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十一)一、单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A.开始知道自己的性别B.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C.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D.较灵活地认识性别角色2.关于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宜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3.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A.幼教领导B.幼儿教师C.幼教设施D.幼儿家长4.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B.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C.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D.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5.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A.同伴关系B.师生关系C.交往关系D.一般关系6.在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是()。
A.观察法B.演示法C.示范法D.范例法7.产生眼手协调动作的知觉条件不包括()。
A.知觉到物体的位置B.知觉到手的位置C.视觉指导手的触觉活动D.听觉要好8.幼儿能区别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
A.产生了性别行为B.具有了性别概念C.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D.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9.幼儿最初的美感是()。
A.从日常生活开始的B.从幼儿园开始的C.从家庭开始的D.从自然界开始的10.下列选项中适合对学前班幼儿进行教育的做法是()。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B.每天至少上三节课以适应小学教学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11.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是()。
A.德育B.美育C.智育D.体育12.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
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13.“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A.稳定性B.选择C.范围D.广度14.《爱弥儿》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
A.“自然教育”理论B.“活教育”理论C.绅士教育思想D.和谐教育思想15.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B.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C.促进幼儿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发展D.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16.看到孩子的进步,母亲决定撤销之前的禁止吃零食的禁令。
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7.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18.幼儿爱听表扬,不喜欢受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A.负面教育原则B.全面教育原则C.侧面教育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19.与幼儿园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A.组织性B.目的性C.计划性D.随意性20.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
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B.儿童的发展应是追求特长的发展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2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对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即()。
A.练习游戏B.角色游戏C.象征性游戏D.规则游戏E.结构游戏22.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决定的。
A.教师本身的特点B.幼儿本身的特点C.教师教育特点D.幼儿教育特点E.教育工作性质23.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
A.培养主动性B.培养独立性C.发展人际交往能力D.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E.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24.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C.高智商一定有高创造性D.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E.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一定不高2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为()。
A.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B.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C.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D.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E.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三、判断题26.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27.惩罚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28.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美感。
()2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30.构思、心算、默语等属于操作技能。
()31.儿童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的过程。
()32.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幼儿采用哪种学习方式。
()33.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学前期。
()34.幼儿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事情,保育员主要安排好幼儿的生活就可以了。
()35.内化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内化,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一般来说,随着内化的深入,动作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等会逐步提高。
()四、名词解释36.活动教育观37.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38.巴宾斯基反射39.竖向迁移五、简答题40.简述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
41.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42.简述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特点。
43.简述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44.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六、论述题45.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方式有哪些?46.谈谈游戏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作用。
七、案例分析题47.一次早餐时间,杜老师对孩子们说:“要好好吃饭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结实;就像植物一样每天喝水,才能长得好。
”杜老师刚说完就有个声音反应过来:“杜老师,植物又没有嘴巴,它是用什么喝水的呢?”“对呀,对呀。
”许多孩子随声附和着。
听到这个问题,杜老师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问题有意思,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是孩子由自身经验而有感而发的,且充满童趣。
如果我告诉他是植物的根,他们一定又会问为什么根会喝水等等许多问题,这样一来,岂不是剥夺了孩子们一次观察和探究的机会吗?我何不抓住这个兴趣点,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呢?”于是杜老师笑了笑说:“你们先吃饭,吃完了我就告诉你们。
”饭后杜老师带着孩子们到自然角,看了许多植物的种子:“你们不是很想知道植物是怎样喝水的吗?我们现在就来种一些植物吧,你们仔细观察就会得到答案的。
”试用幼儿科学教育的有关知识,分析案例中杜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
2.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为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时,要根据婴儿的年龄特点,特别要注意玩具和材料的安全性。
3.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等直接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
4.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五边形一八边形一三角形一正方形。
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生活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6.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范例法是直观形象法中示范性最强的方法。
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幼儿能区分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
9.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最接近、最熟悉,也最容易感知的。
1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学前教育应注意与小学的衔接。
1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社会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幼儿也不例外。
因此,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12.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科学活动室、自然角或活动室区角等设施内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
由于这种活动形式往往是以幼儿个人选择为活动方式,因此幼儿通常是通过独立操作来完成任务的。
13.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注意广度指的是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
14.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卢梭认为,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
15.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
1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负强化是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题中的母亲通过消除对孩子的禁令来强化孩子的进步,属于负强化。
17.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观察法是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
1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
19.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显著不同之处就是缺少明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具有随意性。
20.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21.参考答案:A,C,D参考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对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游戏(0~2岁);象征性游戏(2~7岁);规则游戏(7~11、12岁)。
22.参考答案:B,D参考解析:幼儿正处在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其身心发展变化极为迅速,想象力异常丰富,活泼好动。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过程必然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如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得到幼儿的一些异想天开的回答,而且幼儿好奇心强,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意外的情况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及时处理和解决。
23.参考答案:A,B,C,D,E参考解析: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这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24.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5.参考答案:A,B,C,D,E三、判断题26.参考答案:对27.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题干所表述的内容是习惯化的概念。
28.参考答案:错参考解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这体现的幼儿情感是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