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5秋高考班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 45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罢黜茁壮咄咄怪事相形见绌 B.磨砺勉励晴天霹雳老骥伏枥C.揣度祥瑞急湍甚箭惴惴不安 D.饴糖怠慢贻笑大方百战不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污告势利眼卷帙浩繁化干戈为玉帛B、掣肘园舞曲茹毛饮血事实胜于雄辩C、辖制满堂彩飒爽英姿口慧而实不至D、荣膺舶来品金蝉脱壳水至清则无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_________,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___________。
[3]我_________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 __________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
A.事变绩效不是/但是 B.事端业绩不但/而且C.事端绩效不但/而且 D.事变业绩不是/但是4.下列各组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B.有些人虽想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这有点像沙里淘金....,是得不偿失的。
C.那时他虽已被撤职罢官,但是“身在江湖,心驰魏阙.........”,仍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政局的变化。
D.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吗?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本文是作者于2003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7.下面各句均有“像”字,“像”是比喻词的一项是( )A.像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D.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
8.下列叙述有误的是()A.历史散文从体例上分,主要有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著名的“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均为纪传体。
B.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
乐府诗中称为“曲”、“辞”、“歌”、“行”等,都是古体诗。
C.“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贾宝玉的自我感叹。
D.《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
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1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10.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
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
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11.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实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4.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15、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第Ⅱ卷(105分)四、(5分)16、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空1分)①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
五、(30分)(一)阅读斜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15分)“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征。
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
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
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
“雅舍”所有,豪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
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我不业..理发。
()(2)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修辞方法是________,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5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选文中间说“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
请用原文句子说出“陈设千篇一律”的具体内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有一句话表明“雅舍”之陈设显现了作者的个性,请把这句话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