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7第7章地下水流向河渠的运动

07第7章地下水流向河渠的运动


q1

KM
H1 M l0
无压段的单宽流量为:
q2

K
M
2

H
2 2
2l l0
因为稳定流,q1=q2=q,由以上两个流量公式,可得:
l0

2lM H1 M M 2H1 M

H
2 2
把l0代入任何一个流量公式中,可得承压—无压流的单宽流量:
q

K
M
2H1

M

H
q1

K1
h12 h32 2l1
q2

K2
h32 h22 2l2
由上两式得
补图7-3 垂直层状含水层中的渗流模型
h32

h12

2l1q1 K1
h32

h22

2l2q2 K2
因为稳定流,
h12

2l1q1 K1

h22

2l2q2 K2
q1 q2 q 从而可得
对于n层结构的含水层,不难导出
地下水水文学
7.2 河渠附近潜水非稳定运动
7.2.1 模型及其解
假设:
(1)潜水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具水平的隔 水底板,在平面上无限延展。
(2)潜水初始水位h0水平。 (3)河渠水位迅速升至某高度后长时间保持不 变,水位升幅为H。 (4)垂向水量交换强度,在区内各处相等且为 非时变的常量。
q f (H ) dH dx
如前,对上式积分

H2 f (H )dH q
l
dx
H1
0
补图7-3 复杂含水层中的渗流模型
根据中值定理,得 f (Hm )( H1 H2 ) ql
式中f(Hm)为Kh的中值,采用算术平均值,即
f
(Hm)

K1h1
K2h2 2
代入上式后,得
q (K1h1 K2h2 )(H1 H2 ) 2l
2 2
2l
(7-14)
水位降落曲线,可分承压水流段和潜水流段进行分段计算。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7.1.4 非均质岩层中地下水的稳定流运动
7.1.4.1 水平层状含水层中的渗流
对于层状承压含水层(补图7-1),各 层有共同的承压水位,在整个断面上的 单宽流量是各层单宽流量之和,即
10
12.36m
Ha 41.85 12.36 54.21m
(5)利用(7-7)式 q K h12 h22 W l Wx
2l
2
计算流入河流(x=0)和流入渠道(x=l)的单宽流量q1和q2:
11.152 10.752
1722
q1 10
2 1722
0.00044 2
图7-2 均匀入渗时,河间地块地下水的运动 (单位:m)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解】由题意,K=10m/d,W=4.4×10-4m/d。
(1)计算河、渠边界处的潜水流厚度。
h1 53.00 41.85 11.15m h2 52.60 41.85 10.75m
0.35 m3/ d m
11.152 10.752
1722
q2 10
2 1722
0.00044 2
0.40 m3/ d m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7.1.2 河渠附近潜水的稳定运动
当只有一侧河渠、且垂向水量交换强度W可忽 略(W=0)时,其他条件同7.1.1中的假设。
地下水水文学
地下水水文学
主讲:刘国东 教授
Email:liugd988@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第七章 地下水流向河渠的运动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7.1.1 河渠间潜水的稳定运动
假设:
Mi
i 1
H1 H2 l
K~M~
H1 H2 l
i 1
式中,
n
K~
KiMi
i 1 n
Mi
i 1
M~ n M i i 1
称为等效渗透系数 为总厚度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对于二元结构的含水层(双层含水层),上层为潜水运动,下层可看作是承 压水运动,则单宽流量q为
q q1 q2 qn
q

K1M1
H1
l
H2

K2M2
H1
l
H2


KnMn
H1
H2 l

(
n i 1
KiMi )
H1
l
H2
补图7-1 水平层状含水层中的渗流模型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n

KiMi
i 1 n
Mi
n
h2

h12

h22
h12 l
xW K
lx x2
,当W=0时,有
h2

h12

h22
h12 l
x
(7-11)
(7-11)是潜水浸润曲线,为二次抛物线方程。需要指出的是, Dupuit—Forchheimer流量公式,是在潜水流满足Dupuit假设的条件 下建立的;对不满足Dupuit假设的,计算出来的浸润曲线和实际浸 润曲线有一定的差别。
q q潜 q承
q潜

K1
h12 h22 2l
q承

K2M
h1
h2 l

q

K1
h12 h22 2l
K2M
h1
h2 l
补图7-2 二元结构含水层中的渗流模型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7.1.4.2 垂直层状含水层中的渗流
根据潜水运动单宽流量计算,
(2)由(7-4)式,得
h
h12

h22
h12 l
xW K
lx x2
h521
11.152 10.752 11.152 343 4.4104 1722343 3432
1722
10
11.96(m)
521号孔中的潜水面标高 H521=41.85+11.96=53.81(m)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4.河渠间单宽流量
当a>0时,说明河渠间存在分水岭。左右河均获补给,此时
q1 Wa
q2 W l a
当a=0时,分水岭位于左河边的起始断面上。此时,全部入 渗量流入右河
q1 0
q2 Wl
当a<0时,不存在分水岭。此时不仅全部入渗量流入右河,而 且水位高的左河还要向水位低的右河渗漏。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在地下水坡度较大的地区,有时会出现上游是承压水,下游
由于水头降至隔水顶板以下而转为无压水的情况,从而形成承压 一无压流动,如图7-5所示。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可用分段法来计算 。如果M不变,承压段单宽流量为:
q

h12
n
2(
h22 li
)
K i1 i
q h12 h22 2( l1 l2 ) K1 K2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q
h12 h22
n
2(
li )
K i1 i

K~
h1 h2 2
h1 h2
n
li
i 1
式中,
n
K~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根据(7-7)式 q K h12 h22 W l Wx ,当W=0时,有
2l
2
q K h12 h22 2l
(7-10)
这就是一维潜水稳定流的流量公式,又称为Dupuit-Forchheimer 流量公式。
根据(7-4)式
dx 2l 2k
根据达西定律
qx

Kh
dh dx

qx

K
h12 h22 2l

1 Wl 2
Wx
(7-4) (7-5) (7-7)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得河渠间潜水运动的一些特点。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1.浸润曲线的形状 当W>0时,为椭圆形曲线;
h2
li
i 1
n li
K i1 i

K~ l1 l2 ln
l1 l2 ln
K1 K2
Kn
称为等效渗透系数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地下水水文学
7.1 河渠间地下水稳定运动
7.1.4.3 渗透性变化复杂含水层中的渗流
根据潜水运动单宽流量公式,
q Kh dH dx
在这种情况下,K和h都在变化,不仿用一 个函数f(H)表示Kh ,则上式可写为
q1

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