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
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症应该观察较长的时间
血糖纠正后神志仍未恢复者,可能有脑水肿或脑血管病变, 以及乙醇中毒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421 Joslin,糖尿病学,P703
低血糖症的预防
重点在于普及糖尿病教育 戒烟戒酒,保持每日基本的摄食量和活动量 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自救 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对老年人应放松血糖控制的标准 检测肝肾功能 必要时监测夜间血糖
年龄≥25岁或小于25岁但有肥胖、一级家属中有糖尿病 或高危人群的孕妇,必须在怀孕24-28周进行筛查。
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603-1609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
高血糖高渗 状态
乳酸性 酸中毒
糖尿病低血糖
病因
胰岛素治疗后 口服降糖药 其他药物治疗后 进食减少或吸收不良 运动过度
WHO血糖指标图示
FPG mmol/l
7.0
6.1 5.6
IFG
IFG
NGT
DM IFG+IGT
IGT
2hr PPG mmol/l
7.8
IFG: IGT: I-IFG: I-IGT: IFG+IGT IGR: IPH: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低减 孤立(单纯、单一)性空腹血糖受损 孤立(单纯、单一)性糖耐量低减 复合型糖耐量低减 糖调节受损 孤立(单纯、单一)性负荷后高血糖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指介于正常糖耐量和糖尿病之间的状态
包括: 1.空腹葡萄糖调节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
2.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
1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糖尿病的分型
I、1型糖尿病 A.免疫性 B.特发性
II、2型糖尿病 III、其他特异型
A. 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B.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 C. 胰腺外分泌疾病 D. 内分泌疾病 E. 药物或化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 F. 感染 G. 非常见的免疫介导的糖尿病 H. 其他: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IV、妊娠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指南
低血糖症 – ADA 定义
重度低血糖:需要他人救助,发生时可能缺失PG的测定,但 神经症状的恢复有赖于血糖水平的纠正
有症状的低血糖: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 无症状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 相对低血糖: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高于
状,常于健康体检时发现 血浆胰岛素相对性降低 胰岛素抵抗 多数不依赖胰岛素,在诱因下可发生酮症 可伴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复杂。
糖尿病的自然病程
1型糖尿病
糖尿病起病
环境因素 病毒感染
并发症及相
关表现
(晚期)
自身免疫
致残
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 环境因素 营养卫生 肥胖 体力活动
3.9mmol/L
ADA, 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5):1245-1249
急性低血糖症的治疗
急性低血糖症治疗的注意事项
最理想的是给与葡萄糖片或含有葡萄糖的饮料
胰升糖素不如注射葡萄糖溶液迅速;反复短期应用可能会 失效;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不宜用;对空腹过久或酒 精导致的低血糖可能无效
糖尿 病
目录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危害——并发症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 用障碍所引起,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 征的代谢性疾病。
?
遗传
? 环境
β细胞胰岛素 分泌缺陷
外周组织胰岛素 抵抗
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诊断
(1997年ADA建议,1999年WHO评议)
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遗传
环境 自身免疫性抗体产生
ß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
1型糖尿病
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
胰岛素缺乏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遗传
环境因素
(肥胖、生活方式等)
( ß 细胞缺陷)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
2型糖尿病
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
胰岛素相对缺乏
高血糖及相关 临床表现
(死亡)
视网膜病变 失明
肾病变
肾功能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神经病变
卒中
截肢
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21,图31-1
妊娠糖尿病
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 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妊娠) 患者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糖尿病,只是在妊娠中显现, 产后6周以上重新按常规诊断标准确认
T2DM患者1相分泌异常
Ward WK et al. Diabetes Care 1984;7:491–502
2型糖尿病: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Coates PA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4;26:177
2型糖尿病特征
多于成年尤其是40岁以上起病 多数起病缓慢,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症
饮酒 肝、肾功能不全 早期2型糖尿病的迟 发性餐后低血糖 合并其他疾病或状 况
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1-252
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交感神经兴奋)
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
老年患者:行为改变等非典型症状
诊断标准:
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或者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 126mg/dl(7.0mmol/L)
或者
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00mg/dl(11.1mmol/L)
注意:
除非显著高血糖伴明显症状,否则应在另一日重复试验 随机:指任何时候,无须考虑与进餐的关系 空腹:指无能量摄入至少8小时 随机血糖不能用于诊断 IGT 和 IFG 应激状态(感染、创伤、手术等)后应复查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