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的输出是输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不能只输入 一点点就关注输出,这样极有可能引发幼儿的逆反 心理。在和幼儿进行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用肯 定的言词鼓励幼儿,这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英语的 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幼儿英语 启蒙教育的核心在于遵照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重 视英语学习的科学性,用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点 燃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英语能力。这种内 化的能力,将是幼儿今后学习英语的真正后劲。笔 者希望这些观点对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母者能有所 启发。
English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ຫໍສະໝຸດ ZHANG Rongfang
( 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Quanzhou,Fujian,362000)
克拉申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可 理 解 性 ( comprehensibility) 。理 解 输 入 的 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 incomprehensible) 输 入 对 于 习 得 者 而 言,只 是 一 种 噪音。 2. 既有趣又有关(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要 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 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相关,学习者就 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3. 非 语 法 程 序 安 排 ( 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 。语言习得的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性的 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按语法程 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4.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要习得新的语言结构, 光靠每周上几节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连续不断地、 有内容、有趣味地广泛阅读和大量的会话才能奏效。 同时,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大量 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 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 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 言“吸收”( intake) 。他指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 输入信息的吸收会产生影响。人脑中会出现对语言 的屏障现象,使学习者常常无法理解所接受的语言 输入信息。学习者若是在焦虑状态下学习二语,他 的情感屏障越高,所获得的语言输入就会越少,反之 亦然。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具有 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幼儿英语启蒙中,输入给 幼儿的语言材料应具有可理解性,不应太难,也不应 太易。同时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有趣、
[3]肯·古德曼. 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
[4]林庆英,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之研究现状述评[J]. 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5) .
[5]王盼.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重庆与 世界( 学术版) ,2012( 12) .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The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1985.
[2]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2015 年第 03 期
第 31 卷 ( 总 387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doi: 10. 16083 / j. cnki. 1671 - 1580. 2015. 03. 060
No. 03,2015 Vol. 31
其中,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 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这个假设。克拉申认为 为了使学习者有所收获,向其输入的语言信息不可 远远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或很接近现有水平,这样 的语言输入是无效的。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 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 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 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 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 i + 1 公式。 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 水平的语言材料。
3. 教学内容单一化 大部分幼儿英语教学内容仅针对日常生活用 语,而没有与幼儿的知识面同步,幼儿在使用英语的 时候只能机械地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简单的日常交 流,而无法 进 行 深 入 交 流 并 准 确 表 达 自 己 的 思 想。 长期下来,幼儿的英语学习一直处于低水平的重复 当中,语言的储备和运用能力得不到同步的提升,难 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导致许多幼儿对英语学习 失去兴趣。 二、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有益启示 20 世纪 80 年代初,受 Chomsky 提出的语言习 得机制的启发,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 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这无疑是 20 世纪末研究成就 最大、影响最广、最全面的语言理论之一。克拉申的 理论包 含 五 个 假 说: 习 得 / 学 得 假 说 ( the Acquisi-
相关的语言材料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重要的 是要有足够输入的量,语言只有在强化语料输入的 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内化,才能有语言的输出。不 仅如此,家长和教师要尽量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 然的英语语境,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
三、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在理论层面上给予了幼儿 英语启蒙教育许多有益的启示,那么,基于此理论, 在实践层面上要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呢? 笔者认为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 听力、辨音能力的训练 克拉申认为,只有输入足够的量,才能成功地学 习语言。 语 言 的 学 习 是 按 照 感 知 语 言———理 解 语 言———运用语言这样的规律来实现的,从观察孩子 的母语发展可以看出,人之初,听别人说话是最重要 的语言获得方式。为此,输入足够的量是语言学习 的第一阶段,也是语言学习发展的根基。大量地感 知英语语音信号进行听力积累是英语启蒙的基础, 没有足够量的听力输入作为基础,英语水平很难有 质的提高。 听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 集 中 精 力 去 听 的 能 力———辨音———理解———记 忆 的 能 力。 为 此,在 启 蒙期,要寻 找 适 合 幼 儿 兴 趣 的 材 料,进 行 长 期 的 听 力、辨音能力训练。而最好的训练素材就是童谣,童 谣是幼儿最先感悟的语言艺术,幼儿对英文的熟悉 离不开童谣。泰戈尔认为,童谣是一种无意识活动, 是发自儿童心灵的游戏。童谣包含优美的节奏和韵 律,经常反复地聆听童谣,幼儿就能自发感受到英语 童谣的魅力,体会英语文字的语音规律,这对于提高 幼儿的英语辨音能力及培养良好的语感有着重要的 作用。 2. 情境对应能力的强化 克拉申指出输入可理解性、有趣、相关的语言素 材对于理解语言的重要性。理解语言就是情境对应 能力提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与语言互动是密切相 关的。但目前国内缺乏真实的语言互动环境,即使 有外教课,交流的内容也极其有限。那么如何强化 幼儿的情境对应能力呢? 这就需要给幼儿创造一个 虚拟的语言环境。只要幼儿大脑中存储着一个情境 下的表达方式,再次出现类似情境的时候就会自动 表达出来。根据幼儿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最适当、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幼儿观看原版动画片以及进行 有声英文绘本的阅读。 原版动画片能让幼儿浸入一个自然的语言环 境,尽情感受动画片的魅力。同时,动画片中有很多
关键词: 幼儿英语启蒙; 克拉申习得理论; 情境对应;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580( 2015) 03—0150—03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英语热在中国已 持续了二三十年。虽然幼儿英语教育在中国起步较 晚,但已备受整个社会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英语 启蒙的黄金期是童年,特别是 0 ~ 6 岁,如果引导方 法得当,可以培养幼儿对英语符号的兴趣,提高其感 知语言的敏感性,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没有充分认识人类学 习语言的规律,在方法上欠缺科学性,幼儿英语启蒙 教育现状堪忧。 一、我国幼儿英语启蒙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匮乏 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不同于成人英语教学,教师 需要拥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功底,而且需要具备教育 学和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综合的学科背景。而我国目 前幼儿英语教育的市场上,重视并具备这样素养的 教师稀缺。具备本科学历的教师英语基础虽然扎 实,能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示范,但他们普遍不了 解幼儿教育的特点,一般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教, 背离了幼儿启蒙教育的原则和目标。而大专毕业的 幼儿教师英语基础较薄弱,在教学中经常用汉语代 替英语进行表达,给孩子提供的模仿和学习的机会 较少,难以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2. 中英互译的教学方法盛行
收稿日期: 2014—09—09 作者简介: 张蓉芳( 1981—) ,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英语教学。
150
tion / Learning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说(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和情感过滤假 说( 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
3. 兴趣的培养 克拉申强调光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还 要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如果学习者对输入的信 息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那么再好的输入都是无 效的。兴趣是内在动力的保证,没有动力的英语启 蒙对幼儿今后发展弊大于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 是自发的,但是如何帮助幼儿保持兴趣则是大人的 责任。违背幼儿的兴趣就是违背他们的发展规律, 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按照兴趣这根主线提供素材,并 帮助幼儿形成内在建构。兴趣是内在发展阶段的外 在表现,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幼儿目前英语的发展 阶段。对于启蒙初期的幼儿,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 听他们不理解的内容,尤其是韵律节奏方面的内容, 不能要求幼儿把歌词童谣的内容全部拆开弄懂再 听。并且要进行动画片和绘本的情境对应学习,以 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同时,应充分认识到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