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自查报告两篇

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自查报告两篇

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自查报告两篇寄语:综合文化站是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

下面是我们的为大家的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自查报告两篇,请大家参阅!镇综合文化站挂牌正式成立以来,镇实际成立以老协会和文化站两个牌子成立一支乡文艺宣传队伍,各村组织一支宣传队伍,自筹资金购买设配和服装,每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xx年我镇加上专项资金投资26万元新建了综合文化站370余平方米;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值班室,办公室,储藏室,文化站坐西向东,远处看镇文化站几个大字醒目,近处看各种标牌上墙,室內看摆设整齐、制度上墙,卫生整洁,资料齐全。

1、开放专职人员全面负责文化站工作,兼职人员负责值班,全天候对外开放,包括节假日。

开放內容有: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培训室,及文体器材。

进镇政府大门就可以看到开放公示栏。

2、培训制度首先是我们的队伍培训文艺宣传器材培训,打鼓和舞龙灯我们用了两天时间。

新建两支文艺宣传队伍的培训,利用文化站阵地和镇政府场地实地培训了一天,效果很好。

节前和临时演出培训,我们的宣传队伍长期利用文化站活动室阵地进行培训,文化站活动室阵地就是我们宣传队伍的家。

其他培训我文化站內多次进行梨树管理培训,健康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等,坝坝舞培训。

最后是放电影工作利用投影放电影也是一种开放工作,我乡新街建设好后将放电影场地重点放到人多的地方进行放影。

3、队伍建设和宣传活动(1)、队伍建设我镇队伍建设还是以两个牌子组织两支队伍的原则,实行老、中、青、少、幼相结合的文艺宣传队伍。

小的愿意看老的表演,老的希望把小的拉到台上锻炼,这就构成了我们队伍的积极性和团结性。

宣传活动以文化需求的市场为主,我们的文艺宣传队伍仅仅靠镇党委政府和文化站的名义来进行宣传活动是远远达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们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鼓励宣传队伍下乡。

政府和文化站出资金和场地对队伍进行培训。

我们的宣传队伍已经走出了。

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严格按照文化市场管理法规来规范市场,严格巡查制度。

没有不良事件的发生。

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收集,我镇文物收集20余处,成功申报2处,其中省级文物1处,县级文物3处,文物点5处。

非物质文化在大力收集中。

农村广播;实行镇上分管领导开广播会,有计划生育、种植、养殖、安全、卫生等。

村文化活动室管理;村文化活动室管理主要做农家书屋管理的培训工作和指导工作。

在组织实施综合文化站的各种工作中,不断和领导汇报工作时,长期以来相互增加对文化站工作的重视,逐渐增加文化站投入。

在活动中广大人民群众知道需要精神文化就找我们的宣传队伍。

自文化站成立以来我们创造了七支坚不可摧的文艺宣传队伍,极大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培养了一批文艺宣传骨干,增加了队员范围,扩大了宣传队伍的影响力。

大量的文体活动属公益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体育活动最需要经费,所以此活动很少。

还有文化站人员配备不够,往往手忙脚乱。

还要加大各级政府的重视力度。

1、加大投入。

2、提高待遇。

3、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4、要常态化。

乡镇综合文化站开放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

有利于满足辖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低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开放工作,按照**文广新办发〔**〕60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乡镇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调研工作》 __精神,现将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汇报如下:(一)阵地建设我县有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独立建站15个,建筑面积均在300㎡以上,打捆建站21个,建筑面积平均在200㎡左右,其中按照省级示范站标准打造的综合文化站7个,建设乡镇文化广场32个,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520个,农家(社区)书屋520家,实现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全覆盖。

**年至**年,按照**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相关要求,我县共投入开放、土建、设施设备购置等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对2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内外近3000㎡面积进行亮化、美化、绿化;为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及520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统一配置了音响、dvd、投影、乐器、室外健身器材等电子、文体娱乐设备28000台(件)。

