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A级—基础练]1.(08786240)(2018·武汉模拟)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C [皮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空气阻力越来越小,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合力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小,一开始加速度最大,后来减小得越来越慢,最后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变为重力加速度,所以答案选C.]2.(08786241)(2018·福建漳州八校联考)趣味运动会上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的质量分别为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不计,则 ( )A.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 tan θ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mg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m)g cos θD.若加速度大于g sin θ,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解析:A [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和球拍对它的支持力N,作出受力分析图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 sin θ=ma,N cos θ=mg,解得a=g tan θ,N=mgcos θ,故A正确,B错误;以球拍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F =M +m g cos θ,故C 错误;当a >g tan θ时,球将沿球拍向上运动,由于g sin θ与g tan θ的大小关系未知,故D 错误.]3.(08786242)(多选)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8B.10 C .15 D .18 解析:BC [当机车牵引列车向东行驶时,设挂钩西边的列车节数为x 节,挂钩东边的节数为y 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xma .当机车牵引列车向西行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ym 23a ,解得3x =2y ,列车的总节数N =x +y =52x ,当x =4节时,N =10节,当x =6节,N =15节,故B 、C 正确,A 、D 错误.]4.运动员从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伞,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打开伞之前,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打开伞后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运动员打开伞后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 .加速度大小先减小最后为零B .加速度大小先增大最后为零C .速度一直不变D .速度先增大后不变解析:B [打开伞瞬间如果阻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运动员做减速运动,根据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及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减为零,因此运动员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A 正确;打开伞瞬间如果阻力小于重力,加速度向下,运动员做加速运动,由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及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运动员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D 正确;打开伞的瞬间如果阻力等于重力,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C 正确;加速度大小先增大最后为零是不可能的,B 错误.]5.(08786243)(2018·宁夏银川二中、银川九中、育才中学联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轻弹簧,一端均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均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轻杆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与小球相连,三者互成120°角,且两个弹簧的弹力大小均为mg .如果将轻杆突然剪断,则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 .a =0B .a =gC .a =1.5gD .a =3g解析:A [小球受两根弹簧的弹力、重力以及轻杆的作用力处于平衡状态,其中弹簧a 、b 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均为mg ,夹角为120°,故弹簧a 、b 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为mg ;若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两弹簧合力向下,则重力、两弹簧拉力的合力为2mg ,加速度为2g ,方向向下.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两弹簧合力向上,与重力平衡,合力为零,则加速度为0,故A 正确,B 、C 、D 错误.]6.(2018·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M 、N 、P 、Q 四个木块,其中M 、P 质量均为m ,N 、Q 质量均为2m ,M 、P 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现用水平拉力F 拉N ,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a 向右运动,则在突然撤去F 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间的摩擦力改变B .M 、P 的加速度大小变为a 2C .M 、N 间的摩擦力不变D .N 的加速度大小仍为a解析:D [撤去F 前,对P 、Q 整体分析,知弹簧的弹力F 弹=3ma ,撤去F 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可知P 、Q 的加速度不变,仍为a ;隔离对P 分析,P 、Q 间的摩擦力不变,故A 、B 错误.撤去F 前,隔离对M 分析,f -F 弹=ma ,解得f =4ma ,对整体分析,F =6ma ,撤去F 后,对M 、N 整体分析a ′=F 弹3m=a ,方向向左,隔离对N 分析,f ′=2ma ′=2ma ,知M 、N 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N 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故C 错误,D 正确.]7.(08786244)(多选)(2018·河南周口西华一中等校联考)如图所示,一木箱在斜向下的推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将推力F 的大小增大到3F ,方向不变,则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为( )A .2aB .3aC .4aD .5a解析:CD [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水平方向:F cos θ-f =ma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F sin θ+mg -N =0,其中f =μN ,解得a =F cos θ-μsin θm-μg ;若F 变为3倍,加速度增加大于3倍,故C 、D 正确,A 、B 错误.]8.