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末测试题[1](1)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末测试题[1](1)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世英雄曹操》日前在象山开机。

那么在下列给出的选项中,哪一句话最有可能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
A.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B.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这次兴师动众,非同小可。

若一事无成,如何向后人交代?不如就将迁都洛阳的大事办了。

D.只有鼎足江东,静观天下之变。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哪位人物所作()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3.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哪位著名首领采取攻心战略,七擒七纵,恩威并济()
A.孟获
B.卫温
C.周瑜
D.拓跋宏
4.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公元二世纪、三世纪之交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段,在这个不长的时段里,涌现出众多的风云人物,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下列哪部著作能映射这些历史的片段()
A B C D
5.南京是中国的著名古都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朝代都曾在这里定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南京几次更名,下列给出的几个名字中,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建业
B.建邺
C.建康
D.健康
6.六朝时期,我国南方逐渐形成哪三个可与北方相媲美的先进农业经济区()
①巴蜀②江汉③江浙④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六朝时期,我国海上贸易兴盛,曾与当时的哪些国家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①高句丽②百济③新罗④日本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面条、油炸饼、馅饼等面食是北方人喜欢的食物,这些北方风味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下面哪本书中可以查阅到这些食物的做法()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金刚经》
D.《出师表》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最为生动的事例是下列哪一个()
A.胡人汉服
B.汉人胡食
C.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D.少数民族改汉姓
10.南北方对峙时期,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相互交替,在北魏政权稳固后,南北之间活动频繁,其中商品交易的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A.互市
B.市场
C.闹市
D.交市
11.在中国多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成员,尽管历史上一些民族间曾经有过摩擦,但各民族的友好和融合是主导因素。

下列哪两位人物能够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
①孝文帝②汉武帝③冯太后④诸葛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1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舞台上,少数民族建立过哪些政权()
①前秦②西晋③北魏④东魏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3.根据给出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写出相关的内容。

(共7分)
(1)“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出自何人之口——
(2)“王与马共天下”出现的朝代——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是六朝时期的哪两大家族——
(4)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最早源于何时————
(5)六朝时期新崛起的海外贸易城市————
(6)建立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
14.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一过中国北方的政权。

(举出三个即可)
三、读图简答题(共19分)
15.东汉末年,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成为天下的霸主,彼此之间长期混战。

下面两幅图片展示了当时最著名的两个战役。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请你分别写出两幅图片所对应的战役名称及作战的时间。

(4分)
(2)在图一战役中,作战的双方都有谁?此战役结果如何?(3分)
(3)在图二的战役中,哪位人物决定南下讨伐哪两位人物?其目的何在?在此战役中,诸葛亮高瞻远瞩,提出联合策略的原因是什么?(5分)
(4)图二战役最终结果如何?双方一胜一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5)两幅图片所展示的战役,从过程到最终结果有何相似之处?战役的最终结局给你怎样的启迪?(4分)
四、材料分析题(共21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他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他”,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材料三:“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水准。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三则材料所对应的历史人物?(3分)
(2)材料一中的人物非常有政治远见,196年,他曾将哪位皇帝迁到哪里,从此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在他的一生中,曾指挥哪两次著名的战役,奠定了一生的成与败?在农业上,他曾做出哪两项重大举措?这些举措有何重大影响?(7分)
(3)材料二中的人物曾为辅佐哪位人物而呕心沥血?作为蜀汉的丞相,他在哪一地区为根据地,大力开展屯田?为积极发展农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优势,他提出哪些举措?(答出一点即可)(3分)
(4)材料三中的人物属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少数民族?历史上把他在位时期的政权称为什么?他亲政后,实行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举出两例即可)历史上把他在位时的改革称为什么?(5分)
(5)请你依据材料,简要评价这三位历史人物。

(3分)
五、结合探究题(共26分)
17.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的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

观察下列一组简易图,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东汉末年,社会政局动荡不安,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的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请你举出中原混战的代表人物一位?(1分)
(2)魏、蜀、吴建立者分别是谁?(3分)
(3)从三国鼎立到隋朝重新统一全国,在长达370年历史时段内,只有西晋短暂统一,它在历史上仅仅维持多少年?(1分)
(4)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阶段里,南方相继建立了哪六个朝代?都城都在哪里?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一时期,与我国进行对外贸易的国家有哪些?请你举出三个即可。

(11分)
(5)北朝包括哪五年朝代?其中哪个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6分)
(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归纳上述简易图示的历史发展趋势?其中,从西晋灭亡到隋朝统一前的270年间,历史发展有何特点?(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B
5.D
6.A
7.C
8.B
9.C10.A11.D12.B
二、组合列举题
13.(1)司马迁(2)东晋(3)王、谢(4)东汉末年(5)广州或县(今浙江宁波)(6)氐族
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
三、读图简答题
15.(1)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08年(2)曹操和袁绍;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3)曹操;刘备和孙权;企图一举统一全国;诸葛亮认为自己兵力弱小,必须联合孙权,才能抗御强大的曹操。

(4)孙刘联军大获全胜;曹操失败原因:骄傲轻敌,忽视了自己军队因长途奔袭十分疲惫、不习水战、军中流行瘟疫的弱点。

孙刘联军取胜的原因:人数虽少但面临存亡关键,同心协力与敌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

(5)都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重用人才;要齐心协力等。

四、材料分析题
16.(1)曹操;诸葛亮;孝文帝。

(2)汉献帝;许;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军屯和民屯;基本上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使流亡农民有了安居之所。

(3)刘备;成都平原;修浚都江堰,推广“木牛流马”,实行盐铁官营等(答出一点即可)。

(4)鲜卑族;北魏;迁都到洛阳,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

孝文帝改革。

(5)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孝文帝: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五、结合探究题
17.(1)董卓(8)曹丕、刘备、孙权(3)37年(4)吴、东晋、宋、齐、梁、陈;建康;六朝;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答出三个即可。

(5)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北魏(6)我国历史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民族交往与民族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大融合则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