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七单元作文教案1【学习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四上第七单元作文教案2写作目的写自己的成长故事。
要写得清楚具体。
要写出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生活感悟。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过程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处要写具体。
2、“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
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
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
《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生发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
回信的特点主要表现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
回答问题时要悄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教学过程朗读展示优秀习作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a、内容充实具体。
b.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语句通顺。
d.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1、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3、鼓励学生投稿。
习作欣赏四上第七单元作文教案3教学要求1.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围绕成长中的故事,搜集名言及其他相关资料。
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升华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的认识。
3.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见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1.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问题,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课时三课时1.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围绕所选主题阐述见解的能力。
2.口语交际时做到思路清晰,语言通顺。
一审清题目,选定要写的内容出示课本第139页“口语交际•习作”的幻灯片。
1.默读幻灯片上的要求。
2.边读边思考你对哪个话题感兴趣。
3.自主选择后,思考如何写作。
二选择题目,自由结组,互相补充,互相评议三班内交流三个话题的指导:成长的故事活动目标: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成功、挫折、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
2.通过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经历,重新评价自我。
3.与别人交谈时要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话语通顺,准确地表情达意。
指导方法:1.导入。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有的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的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有的则让你烦恼至今,还有的让你感悟到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个机会,请你向大家说说令你后悔的事情,让大家从你的经历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2.开展活动,促进交际。
(1)理清自己的思路,回想令你后悔的事情。
(2)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小组其他成员心中的难事。
引导学生了解别人做事时的过程及想法,以便使自己得到更多启示。
(3)以访谈的形式向大家说说事后的体会。
3.口语交际现场要求。
(1)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时,要求举止大方,说话利落。
提前准备采访提纲。
(2)被采访人要求态度端正,叙事清楚,材料真实。
谈读《乌塔》以后指导方法:1.回顾课文。
(1)寻找文中最令你感慨之处。
(2)寻找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的不同之处。
2.创设情境,促进交际。
乌塔来亚洲旅游了,这一消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你有幸代表我们学校参加这次座谈会,你想在会上说些什么呢?请你准备一个发言稿,说说你对她独自游历世界的想法、看法,并向她介绍我们中国小朋友,好吗?3.口语交际要求。
(1)发言有条理,阐述看法有理有据。
(2)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展示中国儿童的风采。
一封回信指导方法:1.读信,明烦恼。
读读信,从文中找出王虹为什么烦恼。
2.商讨,明根源。
(1)王虹为此而烦恼,说明她不明白什么?(2)共同商讨解决这一烦恼的办法。
(3)你会如何劝王虹,教她如何做呢?3.交际要求。
(1)体会王虹的心情,注意谈话语气。
(2)抓住烦恼之处,开导有理有据。
(3)感情真挚,见解独特。
1.选择话题,阐述看法。
2.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完成习作。
要求:一成长中的故事写出事情经过,写出独特认识,如写别人的故事,要注意本人对事情的评论。
二写回信写出你的看法,写出你帮她想的应对策略,语言要诚恳,并且注意信的格式。
1.感悟边读边思考的学习方法。
2.积累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名言警句。
3.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一我的发现1.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思考: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一种读书方法)2.分析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
(1)边读边想,可及时发现问题。
(2)对问题的研究可帮我们深入理解文章。
(3)根据问题查阅资料,或联系上下文体会,有助于我们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理解。
(小组交流)3.你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4.你是如何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5.你还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介绍一下。
二日积月累1.读格言,谈理解。
(1)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究会取得成功。
(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好事再小也要去做,但坏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时间一去不复返,勉励人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2.再读格言,谈体会。
可结合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谈谈。
3.你还了解哪些名言?让我们共同学习。
4.积累背诵,激励自己前进。
三展示台1.布置学习实践任务,小组合作完成。
2.出示评比方案。
3.交流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