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器件与技术简答题

激光器件与技术简答题

一.He-Ne激光器
1.谱线竞争的原因:具有相同上能级或者相同下能级的谱线之间,当产生辐射跃迁时,对公有能级的粒子数发生影响,存在相互作用,这就是谱线竞争。

2.如何抑制
3.39μm?
①.谐振腔的作用:对于较短的氦氖激光器,靠谐振腔的选择性来抑制3.39μm谱线,谐振腔采用对632.8nm高反射率的多层介质膜,使谐振腔对632.8nm有高的增益,而对3.39μm经反射镜反射后损耗很大,单程增益很低,使之不能振荡,只产生632.8nm的谱线输出。

②.谐振腔中加色散元件:在谐振腔一个反射镜和布儒斯特窗之间放置一块三棱镜,由于棱镜对632.8nm和3.39μm的折射率不同,通过棱镜后就有不同的偏向角,调整谐振腔的位置,使得3.39μm的辐射偏离出腔外,只让632.8nm在腔内振荡。

③.甲烷吸收法:甲烷(CH4)气体对 3.39μm处有强烈吸收,而对832.8nm是完全透明的。

④.外加轴向非均匀磁场:非均匀磁场引起的增宽对632.8影响不大,对3.39μm影响很大。

由于增益与线宽成反比,所以非均匀磁场造成的谱线加宽使3.39μm的增益明显下降,而632.8nm变化不大,因此大大提高了它对3.39μm的竞争能力,使632.8nm的增益增大。

二、二氧化碳(CO2)激光器
1.P支和R支:二氧化碳激光器的跃迁发生在振动能级(0001)—(1000)
和(0001)—(0200)之间。

从一个振动能级到另一个振动能级跃迁时,也可能同时发生转动量子数的变化,对二氧化碳分子的激光跃迁,其选择定则为:1
∆,,1-=

=
∆J的跃迁称为R
∆J的跃迁称为P支,1+
=
支,0
∆J的跃迁称为Q支,在二氧化碳分子中,Q支是不存在的。

=
P支较R支先振荡的原因:由于P支跃迁的上能级的统计权重(2J+1)比下能级的(2J+1)要小,而R支跃迁的上能级的统计权重(2J+3)比下能级(2J+1)要大,这就使P支的跃迁比R支的跃迁容易建立起粒子数的反转分布,又由于P支的跃迁几率比R支大,因而P支的激光振荡就比较容易实现。

一旦P支跃迁的某些谱线的振荡建立之后,由于竞争效应的作用,R支跃迁更难产生激光振荡。

因而一般观察不到R支跃迁的激光谱线,只有在谐振腔内插入分光元件,或谐振腔具有高选泽特性的情况下,有意的抑制了P支谱线振荡后,才能使R支的跃迁实现激光振荡,从而激光器输出相应的激光谱线。

2.辅助气体的作用:
①.N2和CO:主要都是增大二氧化碳分子0001能级的激发速率,以增多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

N2和二氧化碳按比例混合后,能使二氧化碳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提高一倍以上。

CO分子还能增加0110能级的驰豫速率,有利于下能级的“抽空”,并且不会形成N2O等有害物质,在放电管中充以CO,还可以起到抑制二氧化碳分子的离解,增长运转寿命。

②He:在CO2+N2的激光器中加适量氦,可以使激光输出功率增大几倍,氦能显著改善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特性。

主要是由于氦的热导率
比CO 2,N 2等约高一个数量级(He 为3.44×10-6卡/秒度,N2为5.7
×10-5卡/秒度),因而,氦的大量加入,能提高放电管内热量向管壁
传递速率,而使管内工作气体的温度明显下降。

这样可以使气体中激
光下能级的玻尔兹曼粒子数减少,从而加速二氧化碳分子的0110能
级到基态的热驰豫速率,有利于1000能级的抽空。

同时,氦也起到
缓冲气体的作用,减少0001能级的二氧化碳分子与其它分子或管壁
的消激发速率,有利于上能级粒子数的积累。

因此,氦的加入能加速
激光跃迁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的形成,增大激光输出功率5倍以上。

③Xe :增加激光管内工作气体的电离度,同时降低电子温度,减少
高能电子数,低能电子数增多,更有利于二氧化碳分子的0001能级
和氮分子(μ=1)能级的激励作用,从而有利于激光上能级粒子数的
积累,使激光输出增强。

此外,由于高能量的电子减少,又减少二氧
化碳分子离解的可能性,所以,氙气的加入,可以延长二氧化碳激光
器的运转寿命。

④H 2O (或H 2):主要是加速激光下能级的“抽空”。

二氧化碳激光器
中加入适量H 2O 分子,有利于二氧化碳分子激光跃迁能级粒子数反
转,从而增强激光输出,此外,加H 2O 分子还能延长激光器寿命。

三、固体激光器三、四能级阈值问题:
粒子数反转阈值可以由下式算出:
22202th 4C n N N F ατμμπ∆=∆,式中:α为总损耗系数,τN 为激光上能级自
发发射寿命,n 为折射率,ΔμF 为荧光线宽,μ0为中心频率。

