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水平测试卷一、听写。
(5分)(大方格)(注:应向学生说明词语与词语之间要空一格;每词读三次,听写完毕再完整读一次,以便学生检查。
如学生感到疑惑,教师可以用短语或短句子说明,如“贺年”一词,可说:“‘贺年卡’的‘贺年’。
”)沸腾贺年凄凉宽慰含糊荒凉觉察齿轮哀思残暴敏感尖锐截然惊异防御解释侵袭停顿局势书籍无聊坚硬丑恶剥削鞭炮蟋蟀骆驼蚯蚓玻璃自傲粉碎抛弃空虚沉郁忧伤困境奈何资格彩绘挽回拨弄寄托法庭偶然疑问机遇浪漫理智责任证据利益微风建树叹息无独有偶万不得已二、读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3分)三、读拼音,写字组词语。
(5分)四、比一比,组词语。
(4分)饺()骏()拌()揭()排()绞()峻()绊()褐()徘()避()披()形()栏()辨()僻()彼()刑()拦()辩()五、默写《竹石》。
(3分)竹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一)阅读短文《一夜的工作》,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一夜的工作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
《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去。
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
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我就到值班室去睡了。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
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我立刻起来,揉揉朦胧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咨询的意思。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
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这样想,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然后概括出这篇短文的大意。
(注意:概括大意要在20个字以内,含20个字。
)(4分)这篇短文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周总理“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请以短文有关内容分别说明。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周总理审阅的是谁的报告记录稿?周总理是怎样审阅的?通过周总理审阅报告记录稿,你认为周总理是一个什么样的总理?(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作者写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值班室的同志是增加了花生的分量,还是没有增加?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短文用“一夜的工作”做题目恰当吗?请以短文内容说明。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灰尘的旅行》,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灰尘的旅行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流。
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
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1.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隙缝里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
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2.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生了不少的影响。
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在天空遨游,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
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不能降低。
这是灰尘在自然界的功用。
‖3.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上面所说的火山灰,还有的是采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
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学工厂、陶瓷厂、锯木厂、纺织工厂、呢绒工厂、面粉工厂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
除了这些无机的灰尘而外,还有有机的灰尘。
有机的灰尘来自生物的家乡。
有的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孢芽等,还有各种细菌和病毒。
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皮屑、毛发、鸟羽、蝉翼、虫卵、蛹壳等,还有人畜的粪便。
‖4.灰尘的旅行,对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危害性呢?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
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我们健康的最危险的敌人。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如果在灰尘里边混进了结核菌,那就更危险了。
所以必须禁止随地吐痰。
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
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发生哮喘病。
在这些情况之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
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必须加以防止。
‖5.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
我们要把马路铺上柏油,让喷水汽车喷洒街道,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一切生产过程和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
现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成为人类的祸害,而为人类的利益服务。
‖6.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9分)①“灰尘的旅行”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灰尘的旅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②从来源的角度分,灰尘有___________灰尘和___________灰尘;从质地角度分,灰尘有___________灰尘和___________灰尘。
(2分)③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里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分)④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为什么“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蹿”?(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已经用“‖”划分成六个部分,请概括出第三、五部分的主要意思。
(3分)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习作。
(40分)六年的学校生活中,你一定有各种情感体验,选择一件你与老师或同学之间发生的自己深有感受的事情,给这位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