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洛阳市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迦楼罗是印度神话中的神鸟,能够吞食蛇虫。

日本正仓院藏伎乐面中即有迦楼罗面具(如图),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

这表明当时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D.艺术已有东西合璧色彩答案:D解析:题干中面具面部高鼻体现胡人特征、帽子是中原形式,体现了东西合璧,D项正确;该面具无从体现是希腊文明特征,排除A项;面具体现了东方戏剧对西方的吸收,体现不了“互相”,排除B项;该面具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并不能体现中心东移,排除C项。

故选D项。

2、“文景之治”(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________思想,采取“________”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________”。

答案:黄老无为与民休息文景之治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

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小提示:3、措施:(1)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①确立________: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自称“始皇帝”。

史称“秦始皇”②三公九卿制: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卿泛指分管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③废除分封制,推行________——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2)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答案:①皇帝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秦朝最早确立皇帝制度,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

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管具体事务的诸卿。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此外,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所以,①处为皇帝制;②处为丞相;③处为太尉;④处为御史大夫;⑤处为郡县制;⑥处为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下列选项中,唐代发明的农耕生产工具是A.B.C.D.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唐代发明的农耕生产工具是曲辕犁,A项正确;骨耜的使用,充分地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排除B项;双尖木耒是原始时期的农业工具,排除C项;凹形铁锄是春秋时期的耕作工具,排除D项。

故选A项。

小提示:5、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微族。

这说明,唐太宗时A.社会安定繁荣B.君臣关系和谐C.皇权日益加强D.政治风气开明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微族”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唐太宗善于用人,不拘一格的特点,也体现了唐太宗时期政治风气较为开明,D项正确;唐太宗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局面,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用人的特点,没有体现君臣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君臣关系和谐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用人特点及当时社会比较开明的现象,不能体现皇权的加强,排除C项。

故选D项。

小提示:6、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规定,自己口述或草拟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

这说明A.门下省掌握中央决策权B.三省之间权力混乱C.国家管理系统逐渐成熟D.中央决策效率低下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三省六部制下,政策的执行有着严格的程序,就连皇帝的诏书也必须经过门下省审核才能通过,说明国家管理系统逐渐成熟,C项正确;门下省是审核机构,排除A项;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D项。

故选C项。

7、唐朝中央政权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统辖天山南北地区,先后在西域地区设置了A.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B.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C.安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在西域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地区,D项正确;西域都护府设置于西汉,排除AB项;安北都护府是唐朝管理北方边疆的军政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包括今蒙古国和俄罗斯部分地区,排除C项。

故选D项。

小提示:8、《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这一措施A.强化了中央集权B.促进民族交融C.导致鲜卑族消亡D.有利于北民南迁答案:B根据材料“北语……正音……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北语”指的是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材料内容要求官员都要使用汉语,据此综合分析可知,材料中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说汉语,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说汉语的措施,这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时期改说汉语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不会导致鲜卑族的消亡,排除C项;材料所述孝文帝时期实行的说汉语政策有利于加强民族交融,与北民南迁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小提示:9、分封制与____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答案:宗法制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10、国家机构:________是最高统治者,下设________及各类事务官;实行________制的国家管理结构。

答案:商王尹内外服解析:商朝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的国家管理结构。

11、《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举措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答案:C根据材料“由是鲜有败事。

”可知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决策失误,C项正确;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排除D项。

故选C项。

12、发展杜会经济工商业政策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答案:铸币盐铁解析: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打击富商大贾。

13、表现: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本人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________”答案:焚书坑儒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的暴政在政治上主要体现为严刑峻法,大兴土木以修建陵墓,甚至反复巡游和封禅,在思想文化上主要体现为实行文化控制——“焚书坑儒”。

14、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

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委任。

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极大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D.使选官制度更加公平答案:B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由中央委任,这有助于将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重视官员的出身而非文化素养,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豪强地主和曹氏政权的妥协,并不能抑制豪强,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不利于选官公平,排除D项。

故选B项。

15、____设置中外朝制制度答案:汉武帝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

填空题16、_____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_____,定都________,是为隋文帝。

______年,隋灭____,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答案: 581年隋长安 589年陈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17、为结束分裂奠基:周世宗________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势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答案:柴荣解析:略18、答案: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作用: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制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的选官方式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作用主要是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唐时期以考试为选拔方式,注重德才的是科举制。

所以①是九品中正制,②是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是科举制。

19、科技答案:南朝北朝《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西晋《禹贡地域图》隋朝唐朝火箭《千金方》《唐本草》解析:略20、江南的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为躲避战乱而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________ ,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业、陶瓷、________ 、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删去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答案:技术造船;解析: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大批为躲避战乱而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业、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