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大禹治水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历史的星空群星闪耀,名人的故事多不胜数:大禹一心为民,治水有方,智慧使他成为英雄;朱德穿草鞋,戴斗笠,与战士共同挑粮,以身作则使他备受爱戴;周恩来入乡随俗,与民同乐,和人民心连心使他受人敬仰。
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不仅在于其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更在于其精神和人格的闪光。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伟人的高贵品质。
走进本单元,让我们一睹伟人的风姿,聆听伟人的教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音容宛在的伟人,以其精神品格激励着我们。
他们就像一座座海上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也要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伟人的故事。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大禹治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为什么战士们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品质。
难忘的泼水节繁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口语交看图讲故事 1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际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2认识11个生字,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发现“放、防、房”的读音与“方”很接近,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积累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阅读民间故事《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
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15大禹治水文本分析:本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
第1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2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3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语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4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大禹治水的故事对学生来说较陌生,他们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理解中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教学目标: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按照课后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2.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结构。
3.学习第1自然段,想象治水前的景象,了解洪水使人们的生活非常痛苦。
1.识记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层次。
3.结合第1自然段,想象治水前人们的痛苦生活。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你们平时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生自由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大禹”。
1.出示大禹图像,简介大禹。
禹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的父亲是鲧。
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
他为治理洪水,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为后人世代传颂。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鼓励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过渡:大禹为什么要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先自己解决。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课件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洪hón ɡ水 毒dú 蛇shé 猛兽shòu 伤shānɡ害 灾zāi 难nàn 仍rén ɡ然 消退tuì继j ì 续xù 认rèn 为 教训xùn 被bèi 动 恢huī复淹没 重新 灾难 耕种(1)学生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看一看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全班齐读。
(3)教师指导识记、理解词语。
①聚焦“灾”字,字理识字。
“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
②教师读“洪水”“毒蛇猛兽”“伤害”“灾难”四个词,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③出示短语,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这些短语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教训——吸取教训 驱赶——驱赶毒蛇猛兽 恢复——恢复农业生产(4)学习多音字。
没:m éi (没有)(没来) m ò(沉没)(淹没)重:chónɡ(重新)(重复) zhònɡ(重要)(体重)难:n án (难过)(为难) n àn (灾难)(苦难)种:zhònɡ(种植)(种地) zhǒnɡ(种子)(花种)(5)指导组词,巩固识字。
洪(洪水)(防洪) 毒(毒害)(中毒) 兽(猛兽)(野兽)伤(受伤)(伤心) 灾(灾害)(洪灾) 难(灾难)(苦难)仍(仍然)(仍旧) 继(继续)(继承) 续(连续)(陆续)认(认识)(认真) 训(训练)(训斥) 恢(恢复)(恢宏)三、引导观察,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洪水 灾难 知道 三年 认为 被驱赶 农业 生产2.学生自由读词语,多读几遍。
然后观察变色字的结构。
(本课9个会写字,包含上下、左右、独体、半包围四种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居多。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左右结构的字:先整体观察,一看宽窄,二看笔画变化,三看穿插避让。
洪 左窄右宽。
“共”字两横平行,上横短下横长,下边的撇、点分别对应上边的两竖。
难 左窄右宽。
“又”捺变点;“亻”的竖直而长,写在竖中线上,四横之间等距,最后一横稍长。
认 左窄右宽。
“人”的撇穿插在“讠”的下面。
被 左右基本等宽。
“衤”不要误写成“礻”;注意“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
“又”字横撇短、捺长。
◆上下结构的字灾“宀”稍扁,覆盖“火”;“火”的笔顺:点、短撇、长撇、捺,左点、短撇相对,长撇、捺舒展。
◆半包围结构的字道先里后外。
“首”略瘦长;“辶”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折撇。
年 撇从竖中线起笔;“”中两横上短下长,分写横中线上线,竖笔在竖中线上。
◆独体字业先中间后两边,以竖中线为轴,左右对称、左低右高,末笔横长且直。
产“立”中间夹的“丷”两笔都要写短,第五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最终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2.默读、批画,梳理文章的层次。
过渡:大家还记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再快速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哪些地方写了大禹怎样治水,哪些地方写了大禹治水的结果。
(生边默读边批画)全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鲧治水九年,还是没有制服洪水。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和治水成功后的景象。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搜集更多关于大禹的传说,和同学交流。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巩固“洪、毒”等15个生字,了解文中“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十三年、到处奔走”等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按照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借助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导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2.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泛滥淹没冲毁伤害过渡: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鲧是禹的父亲,父子俩治水的方法一样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内容,感受形象(一)学习第1自然段1.课件展示洪水泛滥的图片,感知洪水的可怕。
过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与层次。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洪水究竟有多可怕,老百姓到底有多苦。
让我们来看看洪水泛滥的情景吧!2.提问: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示例:洪水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房屋被淹没、农田被淹没,人们慌乱逃命的情景。
我仿佛听到了人们焦急的呼救、痛苦的哭声。
3.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1)思考: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洪水的凶猛?(板书:治水前:泛滥淹没冲毁伤害)(2)指导朗读,相机评价。
明确:这段话描述了洪水泛滥时人们痛苦生活的景象。
开篇“很久很久以前”突出了传说故事的特点,朗读时可稍拖长一点,用声音再现时间的长度。
读接下来的句子时,可以边朗读边想象画面,注意长句的断句与停顿。
(3)师生合作读。
师:泛滥的洪水淹没了田地,人们的生活——生:痛苦极了。
师:泛滥的洪水冲毁了房屋,人们的生活——生:痛苦极了。
师: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生:痛苦极了。
(4)用一句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小结: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这是鲧和禹治水的背景。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说明鲧治水的方法的句子。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2.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课件出示河道中的堤坝,明确“筑坝挡水”的意思)3.出示“继续”词卡,练习用“继续”说一句话。
明确:“继续”是指连续做下去,没有中断。
文中是指禹在父亲之后接着去治水。
(三)对比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小组交流,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治水方法治水时长治水结果启示鲧筑坝挡水九年洪水未退方法单一禹疏导洪水十三年洪水退去堵不如疏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参考答案,对有疑问的地方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