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岳阳县鹿角镇地方志

湖南省岳阳县鹿角镇地方志

章目第一章建制区划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章农业第四章工业第五章林业第六章教育第七章医卫第八章交通第九章养殖第十章民政第十一章自然灾害第十二章历史遗存第十三章人物第一章建制区划鹿角镇位于岳阳县西部,紧邻洞庭湖,物产丰饶,历史悠久。

鹿角镇古属楚地,其鹿角之名称约形成于唐代,有关行政区划的史料,明代以前均失落无考,清初归属古冢河泊所管辖,正式设置鹿角镇是在民国十八年,民国二十七年以后改为忠信乡,解放以后划归荣家湾区(二区)。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鹿角镇属荣家湾人民公社。

1961年设鹿角人民公社(牛皋),1984年恢复区、乡、村建制,1990年成立鹿角镇(牛皋),与友爱乡同属于鹿角区。

1995年再度撤区并乡,鹿角镇与友爱乡合并,成立鹿角镇,镇政府设城关镇兴荣路150号。

现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渔场。

分别是友爱、群力、先锋、文发、三义(原名公城,1984年更名)、群合、金星、富强、五爱、青莲、幸福、东庄(原名莲花,1984年更名)、周谢(原名卫星,1984年更名)、三塘(原属文发,1975年建村)、忠信、建新、济美、杨茂、农科、寿桥、共同、星火、岳武、大同、华群、葵花、高峰、大成、兴无、滨湖、牛皋、鹿角,以及鹿角集镇居委会、大毛家湖渔场。

全镇面积95.20平方公里(14.28万亩),计10875户,35635人,耕地面积66400亩,其中旱地33661亩,水田32739亩,可利用水面18000亩,产业以农业为主,淡水养殖颇具规模。

第二章自然环境鹿角镇东临京广铁路,西濒东洞庭湖,三面环水,南与黄沙镇接壤,西和中洲乡相邻,北与麻塘镇隔新墙河相望。

境内地貌以低丘陵为主,多为砂质砂砾红土,万石湖水系和费家河水系为溪谷冲积平原,潮砂土堆积较厚,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呈偏酸性,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气候为亚热带湿热气候,春夏多雨,夏季炎热,秋冬多旱,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5℃~17℃之间。

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300毫米左右。

降水多发生于春夏季节,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七成。

鹿角镇主要矿主有石英砂。

附:本地农事气象谚语上怕初三雨,下怕十六阴。

有雨四方亮,无雨空顶上。

晴清明,暗谷雨。

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守。

立夏不下,高田挂耙。

五月十三落一遭,晒得南山竹叶焦。

五月十三(龙王)赐了(关公)磨刀水,六月六(关公)赐你(龙王)晒龙袍。

处暑日头黄,日里热,夜里凉。

人是毛虫,六月怕北风。

七月半,看牛伢仔傍田堪。

雷打冬,十间牛栏九间空。

六月起西风,鸡鸭定遭瘟。

第三章农业(一)粮食作物鹿角镇产业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

种植业可以为两类,一类是粮食作物,另一类是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水稻、玉米、薯类等。

其中水稻种植是传统种植项目,历史也很久远,现在除极少部分的一季稻外,大部分农户栽培早、晚双季稻,一年两熟。

而晚稻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超过早稻品种,近三十年来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整个水稻种植面积的六成以上,单位面积产量每亩已超过400公斤。

旱地粮食作物占整个粮食作物比重较大的依次是玉米、薯类和大豆。

玉米是从北方引进的农作物,逐渐推广,在鹿角镇成为主打旱地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15000亩左右,亩产接近五百公斤。

旱地粮食作物另一主打品种是红薯,红薯在本地栽培历史长,面积大。

随着玉米的引进,红薯种植逐渐萎缩,年种植面积在3500~4500亩之间。

仍保持3个主要品种,分别为“安南茴”和“黄心杂交茴”,其中“黄心杂交茴”产量高,淀粉多,易于窑藏,种植面积较大。

豆类作物中以大豆为主,有少量蚕豆、绿豆。

(二)经济类作物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较多,产值所占比量较大的主要是四类,分别为油菜籽、茶叶、柑桔和花生。

油菜籽是传统种植项目,年产量平均在2500000公斤至3000000公斤之间,2008年达历年最高产量4808000公斤。

油菜籽产量历年居全县前列。

茶叶栽培历史在鹿角镇也十分久远,其手工炒制焙烘工艺源自明清时期。

品种全部为绿茶,年产干茶260000公斤左右,居全县第二位,规模较大的茶场为鹿角茶场,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茶园面积近3000亩。

柑桔是改革开放以后推广栽培的,1984年以后发展较快。

首先在金星,大成两个村试点,逐步推广到全镇各村,现已初具规模,并走上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2001年,果农张俊生承包500亩土地种植优质胡柚,碰柑,成立南山庄园果业有限公司,注册“南山”牌水果商标。

2002年,鹿角万亩水果基地通过县政府立项,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的原则,初步形成以青莲、东庄为中心的荣宝线板块和以岳武村、华群村、大成村为中心的沿湖线板块,成林面积1.5万亩,年产鲜果0.6万砘,年产值700余万元,其中大成村“天蜜1号”柑橘亩产3000公斤,单价1.8元/公斤,远销山东,辽宁等地。

