机关中设立的支部是党在军队机关中的基层组织,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负责党的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协助行政领导完成任务。

通过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我军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决定因素。

按照政治工作条例的规定,我军的干部队伍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健全干部工作的法规和制度。

建立和完善干部工作法规制度,有利于干部正常的进出和晋升,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正确识别和使用干部,保证干部顺利地进退和升降;有利于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整个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地向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军已经陆续颁发了一系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条例、规定,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

这些都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

但从总体是来讲,我军干部工作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

一些亟需建立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有些制度还不配套。

制定干部队伍工作的法规和制度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选拔、培养和管理干部。

选拔、培养和管理,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三个重要的环节。

做好选拔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考核。

考核干部必须看工作实绩,看干部的德才表现,既不能以偏概全,又不能求全责备。

培养干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院校的作用,舍得选送优秀干部入院校培养,舍得选调优秀干部办院校,舍得把先进的技术装备配给院校。

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的在职培养提高,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才干。

尤其是对青年干部,要善于多压担子,把他们放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练,使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干部管理包括干部任免、调配、交流和军衔、职务、等级、职称、奖惩、工资、福利的确定和管理,以及干部档案、登记、统计工作等等。

3、调整配备领导班子。

邓小平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

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这就提出了一个要什么人来接班的问题。

”他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再次强调:“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

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我军的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团以上领导班子,是整个干部队伍的核心。

把部队各级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好,不仅是关系部队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实现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就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

“四化”方针,不仅是对各级领导班子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其他所有干部提出的要求。

干部队伍的“四化”,包含着深刻的内容。

革命化,是对干部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干部要具备符合革命事业需要的政治品质、革命精神和思想作风。

年轻化,是对班干部精力和体力的要求,主要是指干部必须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胜任本职工作。

知识化,是对干部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干部要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具有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具备与工作内容相适应的基础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专业化,是对干部业务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指干部必须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业务精深,能够较好地处理与专业有关的各种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