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汇报课教案——《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评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归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
活动准备:1、师生阅读《三国演义》。
2、收集《三国演义》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等资料。
3、学生做《三国演义》手抄报及幻灯。
教学过程:一、邀请小主持人。
男:如果说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女:如果说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男:如果说书是天空,读书就是飞翔;女:如果说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
男: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智慧的源泉。
女:所以我们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与书为友。
合:我们愿意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师:是呀,书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自开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开展读书活动。
最近,我们师生又共读了一本书——《三国演义》。
看到同学们校内校外,课前课后手捧三国,感觉大家都快成了“三国迷”了。
相信大家在今天的汇报课上,一定会畅所欲言,尽情展示!今天汇报的课题是《童眼看三国》之“人物分析”。
(课前板书课题)读三国,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知道哪三国吗?(板书:魏蜀吴)知道他们的霸主分别是谁吗?(曹操、刘备、孙权)大家肯定记住了里面的许多人物吧,谁能说上几个?看来同学们读得不错,记住这么多人物。
其实还有很多,据有关资料记载,三国人物有1200 多,有名有姓的大约400 人,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数十人。
其实,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三国已经了解不少了,不信,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手抄报就知道了(课件展示)。
二、手抄报展示主持人:怎么样?同学们做的手抄报是不是各具特色,内容也丰富多彩呀。
看来大家与三国人物都成老朋友了,是不是?下面我们就再次走进三国,去会会这些的英雄豪杰,好不好?那么我们怎样去会他们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这些小组分别是——(课件出示)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吕布、曹操、周瑜小组。
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汇报形式或者给汇报的同学鼓鼓劲吧。
(出示汇报要求)汇报要求:(1)表情自然、姿态大方。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3)能说出人物的特点,依据充分。
(4)汇报形式不拘一格。
三、走进三国之人物分析1、小组交流,确定汇报人员及形式。
教师巡视指导。
过渡:老师知道大家对三国都很感兴趣,都想在这里展示本组的风采,但时间有限,我们只有采用抢答的方式来确定哪个小组先展示,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一号同学做好准备。
(抢答歇后语等)2、全班交流展示。
3、评委及时评价。
小结:大家汇报得精彩,评委评价得也精彩,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说,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课件出示)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简单介绍三种形象)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评价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要一分为二,不能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总结:在大家的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那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间屋子挥洒着一股英雄的豪气。
下面就让我们以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气势雄壮的旋律结束这堂读书汇报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并配以战争场面及人物画面。
四、布置作业:今天的读书汇报课就上到这儿,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三国,准备下次的《童眼看三国》之《场面分析》。
阅读《三国》交流课教案交流目的:1、通过阅读交流一些好词好句,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分析人物的言行,初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点。
4、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
课前准备:师:1、认真阅读《三国演义》,做好读书笔记及故事情节与人物的分析。
2、准备好投影片及录音机。
生:1、自读《三国》前十回,并在好词好句上做上记号,并选择一部分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2、自读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书中空白处做做读书笔记。
交流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生仔细聆听。
2、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想到了什么?3、谈话:同学们,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歌词是一首著名诗词——调寄《临江仙》(出示歌词齐读)《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是一部历史小,中的一个个听的故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我百看不。
今天我就起来交流一下此前十回的收。
二、交流好好句1、四人一交流自己的好好句。
2、班交流:指学生上下文或合生活理解,也可利用肢体言来理解。
并着用造句。
(指学生累一些脍炙人口的成:桃园、半信半疑、一手包、一两得、下笔成章、乘虚而入、出言不、危在旦夕、名不虚、文思泉涌、屈指可数等)3、交流好句,并好在哪里。
(可以从用遣句、塑造人物特点等方面来分析)三、片断交流1、出示第一回中的片断:次日,与桃园中,下牛白祭礼等⋯⋯的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一醉。
2、置:文中提到哪三个人?他的身份是什么?他分是怎的一个人?从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最喜,什么?3、:在也有些人向他三人一拜兄弟,我称之拜把子。
你种象怎么看?4、同学交流,指名回答。
相机引,使学生形成正确地人事。
四、迁移五、指写后感指后感的要:先所内容行分析概括,然后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可以合来。
六、小、作1、:同学,可以使我慧目、可以使我明智。
《三国》本可以使我知道什么是善美丑,使我了多英雄,我在只了本的开,更精彩的部分在后面,同学后。
2、下面十回,写两到三篇后感。
走三国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中有趣的故事及与其相关的成、歇后等。
2、激同学的情。
一、游入1、同学,《三国演》是我国第一部演小,也是我国史小中的著名作品。
三国故事更是家,上到 70 的老人,下至几的小孩,,都能上一段。
同学已本了,有的也看,得自己可以被称 " 三国迷 " 的手。
2、下面就我一起走三国(板:走三国)3、先来几考考大家怎么?(一一出示,先出示目,再出示答案)⑴桃园三三兄弟是?(刘、关羽、)⑵水先生所的卧和分指?(葛亮、)⑶" 宁教天下人我,休教我天下 " 是的?(曹操)⑷《三国演》的作者是?(中)⑸ " 既生瑜,何生亮 " 是的一?(周瑜)⑹ 月美女指《三国演》中的?(貂禅)⑺《三国演》中有哪" 三 " ,分指?(智:葛亮,:关羽,奸:曹操)⑻"死葛吓走生仲达 " 仲达是?(司懿)⑼ " 三足鼎立 " 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吴、西蜀、北魏)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二、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关羽:(1)生说:刮骨疗毒(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指名读、齐读)(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1)生说:草船借箭(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诸葛亮征孟获 -- 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 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 -- 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顾全大局诸葛亮用兵 -- 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羹 -- 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 -- 脾气不一样诸葛亮隆中对策-- 有先见之明草船借箭 -- 多多益善草船借箭 -- 坐享其成草船借箭 -- 满载而归诸葛亮吊孝 -- 装模作样诸葛亮用空城计-- 不得已诸葛亮当军师 -- 名副其实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分组合作读歇后语)(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1)生说:败走华容道(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 , 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 , 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 . 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 , 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 , 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 , 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 , 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 , 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 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 , 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 提出了 " 唯才是举 " 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 , 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 , 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 , 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 袁绍失败后 , 陈琳归降曹操 . 曹操问他说 :" 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 , 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 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 , 陈琳连忙谢罪 . 曹操爱惜他的文才 , 不仅对他不处罪 , 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 , 喜欢作文赋诗 , 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 , 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4)出示《观沧海》刘备:(1)生说:三顾茅庐(2)" 三顾茅庐 " 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