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生缘读后感及人物点评

半生缘读后感及人物点评

半生缘
张爱玲的《半生缘》讲述了芸芸众生之中一个普通的但又曲折的爱情故事。

其中穿插了复杂的心理世界的描述及家庭之中的琐碎故事。

《半生缘》这部小说承载了太多的悲剧色彩,人世的悲欢与离合,都无不渗透在每一个情节中。

世钧与曼桢,叔惠与翠芝,甚至是豫瑾与曼璐,都是如此。

命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他们开玩笑,于是就有了太多的无可奈何。

故事的结局,曼桢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是的,都再也回不去了。

在《半生缘》里,沈世钧不可避免的成为“软弱的人”,“小人物”的代表,正因为他的软弱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也使周围的人陷于悲剧之中。

在感情方面,沈世钧也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男人的气魄。

带自己女友顾曼桢回家玩,也不敢向父母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最终还让自己父母觉得曼桢是世钧好友叔惠的女友。

还有就是他对自己的爱人太不信任了。

他们之间深深的相爱者,却在自己回上海找不到曼桢之后,马上就觉得曼桢是去找豫瑾了。

当听说豫瑾结婚之后,马上就认为豫瑾是与曼桢结婚了。

他太不信任曼桢了,他不信任他们之间的感情了。

沈世钧跟顾曼桢本为无奈的现实**同进退的一体,最终却因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分离,曾经作为爱情见证的戒指被无情的弃于草间,与土为伴。

作为“引导”《半生缘》一路走来的主线,沈世钧单纯而憨直,但他的怯懦与自卑又让人惋惜。

作为“软弱的凡人”,沈世钧虽然有着软弱、多疑、不自信、狭隘等总总缺点,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

他为人真诚、善良,也正是他的真诚跟善良才使他深深的吸引住曼桢。

可他又是脆弱的,是无助,不管内心挣扎多苦,都得投降于现实,别无他法,更别无选择。

作为一个“软弱的凡人”他不但是受害者也是牺牲者,他完全是因为各种误会和不巧而放弃曼桢,在他的身上蕴含着张爱玲对“不彻底”凡人生活悲剧的探讨和人性主题的挖掘。

顾曼桢,是一位具有着中国传统意义上几乎所有优秀品质的女性,当然,也是一位平凡的女性。

我想,张爱玲的思想行为再与众不同,生活经历再坎坷跌荡,能如此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顾曼桢这般纯洁女子的形象,都足以说明,在她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我,是清澈的,正常的,可爱的。

曼桢对待爱情是专一而内敛的。

与世钧相爱的细致描述自不须说。

张慕瑾与她姐姐以前有过一段情,后来爱上了她。

但是曼桢却真诚而礼貌地回绝了慕瑾,表明了自己对世钧的心迹。

“慕瑾微笑着说道:"我这些年来,可以说一天忙到晚,埋头在工作里,倒也不觉得自己是渐渐老了。

自从这次看见了你,我才觉得我是老了。

也许我认识你已经太晚了……是太晚了吧?"曼桢沉默了一会,方才微笑道:"是太晚了,不过不是你想的那个缘故。

"慕瑾顿了顿,道:"是因为沈世钧吗?"曼桢只是微笑着,没有回答,她算是默认了。

她是有意这样说的,表示她先爱上了别人,所以只好对不起他了,她觉得这样比较不伤害他的自尊心。

其实她即
使先碰见他,后碰见世钧,她相信她还是喜欢世钧的。

”就是这样一位女子,是这样的可敬而可爱,是让人希望可以一生与之共处,想要一生去疼惜她的。

曼桢默然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道:"妈,以后无论如何,家里的开销由我拿出来。

姊姊从前供给我念书是为什么的,我到现在都还替不了她?"她母亲道:"这话是不错,靠你那点薪水不够呀,我们自己再省点儿都不要紧,几个小的还要上学,这笔学费该要多少呀?"曼桢道:"妈,你先别着急,到时候总有办法的。

我可以再找点事做,姊姊要是走了,佣人也可以用不着了,家里的房子也用不着这么许多了,也可以分租出去,我们就是挤点儿也没关系。

"她母亲点头道:"这样倒也好,就是苦一点,心里还痛快点儿。

老实说,我用你姊姊的钱,我心里真不是味儿。

我不能想,想起来就难受。

"说到这里,嗓子就哽起来了。

曼桢勉强笑道:"妈,你真是的!姊姊现在不是好了么?"。


“鸿才嘻嘻笑着走开了,向她母亲说道:"你们大小姐什么世面都见过了,就只有新娘子倒没做过,这回一定要过过瘾,所以我预备大大的热闹一下,请二小姐做傧相,请你们小妹妹拉纱,每人奉送一套衣服,"曼桢觉得他说出话来实在讨厌,这人整个地
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她不由得向她姊姊望了一眼,她姊姊脸上也有一种惭愧之色,彷佛怕她家里的人笑她拣中这样一个丈夫。

曼桢看见她姊姊面有惭色,倒觉得一阵心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