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春季版)《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2017年春季版)《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15课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明朝末年的社会危机,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的过程,认识农民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2.了解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满洲的崛起、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读书、讨论、分析与归纳,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抓历史发展主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

难点: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明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师导入:历经近三百年的时间,明朝也没有逃脱兴衰变化的命运。

那么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明清帝国又是怎样更替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二、学习新课:
(一)李自成起义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李自成起义”一目,思考李自成起义的背景、经过、作用。

学生分组介绍李自成起义的背景、经过、作用。

师生共同归纳:
1. 李自成起义的背景:
①明朝后期,政治腐败。

皇帝不利朝政;大臣宦官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地方官吏贪赃枉法。

②土地兼并严重,连年天灾,大量农民颠沛流离。

③赋税和摊派加重,农民起义不断。

教师出示图片加以说明。

教师指出:在各地起义军中,李自成起义军力量迅速壮大。

2. 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展示李自成农民起义图片、路线图。

教师指出:李自成起义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学生根据课文分析探究起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学生回答明确: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起义军赈济贫穷,“平买平卖”等措施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从而发展迅速。

2. 李自成起义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李自成起义的作用:导致明朝直接灭亡。

过渡:清军入关后,有人说“国家之扶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明也”。

这就是说,清朝的天下不是取之于明朝,而是从农民军手里取得的。

清朝是怎样取代明朝成为全国性统一王朝的?
(二)清朝入主中原
1.女真的壮大和后金的建立:
谈话法学习: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哪个民族不断壮大?(女真)何时谁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什么政权?(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教师解释: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展示努尔哈赤个人介绍资料。

2。

清朝的建立
谈话法学习:那么清朝是在何时由谁建立的,定都在哪里?(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展示皇太极个人介绍资料。

3.清朝的统一
学生阅读P90合作探究:清朝统一全国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回答:
①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②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击败起义军。

③起义军在山海关战败后撤出北京。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军采取了什么行动?
学生认识到:清军长驱直人,迅速占领北京并分兵西进南下,将辽东地方民族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两朝的兴替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