若棒长L=10cm ,反射率r 1=0.5,内损耗系数α内=0,则算得红宝石激
光器粒子反转阈值为:317th cm /10*7.8=∆N
红宝石是三能级系统,则总粒子数密度N 0=1.58×1010/cm 3,N 2和N 1分
别为上、下能级粒子数密度,则有:012N N N =+;th 12N N N ∆=-
由于0th N N <<∆,所以0th 022
1][21N N N N ≈∆+=
上能级的粒子数是靠脉冲氙灯的照射抽运上去的,如果脉冲氙灯照射
的时间足够短(比上能级寿命短很多,自发辐射的影响可以忽略),
则上能级的粒子数达N 0/2时,晶体至少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130min /h 2ημV N E =,其中h μ3=E 2为抽运能级的平均能量;η1为抽运的量子效率(荧光效率);V 为增益介质的体积。

因红宝石的N 0=1.58×1010/cm 3,h μ3=4×10-10焦耳(相应于
λ3=500.0nm ),η1=0.5,则算得单位体积红宝石晶体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min /3.6cm J V
E = 由于光泵的电能量先转换为灯管发光,再由聚光腔反射到晶体上,晶
体吸收的光能中,只有波长与吸收带对应的那部分波长的光对发射激
光才有效,设这些环节的总效率为η3,则三能级系统的光泵阈值能量为:2
130min 2min 2h 1
ηημηξV N E == 对四能级系统,激光下能级粒子数01≈N ,所以有:th N N ∆=2
V h N E th n 21mi 1
μη∆= 光泵阈值能量为:V h N th μηηξ∆=21min 1
由于2
N 0th <<
∆N 显然,所以四能级系统的阈值能量E min 比三能级系统低得多。

四、电光调制器工作点的选择:输出光强与调制电压的正弦平方成正
比,并不都是线性关系。

只有一段是很接近线性关系,所以,调制器
的工作点应选择在线性区域,输出信号的失真小。

选择工作点有两种
方法:①.在晶体上加一固定的直流电压V λ/4 ②.用等效的光学方
法实现,按光路中加入一个与直流偏压V λ/4相对应的固定相位差,就
是用V λ/4波片来实现。

五、锁模和自持性的比较:
多模激光器锁模的结果,出现以下有意义的现象:
1.激光输出间隔为τ=2L/C 的规则脉冲序列。

2.每个脉冲的宽度q
112μτ∆*+=∆)(N
可以近似等于振荡线宽的倒数,因为振荡线宽不会超过激光器的净增益线宽F μ∆,因此在极限情况下,
q
μτ∆=∆1min ==>增益线宽越宽,越可得到窄的锁模脉冲宽度。

在调Q 激光器中,输出脉宽最窄只有C L 2min =
∆τ,因此,锁模脉冲宽度比调Q 脉宽压缩了(2N+1)倍。

3.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正比于E 02(2N+1),而自由运转激光器的平均功
率正比于E 02(2N+1),因此,由于锁模,峰值功率增大了(2N+1),在
固体激光器中,振荡模数量达到103-104,所以单个脉冲的峰值功率
可以提高。

4.多模(q ωω∆+q 0)激光器相位锁定的结果,即实现φ
q+1-φq =常数,
导致其输出成为一个单频脉冲振幅振荡(A(t)max =E 0(2N+1))。

因此多
模激光器的锁模后,各振荡模发生功率耦合而不在独立,每个模的功
率看成是所有振荡模提供的。

六、短枪法选纵模的原理:根据激光原理可知,对给定的谐振腔,在高于阈值的增益带宽之内存在多个纵模振荡频率,谐振频率为:
q nL
C q 2=
μ,式中n 为激活介质折射率,q 为正整数。

相邻纵模间的频率差为:nL C 2q =∆μ==>纵模间的频率差与谐振腔长度成反比,所以为了在增益曲线内获得单一频率振荡,可以设法增大纵模频率间隔Δμq ,
使之在增益带宽内只有一个频率振荡,这就是缩短谐振腔选模。

七、调节反射镜选横模的原理:激光谐振腔的反射镜与激活介质的轴
线垂直时,各个横模的衍射损失小。

如果调整谐振腔的一块反射镜,
使它偏离轴线,则各模式的衍射都相应增加,高阶横模的衍射损失要
比基模大得多,以致不能满足阈值条件,停止振荡,而基模损失小,
仍然可以产生激光振荡,用这种方法,可以容易地得到基模振荡光束,
但是,激光输出功率显著降低。

例如:当激光器两端的反射镜对准时,
则激光器输出的光束是多模状态,若将其中一个反射镜逐渐调偏,则
可以看到光束的模式序数由高到低的变化,即光束的光斑数目由多到
少,最后出现一个亮点,这就是基模(TEM 00),同时看到光强度显著
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