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讲解_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知识讲解_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实词之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编稿:李静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

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从文本中选择四个重要语句,对此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设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项要求,要重视其中“常见实词”的提示,此为考查范围;“在文中”则暗示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所在,此为强调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

知识讲解像现代汉语一样,文言实词往往也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要扫除阅读障碍,就要根据语境确定特定实词的唯一意义。

备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实词。

本讲归类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

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只是因为时代发展,古今音有很多不同,所以这种形式的通假有时特点不明显。

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例如,1.从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跟随,追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率领,带领2.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承担(……的责任)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同上)依仗,凭借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同上)违背,违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辜负3.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老师吾从而师之(同上)以……为师,把……当作老师或师焉,或不焉(同上)从事学习4.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爱护,疼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喜欢,爱好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爱惜,吝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慕,欣赏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吝啬,舍不得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作息,反义词,此处只取“作”义(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反义词,此处只取“入”义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古今异义词古今汉语中,有一些字词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这样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

例如,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见识浅,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3.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题型解读例1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除:台阶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但:只要C.群丐请从之任所之:前往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间:间或【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实词的含义。

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多个知识点。

D选项中的“间”,应该翻译为“暗中”。

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B.即以其事属之属:交付C.无逾祖矣逾:超过D.不可胜计胜: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绳”的意思应是“约束”,为词类活用。

从语意角度分析,“捆绑官吏”于理说不通,故可直接选出。

在此基础上,可用代入法验证其他选项。

例3 (2016年山东潍坊高三二模)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为御史,与逆阉忤.忤:违逆B.两年之内蠲.其正税蠲:减免C.以弘图素不附党,必不忌.己也忌:嫉妒D.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肆:放纵【答案】C【解析】忌:憎恨。

例4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前政金世德请除粮..除粮:任命为粮官B.人贵终始..一节终始:从始至终C.朕博采..舆评博采:与人打赌D.州县即讦道府不得馈遗挟嫌..挟嫌:混为一谈【答案】B【解析】A.“除粮”作“减免粮税”解;C.“博采”作“广泛听取”解;D.“挟嫌”作“心怀不满”解。

例5 对下列句子加红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谢病:因病免职B.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明习:明了通晓C.陛下即问决狱..决狱:打开监狱D.右丞相大惭..大惭:内心悲伤【答案】B【解析】A项应为“推辞有病”,C项应为“判断官司案件”,D项应为“非常羞愧”。

附录【高清课堂:熟悉陌生的实词3分5秒】高考最容易考、最容易错的14个单音节词1.拔bá①拔出。

②提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③攻取:“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突出,挺拔。

2.拜bài①表敬意。

②拜见。

③授与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授受官职:“于是辞相印不拜。

”(《指南录后序》)3.暴bào①暴露。

②残暴。

③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狼》)④通“曝”。

4. 次cì①次序。

②第二等,次一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谋攻》)③驻扎:“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④编排:“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涉世家》)5. 逮dài①逮捕。

②及,赶上:“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不逮。

”《冯婉贞》6. 封fēng①分封,授予。

②封存。

③筑坛祭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④边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孟子·得道多助》)⑤坟墓:“而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五人墓碑志》7. 过guò①经过。

②超过。

③访问:“愿枉车骑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④看望:“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⑤过错。

8. 假jiǎ①虚假。

②借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③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④给予:“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谭嗣同》)9. 如rú①如同,像。

②及,比得上:“臣诚知不如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按照,依从:“公屡促之,必如约。

”(《王忠肃公翱事》)④到……去:“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10. 属shǔ①部下。

②各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③等辈,诸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④归属,隶属。

⑤连续,类似,读zhǔ:“络绎相属。

”(《巴黎油画》)⑥撰写,读zhǔ:“衡少善属文。

”(《张衡传》)⑦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1. 延yán①延续。

②延迟。

③蔓延:“延及岸上营落。

”(《赤壁之战》)④迎击:“秦人开关延敌。

”(《过秦论》)⑤请:“争延之使奏其技。

”(《柳毅传》)12. 赞zàn①告知:“遍赞宾客。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辅佐:“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赤壁之战》)13. 委wěi①托:“委命下吏。

”(《过秦论》)②弃,卸落:“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③献:“厚币委质事楚。

”(《屈原列传》)④原委:“必亲引问委曲。

”(《李愬雪夜入蔡州》)14. 造zào①到,去:“必躬造左公第。

”(《左忠毅公逸事》)②制造。

③世代:“满清末造。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高考最容易考、最容易错的22个双音节词1. 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父母兄弟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 非常今义:很、大古义:意外事故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 所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古义:①缘故(名词)②表原因③用来……的条件例句:余叩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古义:更不必说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 稍稍今义:稍微古义:渐渐地、慢慢地例句: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6. 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小心趋奉古义:关切问候例句:肃奉权旨,论天下形势,致殷勤之意7. 往往今义:常常古义:处处例句:旦日,卒中往往语8. 交通今义:往来和运输古义:①勾结②相互连通例句: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9. 学者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10. 卑鄙今义:品质恶劣古义:常作谦词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11. 结束今义:做完古义:整装例句: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12. 行为今义:举动古义:品性作为例句:吾社之行为为士先者,为之声义13. 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拿着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14. 有意今义:故意;居心古义:①愿意②有某种打算例句: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将军岂有意乎?15. 开张今义:店铺开业古义:广泛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16. 慷慨今义:大方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例句: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17. 便宜今义:价格低古义:有利和应作的事例句: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18. 不过今义:转折连词古义:不超过例句:大都不过三国之一19. 其实今义:实际上(副词)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情况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20. 鞠躬今义:行礼古义:①弯着身子②恭敬地、谨慎地例句:我鞠躬不敢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1. 约束今义:限制古义:盟约例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22. 中心今义:组织机构等古义:心中(心里)例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