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鹧.鸪(zhè)阔绰.(chuò)韶.华灿烂(sháo)B.蹴.尔(cù)折.断(shé)颓垣.断壁(ɡèn)C.箪.食(dān)箱箧. (qì) 揠.苗助长(yà)D.智叟.(sǒu)踱.步(duó)雨疏风骤.(j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憋闷熏淘异想天开两肋插刀B.迟疑锱株战战兢兢涓涓细流C.荒唐洋溢望眼欲穿不知好歹D.惦记温情如坐针毡无精打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进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
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西江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力争实现年底试飞目标,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D.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
5、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反语)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排比)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对偶)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③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④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⑥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A.③②①④⑥⑤ B.③①②④⑤⑥C.①③②④⑥⑤ D.①②③④⑥⑤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详尽)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C.则有去国怀乡(国家)D.至若春和景明(日光)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只吃一种食物,我们能活吗⑴只吃一种食物,会发生什么呢?有没有哪种食物是相对来说更有营养的,能支撑我们活得更久呢?⑵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美味的肉类,肉类富含蛋白质以及我们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但是只吃肉可不可行?红烧排骨香气四溢、美味的牛排让你口齿留香,只吃猪肉或者牛肉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吧?那可不见得。
由于无法从食物中摄取任何葡萄糖,你的身体将会另谋出路,从你自己的脂肪和肌肉中摄取能量,于是你的脂肪和肌肉不断消失,你慢慢变得骨瘦如柴。
而且只吃这些肉会造成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
长此以往,你将会得坏血病,整日无精打采,肌肉疼痛,全身长着红斑,面容枯槁,牙龈肿胀出血。
肉类本身就缺乏纤维素,培根、香肠、热狗这些加工肉类长期过量食用更是会致癌。
如果三餐只吃培根,那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
比如,一个人每天吃51克培根,他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18%。
只吃脂肪含量低一些的瘦肉也会让肝脏不堪重负,影响其处理蛋白质的能力。
⑶那么,只吃谷物、蔬果呢?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会向你的身体提供葡萄糖,而葡萄糖能够转化为支持身体基本功能的能量。
但是身体将会极度缺乏蛋白质,而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分解肌肉来得到所需的氨基酸。
为了得到足够的能量,身体吃掉的可不仅仅是让你显得强健、帮助你突显好身材的肱二头肌,那些以肌肉为主的器官(比如心脏)以及身体组织也会变得衰弱。
心脏都不再强健,人的身体状态也自然会每况愈下。
⑷这样看来,肉类和大多数谷物、蔬果都不符合条件。
肉类不舍纤维素,也没有重要的维生素。
谷物、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糖类,但即便吃一大堆,它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食物能为我们身体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⑸土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它作为一种富含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的食物,竟然还含有许多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
澳大利亚有一个叫泰勒的瘦身者,坚持一整年只吃土豆,体重从151.7千克减到了99千克。
当然,土豆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很难满足每天推荐的摄入量,尽管泰勒每天食用大约4-5千克土豆,后来还在餐单上增加了红薯(可以为身体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身体仍旧会缺少维生素B、锌以及许多矿物质。
由于营养不足,他消耗了大量身体里本来存储的脂肪。
继续这样吃下去,疾病是难以避免的。
⑹对于人类来说,食物中的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还没有走入我们的认知领域。
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长期单—饮食,缺乏这些神秘物质,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⑺因此,膳食平衡十分重要。
最佳的饮食需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物质全覆盖,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
身体为了帮你活下去而向你索取的营养其实可能并没你认为的那样多,但是把这些身体所需的物质从餐盘中取走我们就一定会走向死亡。
1.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说明了“只吃一种食物,我们不能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析选文第(2)段和第(6)段中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①第(2)段: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
②第(6)段: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4.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你根据选文中所学的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走人荒野》中的徒步旅行者克里斯被困荒野,他的食物来源是荒野中的兔子,抛开自然等其他因素,只吃兔子也不一定能帮助他走完最后的征程。
B.泰勒在一年里只吃土豆虽然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但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因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而生病。
C.长期只吃面包可以摄取到大量葡萄糖,但人体会因极度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肌肉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受损。
D.营养学家认为: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吃多种食物,其中绿叶蔬菜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
2、访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每过一些日子,就会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
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
以后又进山去,就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去访兰。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山的深处。
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个天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正要动手挖,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