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端详.(xiáng)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B.譬.(bì)如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C.魁梧.(wú)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D.张皇.(huáng) 恭维.(wěi)濒.(bīn)临与日具增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冠免旁鹜断章取意一代天娇B.遵循恣睢富丽堂皇自吹自擂C.赃物亵读郑重其是红装素裹D.制栽糜下彬彬有礼相得益章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显得狼狈不堪....。

B.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对做好这件事,我十拿九稳....。

D.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4、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

B.候风地动仪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由触发机关和报警装置组成的。

C.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大多走出了地震带来的阴影。

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5、请选出没有修辞手法的一句()A.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B.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C.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好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D.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子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现在早已不是概念,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②实际上这些讨论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管你愿不愿意。

③美国利用谷歌人工智能新发现未知行星的消息,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的认知④关于人工智能的各种讨论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⑤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人工智能。

A. B.C. D.7、按要求默写。

(1)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3)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5)苏轼在《水调歌头》下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偶句式表现了他达观的处事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6)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前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秦王怫然..怒____(2)天下缟素..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3.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够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

”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散文《清明茶香也醉人》,完成小题。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好茶溢香慢慢品。

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四季,无谓风雨,只要一杯茗茶在手,细细品来,多少心情都可以慢慢沉淀在那一杯茶香四溢的茶水中。

②我的老家就在山清水秀的小茶乡——枫株湖畔,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产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

茶叶的灵气来自于大自然,但要经过炒制,灵气才能转化为香气。

茶是植物中的精灵,吸天地日月精华,享清风雨露滋润,经人点化,凝结成独有的味道。

虽然身在茶乡,一直以来因为不喜喝茶,对茶的妙处无从领会。

这次的采茶热情纯粹来源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清明采茶图:茶山翠绿间,美丽的茶女,尖尖的竹笠,圆圆的背篓,细细的叶牙。

③“迟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杨万里的诗勾起了我无限遐想。

为了亲身感受那新茶的清香,更为了体验当一回采茶女。

清明假日,抛却工作、生活的烦忙,离别城市的喧嚣,来到心心念念的茶田绿海。

春日里,满山遍野的茶园,山山岭岭嫩绿的茶叶,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

青翠欲滴,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置身于茶海,空气中立刻流溢出一股特别淡雅清新的味道。

我提着篮子挤进了采茶的行列,觉得自己就是画卷中带着花头巾的美丽采茶女,一手提着篮子,一手伸出两个纤细手指,对着绿叶中探出的嫩芽尖儿掐去。

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

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

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

难怪欧阳修早就说过:“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

④只是采茶真是细工慢活,一个人一天也采不满一大篮子,好不容易到了嫩芽炒制茶叶时刻。

一口大锅,插上电源,待锅子很烫后,把碧绿的茶叶“噌”地倒进锅中。

我带上一个手套,用手从锅底轻轻地抓起一把茶叶,在半空中张开手指,让茶叶在指缝间随意地洒落下来,落在锅里,然后再用手掌轻轻的在锅里按一下茶叶,这样重复了很多次,只见锅中的茶叶慢慢地由绿色变成深褐色,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扑鼻的清香……⑤终于到了品尝劳动成果的时候了,我拿起一小撮茶叶放进杯子里,轻轻地倒入滚烫的开水。

顿时,一股浓香沁人心脾,碧绿的茶叶在水涡间慢慢地舒展、欢欣、淡雅清新,一缕细细白烟在杯口升起,香馥若兰,让人忍不住深呼吸,想吸纳这份独特的香气。

这时,茶水渐渐呈淡淡绿色,我端起茶杯,吹了吹,轻轻地呷了一口,清清的茶水,馥郁的甜香,真有一份唇齿留香的畅快。

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而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与“明前茶”采摘期相隔不过半月,价格却相差几百到上千元。

⑥此刻,凝视着杯中茶叶的浮浮沉沉,闻着淡淡的茶香,品着清醇的茶水,心境也变得恬淡了。

平日里,为生活、为工作忙碌奔波,紧绷的心弦,让人无法释怀,蓦然回首,才意识到真正值得为之追求与向往的东西其实很简单,一片宁静,一份悠然,一丝感悟,都在细细的品味之中。

1.综合全文,分点写出作者陶醉的具体内容。

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

3.下面句子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茶的,全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于是,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落到手心,再从手心落在提篮里。

一个个嫩芽娇艳欲滴,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气息和迷人的幽香。

采到兴致正浓时,随手摘一片嫩叶嚼在口里,有些甜丝丝的,带着馨香,带着芬芳。

4.第③段引用杨万里的诗,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5.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抒情散文以清明茶香为线索,通过描写采茶、炒茶、品茶等细节,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春茶的喜爱之情。

B.文章第②段描写了家乡优美的环境,点明家乡茶叶色泽绿润,香气幽雅的原因。

C.第③段画线句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一副清新明丽的采茶画面。

D.文章结尾主要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点名了主旨,又抒发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议论文阅读略说“知人”王宁①中国有句俗话,叫“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说:了解人难,难的是了解人内在的品德。

而知人之难,并不只在于识别伪善小人,还在于人性之复杂,岂能一概否定?《书经》说“知人则哲”,《老子》说“知人者智”。

可见,中国古代把“知人”当成最高的智慧。

②知人涉及择友,知人方能交友。

《文中子》说:“君子先择而后交,故寡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多怨。

”《战国策》江乙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择友,当择其德,唐孟郊《审交》诗:“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

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君子芳桂性,春浓寒且繁。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

惟当金石交,可与贤达论”——这些都是择友的经验之谈,经过、见过、受过,才总结出来的。

③知人涉及育人,知人方能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孔子是最了解自己学生的。

子夏三年丧毕,去见孔子,孔子给他琴,让他奏乐。

子夏拂弦,侃侃而乐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情绪低落,弹奏得过于压抑。

”孔子说:“子夏够得上是君子。

”闵子骞三年丧毕,也去见孔子,孔子也给他琴,让他奏乐,闵子骞拂弦,切切而悲作,然后说:“先王制礼乐,我不敢忘记悲伤,弹奏得过于欢乐。

”孔子也称赞他是君子。

子贡很是奇怪,问孔子:“他们两人情况完全不同,您怎么都夸他们是君子呢?”孔子说:“闵子骞哀未尽,弹奏时自然流露哀伤,但他能用礼来论断这哀伤。

子夏哀已尽,弹奏时自然显得平静,但也仍能用礼来阐发这平静,所以我说他们都是懂礼乐的君子,难道不可以吗?”孔子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既能用真实的情感来弹奏,又能把这种情感加以理性的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