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重点试题解析[日期:2008-12-24]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x [字体:大中小]一、选择题1.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2.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3.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 )。

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7.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

A.计划策略B.学习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8.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生成技术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aspx9.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0.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11.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加涅B.布鲁纳C.斯滕伯格D.弗拉维尔12.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是( )。

A.精细加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一三.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 )。

A.复述策略B.理解一控制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D.意识到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一八.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p2.aspx二、填空题1.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 ),另一类为( )。

2.程序性知识也叫( ),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可分为两个亚类: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可称之为( ),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另一类为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可称为( ),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4.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 )和( )。

5.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 )、( )和( )。

6.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

7.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知识学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依据记忆规律,促进( );复杂知识学习的关键是( )。

8.信息要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 )和( )。

9.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 )往往表现为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具体表现为学习者识别材料中各种思想间的主要内部联系的“网联”策略。

三、简答题1.简述知识的分类。

2.简述心智技能及其特点。

3.请叙述常见的几种认知策略。

4.简要概括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四、论述题1.请论述心智技能的培养。

2.试论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p3.aspx一、选择题1.B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因此,答案为B。

2.A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所谓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因此,答案为A。

3.D解析: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称为原型内化。

因此,答案为D。

4.B解析:心智技能是在头脑中借助于言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它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

因此,答案为B。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因此,答案为B。

8.A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

因此,答案为A。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p4.aspx9.B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因此,答案为B。

10.B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

因此,答案为B。

11.B解析:认知策略这个术语最初由布鲁纳在其著名的人工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涅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才明确地将认知策略划分出来,在其学习结果分类中单列一类。

因此,答案为B。

12.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的策略。

因此,答案为C。

一三.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属于认知策略。

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中生成性学习的方法。

因此,答案为C。

14.A解析:元认知通常被认为是“对思考的思考”或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

一般认为,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因此,答案为A。

解析: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题中A、D属于元认知策略,B属于资源管理策略,只有C属于认知策略。

因此,答案为C。

一八.C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视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它包括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画线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来帮助学习的方法是画线法,属于复述策略。

因此,答案为C。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p5.aspx二、填空题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2.操作性知识3.智慧技能;认知策略11.元认知成分12.实践模式一三.原型内化14.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一五.记忆性知识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xxynpxrzx/n一五843c1178p6.aspx1.简述知识的分类。

答: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个体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也称为记忆性知识。

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语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称其为语义知识。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需借助言语进行,且其学习结果可用言语描述,R·M·加涅把它叫作言语信息。

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与实践操作密切联系,具有动态的性质。

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

由于动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指向性不同,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答: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它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心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学习解决的是事物是什么及怎么样(陈述性知识)、做什么及怎么做(程序性知识)等问题,即知与不知的问题。

技能学习要解决的是完成活动要求的动作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即会不会做及做得怎么样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是一类专门叙述活动(包括心智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知识,只是解决心智活动的定向依据,而不是心智活动方式的本身。

要真正掌握心智活动,不仅要掌握某些程序性知识,还要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才有可能实现。

(2)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心智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区别于操作活动方式,体现在:①对象具有观念性。

心智活动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知识、信息。

②执行具有内潜性。

心智活动的执行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只能通过其作用对象的变化而判断其存在。

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心智活动是不完全的、片断的,是高度省略和简化的。

(3)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指心智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要求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

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