鹿角镇柑桔产量居全县第一位。

花生果种植也是近几年来扩种的经济类作物,年产花生果1800吨左右,亦居全县各乡镇之首。

第四章工业鹿角镇境内现有大型企业2家,国有企业湖南六九0一仓储,库容量60万担(棉麻),从业人员40人。

外资企业岳阳丰利纸业有限公司,年产量40万吨纸,从业人员500人,年产值3.5亿元。

全镇私营企业27家,从业人员500人,年产值1.3亿元,其中包括5家砖厂、5家预制场,7家榨油厂,一家液化气站。

村级小企业共有224家,个体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户963家,年产值21720万元。

近几年,镇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2005年引进岳阳县洞庭淡水贝壳工艺品有限公司,2006年引进宝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鹿角纸制品厂。

2007年引进华绅服装厂,荣湾水库珍珠殖场,2008年浏阳花炮厂一分厂落户青莲村,投资四百万元,目前已建成投产。

2009年初,年产100万吨的南方水泥公司落户鹿角镇村,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5亿元。

以建筑材料、小造纸、化工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初步形成。

(本章数据由经管站提供)第五章林业全镇现有林木面积68000亩,以防护林为主,达31000亩,经济林18000亩,用村林约有9000亩。

全镇包括荒山、荒滩在内,共有宜林地10000亩,有待进一步造林绿化。

防护林林木品种以国外松为主,约占整个林木品类的68%,其次为杉木,约占29%,阔叶林木主要为樟、枫、柘树等。

竹类主要是淡竹和毛竹两类。

阔叶林和竹所占例较小,约为3%。

经济林主要品类是柑桔,全镇柑桔面积达21000亩。

其中椪柑占60%,密柑占30%,其他水果占10%,包括胡柚、杂柑等。

鹿角镇经济林的发展主要自改革开放始。

近十多年以来较快,年产柑桔已突破1500万公斤,并不断引进、改良新品种,扩大成片栽培规模,金星村的椪柑、大成村的胡柚,均实现了数百亩连片,形成以村为单位的连片集约式经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全镇集体所有的林场目前有3个,总面积2600亩,其中万石湖林场1500亩,友爱林场700亩,二林场(六门闸林场)400亩,这三个林场均已承包给个体户经营。

全镇境内尚存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9株,其中幸福村铜盘贺组的一株香樟最为古老,树高15米,直经2.1米,至今枝繁叶茂。

据专家鉴定,此树树龄在五百年以上,为本镇境内重点保护古木之一。

(本章数据为林管站提供)第六章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鹿角镇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全镇现有两所初中,四所片完初联校(含中心小学1所),六个教学点,在籍学生3391名(其员初中学生1388名,小学学生2003名),入学率为99%。

共有在职教职工28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2人,中级职称教师107人。

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72.3%。

全镇各学校校园面积共计144348平方米,生平42平方米;样舍面积33058平方米,生平约10平方米。

有8所幼儿园,幼儿入园率100%。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以鹿角中学为例,从2006年到2008年三年时间,折除D级危房900平方米,兴建学生生活服务中心984平方米,餐饮设备全部更新,兴建学生公寓2栋,每间学生宿舍都配有卫生间;改扩建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生化实验室;添置图书3万册(本)。

鹿角中学成为国家级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岳阳市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学校,连续五年获全县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

2001年,镇政府征得教育局同意,决定重建湘比名校原忠信高等小学。

此校始建于1912年,从这里曾走出大批民国精英、革命志士,如贺衷寒、李吾、刘士奇、张南洲等,后毁于“文化大革命”。

经多方努力,历时两年后学校得以恢复重建,并更名为“洞天观校”。

学校以“志远、健美、忠实、自信”为校训,强化管理,狠抓质量,从2002年开办至今,在全县获各类荣誉称号十余次,并被省教育厅评为体育工作优秀学校。

(本章数据为教育联校提供)第七章医药卫生鹿角镇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

目前有医院一所,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设有住院部、门诊部、中西药房、配置妇幼保健、卫生防疫、流行病防控等多个卫生功能机构,配备医疗设备有200MAX光机一台,数字化B超仪一台,数字化心电图仪一台,心电监护仪二台,血液分析仪一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一台,从业医职人员35名,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8人,本科学历1人,中级职称主治医师3人,执业医师22人。

全镇各村均设有村卫生室,每个卫生室均配有乡村医生,能保证村民小病不出村。

乡村医生负责当地的卫生宣传、卫生防疫、流行病防治、疫苗接种等多项医卫工作。

全镇有乡村医生34名。

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每年培训五次,并且通过卫生院与乡医生的联系,如果突发性流行病出现,能及时反馈信息,上报国家有关职能部,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疾病蔓延。

例如1997年,由于信息反馈及时,措施得当,成功控制了两起霍乱病的蔓延,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

从2007年起,全镇全面实行农村合村医疗制度。

全镇35635人口,有32428人加入了合作医疗保险,投保率达91%。

2008年达96%。

第八章交通鹿角镇交通便利,道路通畅。

境内两条县道平行东西贯穿。

一条为荣鹿路,从县城往西抵鹿角水运码头,全长12公里,经中信、高峰、葵花、牛皋、星火、建新、寿桥、农科、鹿角、杨茂等九个村一个居委会,联接丰利纸厂、芦苇场、六九0一仓库等多个企业单位,是鹿角镇境内的一条主干线。

另一条主干线荣宝路穿越全境,经群力、周谢、文发、先锋、青莲、三义、三塘、幸福七个村,直达中洲集镇,过境里程10公里。

以荣鹿、荣宝两条县道为主干,加上岳汩公路横贯,各村公路全部接通,形成村村通路的交通格局。

为打破南北交通瓶颈,2007年等集一百余万资金,开通文发至中信的横向公路,经向红机械厂跨荣鹿线连接岳荣新高级公路,这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