改善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增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运行活力,提高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水平。

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开放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设置了图书室阅览、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广播室等功能室,均于xx年底开始面向广大群众实行开放。

(二)人员配置情况**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相关规定,36个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整合,成立乡镇文化广播中心,均配置了中心主任1名,工作人员2-3人,36个乡镇文广中心现有在职人员87人,其中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38人,管理人员6人。

(一)调顺管理体制,创新乡镇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

按照盐亭县机构改革有关要求,结合属地管理原则,由县文广新旅局与当地党委政府对36个乡镇文广中心实行双重管理。

进一步强化各乡镇的使命感,建立有效的基层文化建设考核体系。

实行定编、定岗、定员,将基层文化建设任务细化、量化,作为文广中心人员年内绩效和目标考核的重要标准,对文广中心工作人员实行集中培训、资格准入、聘用管理、目标考核。

把基层文化工作同干部的提拔任用、工资、绩效挂钩,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开放成绩显著,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

我县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于xx年12月份正式向公众实行开放。

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有开放项目实现健全,服务内容明确,保障机制完善。

文化站开放包括: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娱乐活动室等;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

坚决维护好综合文化站的公益性质,建立了开放公示制度,在显著位置公示开放服务项目、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为每周不低于40小时。

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各类讲座、文艺辅导等活动40余场次,实现图书借阅10万余人次,电子阅览、图书阅览室等服务场所共接待群众达20余万人次。

积极组织参与市、县举办的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年,**镇文化站组织的舞蹈《西陵蚕神》荣获**市“温莎国际杯幸福中国梦社区大舞台”铜奖。

(三)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开放的公众知晓率,吸引广大群众走进文化场所,为开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各文广中心主任是开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把开放工作与县级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文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开放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四)乡镇文广中心围绕基本文化服务功能,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开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服务领域。

在实现均等普惠的基础上,逐步增设个性化服务,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对象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乡镇文广中心工作人员还定期对乡、村文艺爱好者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创新文艺作品,每天早晚的广播已达到村村响、户户通,使老百姓能足不出户就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文化惠民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年,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嫘祖故里文艺奖”评选活动 __,现已举办了两届,旨在鼓励本土文艺爱好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不断提高全县文艺工作者艺术水平。

活动共设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民间艺术、文艺展演、文学及文艺评论等五尖奖项,奖金达20万元。

(六)乡镇文广中心在认真做好开放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县文化馆、县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县文物管理所搞好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网吧、游艺厅等文化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管,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巡查和文物普查工作;确保了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为确保面向公众的基本文化服务顺利实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管理,按照**省《文化馆(站)开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开放专项资金实行“县管乡用”的办法,由我局集中代管,按照年初制定的文化站和业务开展情况全额补助到位。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工作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坚持“县乡共管、以乡为主”和“属地管理”原则,由文广新旅局和当地党委、政府共同负责文广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实行局领导分片负责制管理,由分片领导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

局机关各职能股室、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等相关单位负责对文化站(文广中心)相关业务进行指导和辅导。

近年来, __、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惠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让广大基层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的效益。

但是,乡镇综合文化站运行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认识不到位。

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

文化建设工作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个别乡镇文化站存在被挤占、被挪作它用的现象。

二是现行管理体制,缺乏活力,除开放配套资金外,用于群众文化活动及相关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本级财政投入较省,部分宣传设备、网络设备仍很落后。

三是乡镇文化站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乡镇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大都属与广播站整合后配置的,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力较差,文艺作品档次不高。

四是全县各类民间文艺团队成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水平低,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档次较低。

五是乡镇常住人口大量外出务工,留守人口年龄两极化,加之大多数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致使图书阅览室图书借阅量低,使用效率不高。

建议县政府出台引进优秀文艺工作者优惠政策,特别是文艺创作、舞蹈编排、音乐制作等艺术人才,带动全县文艺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创作出更具有本土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提高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档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