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家访谈提纲

专家访谈提纲

一、学院领导1.学院近年的观念转变情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研究经费投入及使用。

2.教师培训、进修情况。

3.书记和院长和谐对学院的重要意义。

4.学院办学规模、办学方向和思路。

5.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开发。

6.专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7.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8.学院招生情况。

9.学院就业情况。

10.学院为社会、为企业服务情况。

11.学院科研课题、科研开发情况。

12.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情况。

13.对反映学院特色的专业如何主动扶植和培养。

14.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培养方案及激励政策。

15.校外基地建设和资源整合的机制。

16.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教学经费的投入是否逐年提高。

17.学院办学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工作理念、发展建设的规划。

您对目标实现可能性作怎样的估计?依据是什么?18.学院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出哪些具体决策,效果如何?19.学院近年来的改革措施及效果,学院领导对高职教育的研究成果,下一步工作思路。

20.学院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结合您的分工,谈谈您所主管的工作或部门的现实情况,你认为重点应抓好哪几项工作,优先顺序如何?目前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工作思路。

22.您是如何监控工作过程的?抓哪些主要环节?试举例说明。

23.学校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二、系部负责人1.系主任按照什么理念设计本系专业建设,引导教师开展科学研究?2.毕业生是否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尤其一些艰苦岗位)?3.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4.教材选用问题。

5.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6.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情况及问题。

7.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情况、心理咨询工作。

8.办专业需要团队,怎么考虑团队结构、教师培养、学历进修、实践能力?企业来的教师怎么培养其教学能力?9.进入酒店走向中级岗位的学生有多少?高级岗多少?没进入的,若干年后在哪?10.学院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支持情况。

11.对将来人事制度改革的建议。

12.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体会及实训基地现在运行状况。

13.学生实习就业情况。

14.课程标准建设问题。

15.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本系在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方面有何政策?16.如何实现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实践一体要求?17.本专业的双师结构情况和兼职教师作用。

18.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的思路和做法。

19.实现本专业持续发展的具体打算。

20.本系各专业的实习如何开展和如何管理?校内外实习的困难有哪些?如何解决?21.本系教师情况以及生产性实训的安排情况。

22.本系的基本情况,系里的经费使用情况,学生“双证书”的获取率。

23.在教学中,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地位及作用,他们是否转变了传统的办学理念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24.教师在行业一线企业从事技术服务、研发、合作育人、进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25.本系的校企合作情况。

26.本系的教学质量监控情况。

27.本专业学生针对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来支撑?实践课程与能力训练是如何强化的?28.各专业人才需求社会调研,专业岗位群分析,专业(群)建设规划与改革思路,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情况。

29.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如何制订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的调研与论证?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体现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学校特色?30.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教学研究成果情况。

31.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

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2.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你对本专业的发展有何思路?三、系书记、团委书记1.对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怎么做的。

2.终身学习理念怎么树立,怎么教育学生。

3.酒店专业对学生入学时英语有要求吗。

4.毕业时(英语)标准有规定吗?这些学生毕业时优势在哪?5.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情况。

6.毕业生就业情况。

7.招生情况。

8.学生创业情况。

9.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及合作就业的措施。

10.学生对专业课的反映(专业课的内容、教师、实验实习等方面)11.大学生素质教育及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情况。

1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14.专职学生管理人员情况。

15.系级教学、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16.毕业生提前离校、课程免修等柔性管理问题。

17.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情况。

四、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1.专业带头人在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专业建设的创新与体会。

2.专业是如何进行核心课程建设的。

3.对社会捐赠的理解。

4.终身学习观念怎么培养。

5.专业带头人培养机制,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发挥哪些带动作用。

6.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机制。

7.校外兼职教师任课情况、教学质量及管理。

8.外籍教师资源在本专业的借鉴和利用情况。

9.校外兼职教师任课及共同合作完成项目情况。

10.教师的科研、获奖情况和政策支持情况。

11.教师为企业服务的情况,技术攻关、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

12.学院招生、就业的情况和政策支持的情况。

13.作为专业带头人,具体的日常工作是什么?14.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融合?如何在企业选聘兼职教师?15.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指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情况。

16.本专业的建设思路。

17.本专业的教研活动开展。

18.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的具体表现。

19.本专业近几年的主要发展亮点。

五、骨干教师(专任教师)1.课程改革是否借鉴国外理念?2.谈谈课程建设的理念及课程改革是如何进行的。

3.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体会。

4.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5.学院对骨干教师有什么倾斜政策,你认为学院对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有什么差异?6.你是骨干教师,我们这个团队很年轻,学院在进修、实践能力培养中有哪些激励机制?7.作为骨干教师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教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8.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开展了哪些工作?9.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如何使自己实践能力强的优势得到保持?10.实践课程教师如何参与课程教学?11.骨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体会。

12.作为骨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和实践能力?13.专业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实践?14.参与社会服务情况。

六、讲师(青年教师)1.青年教师在学院的状况、待遇、工作和培养情况。

2.青年教师学历提高(硕士进博士)的意愿和政策。

3.教师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情况。

4.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及教材方面,作为专业青年教师做了哪些工作?5.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项目情况。

6.对行业规划了解多少。

7.学校招生就业情况。

8.校企合作情况。

9.社会服务情况。

七、教师1.全体教师必须理解和明白以下14个共性问题:(1)高职教育观念、对16号文的理解与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2)熟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所任课程定位,学生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中涉及的课程有哪些?面向的工作岗位(群)能力、素质要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做法及其效果。

所任课程是如何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的?(4)学院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与效果。

(5)学院教学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6)学院对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等师资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7)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状况。

(8)本人参加进修、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情况。

(9)骨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职责有哪些?本系(部)有哪些专业带头人(课程建设负责人)与骨干教师?教师梯队建设情况如何?(10)学院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效果如何?(11)你认为学校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思路。

(12)学院在科研立项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学院科研成果有哪些?(13)作为专任教师,你认为在工作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应当怎样改进提高?希望学院能给予怎样的支持?2.全体教师结合本职工作和任课情况必须理解和明白以下相关问题:(1)专业课教师:①专业建设情况,本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果?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与试点?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情况。

③专业课教师为地区或行业技术服务与对外培训情况。

(2)实训指导教师:①实践训练在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措施及其效果。

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与实施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

④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鉴定状况与通过率。

(3)公共课教师:①有观念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重在了解,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过英语等级。

请谈谈你的看法。

②你所任课程的建设情况及相关的措施制度。

③你所任课程的作用,是着重培育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如何做好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衔接。

④作为基础课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能做些什么方面的工作。

⑤学院在鼓励基础课教师学历、职称方面的提高有什么措施,你对此的看法如何?⑥有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对所学的专业或日后的就业没什么作用,因而学习不予重视,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思政课教研室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①“思政课”、“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效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②谈谈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

③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5)体育课教研室主任、体育教师:①学校体育教师数量、结构、素质的基本情况。

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状况,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

③近3年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状况,近3年《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通过率。

④体育场馆、场地、体育设施情况、组织及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情况。

八、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1.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和执行情况。

2.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及运行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