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凤阳地多不打粮, 抉择 —— 18 个红
磙子一住就逃荒。 手印的生死文书: 只见凤阳女出嫁, …… 如果村干部坐 不见新娘进凤阳。 牢杀头,其他农户 —— 凤阳花鼓词 保证把他们的小孩 养到18岁。
历史的回音
从安徽凤阳小岗村,
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
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从地主阶级的压迫下 解脱出来,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为了发 展社会经济,也为了巩固人民政权,所以 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
1.土地改革为什么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新中国成立初期,旨在完成民 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是什么?为 什么说这次运动是”中国几 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针对这次运动的完成,你有何 感想?
1、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标志是 B A、土改的完成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 C、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新中国的 成立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承包土地 B、农业互助组 D C、人民公社 D、农业生产合作社 3、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进行社会 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A
1、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 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D 2、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 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 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 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新中国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由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 地所有制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 作社,确立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 的一次严重失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制度创新上的伟大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总路线(1958)的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执行过程: 片面强调“多”、“快” 3、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4、恶果: 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国 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5、教训: 不能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强调高指标和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经济文化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水平的矛盾.
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北京)
当前任务: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
不 怕 做 不 到 ’ 就 怕 想 不 到
人 有 多 大 胆 ’ ’ 地 有 多 大 产
1、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是在 C A、1956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59年 2、从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 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延安整风运动 D C、大生产运动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 3、据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 率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9 ﹪。造 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人口数量激增 B、大规模商业性开采 C、无计划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的破坏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踏 翻 地 球 顶 破 天
赶 英 超 美 平 常 事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 冲云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 得月亮弯了腰.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 的政策?
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 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 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还根据全国解 放后的新情况,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 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从 1950年冬天开始,有组织的分期分批进行。
资料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 “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 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 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 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2: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 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 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3: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 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 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 年增长了26.9%。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 始于 B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 关
C 2、1979年,中国北方有一个农民家庭正在召开 一次重要的家庭会议,他们商量的内容可能涉 及了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 A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 3、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情况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