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真话抒真情1

说真话抒真情1


阅读材料 感悟真情
文章的真实来源于细节的描写 文章的感人来源于真情的表述
牵着母亲走过马路
当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 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 菜招待我们,怎么劝也不行。母亲说: “你们别拦妈了,你们回来,妈给你 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 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 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 妈就买啥。”
【范例一】
例句: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步步追问法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 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范例二】
扩展句子补充细节
●她骂他混蛋。
想象延伸法
展开你的想象,恰当 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 实起来。
地添加动作、神态、语言、
1.“语言描写”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2.添加“动作描写”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 混蛋!” 3.添加“肖像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 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 个混蛋!” 4.添加“心理描写”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 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 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 蛋!”
淑女:她慢慢端起碗,用筷子轻轻拨了几下, 轻轻地挑了一根细细的菜叶,微微张开嘴巴, 将菜叶送到嘴里,慢慢地嚼起来,还不停地用 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莽汉:他一把端起碗,抄起筷子夹了一大团菜, 合着饭呼呼地直往嘴里送,又往饭菜里掺和了 汤水,撑地两腮鼓鼓的,嚼得吧唧吧唧响。
在描写人物动作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 人物动作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 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 地反映生活实际 。
方 法 指 导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可以引用名言、诗句、歌词等。
可以采用人真事。
2.抒情表现感情波澜。(可用排比、反问 句式和描写方法。)
3.悲剧容易打动人,但要从生活中出发抽 取,不能刻意编造。
朗读下面的文字:
1、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 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一刻, 我流泪了。
说说如何用细节描写表现真情实感。 1.细节描写要有生活气息,表现生活 真态。
2.细节描写要抓住动情处。
3.在细节描写中穿插议论、抒情,使文 章更有情味。 4.细节描写在写人、绘景时力求 真实、生动。
学以致用
题目: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以 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 语。 2.要以记叙为主,记叙事件完整、清楚,详略得当。 3.结构上首尾呼应,内容上有真情实感。
老师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那 么大,2月还从来没有遇见一个 30号呢;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 太阳的晴天;更没有见过会淹 死的金鱼!
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作家解读
•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 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 •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 的血肉。
“我在春天寻找你美丽的踪影。”
“我点击整个春天,
寻找你美丽的踪影。”
“锅底下窜着蓝色的火苗。”
“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 “我从小跟着妈妈长大,我从妈妈那里 学到了许多知识。”
• “小时侯,我不识字,妈妈就是图书 馆,我读着妈妈。”
“‘抓歹徒啊!’周光裕同志高 声喊道,这喊声惊醒了人们。”
“一声尖厉的叫声‘抓歹徒 啊!’撕破了喧嚣一天的沉静, 让整个城市打了一个寒颤。”
请看下面两个片断(都是写一个人物如何听课) 原句:王敏每次听课都十分认真,非常专心。她从来 不做小动作,也不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把老师讲的都 记住了。王敏怎样认真听课的行为动作没有写具体 改句:上课时,王敏总是很认真地听讲。她面对黑板, 腰板直直地挺着,双脚成九十度平踏在地上,眼睛睁 得圆圆地盯着老师和黑板,有时还眨巴着眼睛思考, 有时边听边点着头记。 写出了王敏在听课时身子怎么坐,双手怎么放,眼睛 怎么看,从而把王敏认真听课的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 显得非常具体、真实。
指引
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 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郁闷、后悔、惭愧、激动、生 气、内疚等,这些词语的选择,决定着文章的内容。
2.“那一次”,限定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 ;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可采用倒叙的方式。
3.要注意文题中的“我”,文章需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要表 现自己的真实体验。
中峰镇中心学校
高如
[达成目标]
1、理解怎样作文才是“说真话,抒真 情”,揣摩“说真话,抒真情”的具体 途径。 2、养成在习作中能说真话,抒真情, 写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和习惯。 3、能写出自己最熟悉、最感动的事情。 4、初步尝试如何捕捉动情点
2月30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 好。爸爸又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 里,淹死了一条,我很伤心。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 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 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 走路怎么也快不起来,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 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听她诉说, 像个长者。人老话多,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 自然爱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哪怕装也要装出忠实听众的样子才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再看:
• 夕阳的余晖下,小草和着微风,门卫的那 只大白兔卧在草丛里,望着那片天空。 • 这一句缺少形象感,怎样改可以使其生动
活泼,充满画面感?
• .
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 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 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 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让语言词汇丰富出生动活泼之美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 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了 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 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 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 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妈,您腿脚不灵便,车多人又挤,过马路 时千万要前后左右看一看,别跟车抢时间。啥时 家里有什么难事,只要需要,不管多忙多远,我 们都会来的。我是您一泡屎一泡尿带大的儿子呀, 您还客气啥?”母亲便背过头去揩泪。 牵着母亲过马路,心里有几许感激、几许心 疼、几许爱意,还有几许感叹 …… 我们能够爱幼,但我们却时常忘了像爱幼 一样尊老。尊老吧,就在日常生活中。
• 再如: • 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 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 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 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 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 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 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己长成一双男子 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 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 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 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 但永远也掠不去爱子的情肠。而她的儿子,却对 她日渐淡漠,即使几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 一种义务,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不 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 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 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 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 送我,一直把我送过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 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 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 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 “有车来就别过马 路”,“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 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 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 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 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 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 觉。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找什么,我知道 那是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她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 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这时,不争气的泪水顺着我的 眼角轻轻滑落。
“老师一串串清晰的脚 印留在弯弯的小路上。” “老师一串串清晰的脚 印,板书在弯弯的小路上。”
妙用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的例子:
早晨,阳光照着我的卧室,小 鸟扇动着翅膀,在树上鸣叫。
早晨,明媚的阳光柔柔地 照着我的卧室,轻盈的小鸟翩 翩地扇动着翅膀,在树上婉转 地唱着歌。
•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 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 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 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了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 果,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没有写 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 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 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 的艺术美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