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与危害的防治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
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其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一、为什么要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国际劳工组织估计,1.6亿人在受到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影响,每年约有230万男子和妇女所得疾病与工作有关,包括近36万死亡事故,估计有195万宗与工作有关。
由此总总,全世界平均4%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被消耗掉,对于生病的工人的保护,每年的费用在持续发生。
预防、监督、控制和避免职业病不仅是劳工权利,而且是一项基本人权。
不重视职业健康安全将直接导致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出现职业病,所谓职业病就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过去我国企业对职业安全重视不够,导致工伤事故频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找出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针对建筑业,危害职业健康的因素及防治措施针对建筑业,首先要知道危害源在哪里,然后针对危害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工作中积极采用预防和进行自我保护。
可以说在生产劳动中,预防和进行自我保护人人有责。
(一)、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是危害职业健康的因素之一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
1)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2)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标准规定,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类:①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②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③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
④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⑤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害。
⑥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包括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人坑内等。
⑦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
2)防止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综合措施:①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建设工程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等产品。
(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需正确佩戴安全带)②认真对待现场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在各项施工工序前都掌握现场施工要点及安全施工措施及个人防护要求,做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应对,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③“三宝”、“四口”和临电防护设施应严格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支搭。
④楼梯口必须设置防护栏杆;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防护门并宜采用定型、标准、工具化产品;通道口必须搭设防护棚;预留洞口根据具体情况必须采取设防护栏杆、加盖件、张挡安全网、装栅门等措施。
临边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
以上措施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规定。
⑤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原安全防护设施。
(二)、施工环境因素是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其受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主要有:1、粉尘施工现场粉尘主要是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水泥尘(硅酸盐)石棉尘、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材料试验工、平刨机工、金属除锈工、石工、风钻工、电(气)焊等工种;预防措施有:(1)水泥除尘措施:在搅拌机拌筒出料口字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吸走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2)木屑除尘措施: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2mg/m3 。
(3)金属除尘措施:用抽风机或通风机将粉尘抽至室外,净化处理后向空气排放。
(4)洒水措施:现场清扫时先进行洒水,以防止扬尘。
2、生产性毒物施工现场生产性毒物主要是铅、锰、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通风工、油漆工、喷漆工、电焊工、气焊工、电镀工等工种;预防措施有:(1)防铅毒措施:允许浓度,铅烟0.03 mg/m3 ,铅尘0.05 mg/m3 ,超标者采取措施。
采用抽风机或用鼓风机升压将铅尘、铅烟抽至室外,进行净化处理后向空中排放;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铅丹,消除铅源。
(2)防锰毒措施:集中焊接场所,用抽风机将锰尘吸入管道,过滤净化后排放;分散焊接点,可设置移动式锰烟除尘器,随时将吸尘罩设在焊接作业人员上方,及时吸走焊接时产生的锰烟尘;现场焊接作业声狭小,流动频繁,每次焊接作业时间短,难以设置移动排毒设备装置焊接时应选择上风方向进行操作,以减少锰烟尘的危害。
(3)防苯毒措施:允许浓度,苯40 mg/m3 以下,甲苯和二甲苯为100 mg/m3 以下,超标者采取措施。
喷漆,可采用密闭喷漆间,工人在喷漆间外操纵微机控制,用机器手自动喷作业,以达到质量好对人无危害的目的;通风不良的地下室、污不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苯中毒和铅中毒;涂刷冷沥青,凡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和容器内涂刷冷沥青时,必须采取机械送风、送氧及抽风措施,不断稀释空气中的毒物浓度。
3、噪声施工现场噪声主要是来源于桩机、搅拌机、电动机、空压机、钢筋加工机械、木工加工机械、人为噪声、交通工具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混凝土振动棒工、打桩机工、推土机工、平刨工、等工种及现场施工人员;预防措施有:(1)声源控制:在各种机械设备排气口安装消声器和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
(2)传播途径的控制:在室内用多孔材料进行吸声或对发生的物体、场所与周围进行隔绝。
(3)接收者的防护: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
(5)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4、振动施工现场振动主要是有砼振动棒、风钻、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程有砼振动棒工、风钻工、打桩机司机、推土机司机、挖掘机司机等;预防措施: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改革生产工艺,降低噪声;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5、防止职业病危害的综合措施:(1)在思想上认识职业病对职工的危害,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了解并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2)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测定,重视职业病危害工程技术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管理制度。
(3)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及时使用淋浴设施,定期进行体检,配合管理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发现有不适宜某种有害作业的疾病患者,及时报告并申请调换工作岗位。
三、如何识别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危害1、通过识别建筑产品形成与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全面识别危害大的建筑群是由一个个单体建筑组成的,应详尽地辨识出单体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而一个单体建筑的形成是由各个分部工程组合而成,分部工程又是由各个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分项工程又是由建筑材料通过不同的工序过程而形成的。
所以,一个建筑群,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小小的工序组合。
综上所述,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来辨识建筑业的风险是可行的,辨识出的危害结果也是可信和比较充分的。
由技术、材料、安全、卫生等相关职能人员成立“危害辨识组”。
结合每一个工序所需要的人员、材料、机具、施工方法、工序形成时所处的工作环境等,即建筑业通常所讲的“人、机、料、法、环”这几个环节入手,分析每一个工序形成过程中以上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下面结合底板混凝土灌注施工工序中存在的危害进行分析。
(1)人员因素造成的危害:使用身体不健康的人员、不具有相应岗位操作能力的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发生伤害的情况是比较多见的。
(2)机具使用中的危害: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用到的机具有混凝土泵、小推车、铁锹、振动棒、配电箱等。
以上每一种工具的使用,在建筑业都发生过相应的伤害,比如混凝土泵运输、组装以及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小推车使用过程中将人刮倒或碰伤;铁锹铲伤人;振动棒使用过程中的震动以及噪声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和造成的职业病;配电箱使用不符合规定、非电工操作等。
(3)材料使用中的危害: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及外加剂等。
如材料部门在采购的时候未对材料供方做职业安全健康评价,特别是在外加剂的采购方面;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