(08786245)(多选)(2018·闽粤大联考期末)一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一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 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分别为F 1、F 2,如图所示.现将力F 突然改为大小为F 1、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此后( )A .物体将仍以加速度a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可能以大于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将可能以小于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BD [设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在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运动时,加速度a =F 1-μmg -F 2m ,现将力F 突然改为大小为F 1、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则加速度a ′=F 1-μmg m<a ,所以物体可能以小于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C 错误,D 正确;若μmg =F 1,则加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将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B 级—能力练]9.(08786246)(多选)(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60°,使飞行器恰恰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t 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为gB .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mgC .减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32mg D .减速飞行时间t 后速度为零解析:AC [起飞时,飞行器受动力和重力,两个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由几何关系得F 合=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行器的加速度为a 1=g ;加速时动力的大小F =3mg .动力方向逆时针旋转60°,合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动力F ′跟合力F 合′垂直,由几何关系得动力的大小F ′=32mg ,此时合力的大小为F 合′=mg sin 30°,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a 2=g 2,所以减速飞行时间2t 后速度为零,故A 、C 正确.] 10.(多选)(2018·湖北七市联考)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直杆AB ,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0°≤θ≤90°),一质量为m 的小圆环套在直杆上,给小圆环施加一与该竖直平面平行的恒力F ,并从A 端由静止释放,改变直杆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恒力F 一定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下的方向B .恒力F 和小圆环的重力的合力一定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下的方向C .若恒力F 的方向水平向右,则恒力F 的大小为3mgD .恒力F 的最小值为32mg解析:BCD [由题意“当直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时,小圆环在直杆上运动的时间最短”可知,恒力F 和小圆环的重力的合力一定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下的方向,B 正确,A 错误.若恒力F 的方向水平向右,对小圆环受力分析可得F =mgtan θ=3mg ,C 正确.如图所示,此时,F 有最小值,F =mg cos θ=32mg ,D 正确.] 11.(08786247)(2018·江西九江三十校联考)为了测定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木板上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质量不计),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定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住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测得斜面倾角为θ,由测得的数据可求出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 ,木板的质量为M .静止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有F 1=mg sin θ. 下滑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有mg sin θ-F 2=ma .下滑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 +m )g sin θ-μ(M +m )g cos θ=(M +m )a ,联立解得μ=F 2F 1tan θ.答案:F 2F 1tan θ12.(08786248)(2018·浙江杭州五校联盟二诊)足够长光滑斜面BC 的倾角α=53°,小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5,水平面与斜面之间B 点由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静止于A 点.现在AB 段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α=53°角的恒力F 作用,如图(a)所示,小物块在AB 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到达B 点迅速撤去恒力F (已知sin 53°=0.8,cos 53°=0.6).求:(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 ;(2)小物块从B 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 点所用的时间;(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A 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A 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止运动时离B 点的距离.解析:(1)由题图(b)可知,AB 段加速度a 1=Δv Δt =2.0-04.0-0m/s 2=0.5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cos α-μ(mg -F sin α)=ma 1,得F =ma 1+μmg cos α+μsin α=2×0.5+0.5×2×100.6+0.5×0.8N =11 N.(2)在BC 段mg sin α=ma 2,解得a 2=g sin α=8 m/s 2.小物块从B 到C 所用时间与从C 到B 所用时间相等,有t =2v B a 2=2×2.08.0s =0.5 s. (3)小物块从B 向A 运动过程中,有μmg =ma 3,解得a 3=μg =0.5×10 m/s 2=5 m/s 2. 滑行的位移x =v 22a 3=2.022×5 m =0.4 m<s AB =v -t =v 2t =2.02×4.0 m=4.0 m ,所以小物块不能返回到A 点,停止运动时,离B 点的距离为0.4 m.答案:(1)11 N (2)0.5 s (3)不能返回到A 点,停止运动时,离B 点的距离为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