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PPT课件

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 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 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 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河水所阻断, 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 能通行,公元605年李春奉命在河上建设 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 的状况。(善)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美)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
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卡尔•亨利希•马克 思
(1818-1883)
虽然你的诗歌“天分着 实使我感到高兴,对它 我寄予很多期望,但是, 如果我看到你成为一个 平庸的诗人,我会感到 伤心的。”
——亨利•马克思
马克思的诗集《爱之书》 (第一部)、《爱之书》 (第二部)、《歌之书》 (第三部)都是献给燕 妮•冯•维斯特华伦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konomisch-
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K.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 批判性研究,并对共产主义作初步论证的一 部早期著作。又称巴黎手稿。1844年夏写于 巴黎。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
法国 雷蒙•罗维
Raymond Loeway (1889-1988)
忍受饥饿的人(食物) 忧心忡忡的穷人(最美的风景) 贩卖矿物的商人(矿石)
功利主义(美被遮蔽)——去功利主义(美被解蔽)
三、劳动异化和美的异化
1、劳动异化
2、美的异化
四、马克思关于美的复归的思 想
1、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解 放的思想
西方美学史上的看法
客观论:形式说 理念说 典型说 完善说 主观论:快感说 判断说 直觉说 情感符号说 关系论:美在关系 美在距离 美在生活
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研究美学
人 本质力量 对象化

关系
审美对象
二 马克思论美的本质 1 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
a 人和动物的区别 b 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的自觉性、自由 性 和社会性,“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 c 美是人类在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 化的感性显现
2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巴黎手稿》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3个 笔记本组成,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马克 思在《巴黎手稿》中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作了分析批判。肯定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的功绩在于:把劳动提高为政治经济学的唯 一原则,揭示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 并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反比关系。同时批判 了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后的根据”, 把私有财产当作前提,以及把私有财产的规 律看作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 和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立场。
马克思后来他不主要从事文学创 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浪漫派的诗歌是理想主义的,诗歌把他 的艺术同爱情变成了某种彼岸世界的存 在,诗意的想象不能代替对社会的批判。
从事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著述以及共产 主义理论的建立而无暇顾及 。
一、马克思的美学观
1、什么是美?
2、美和审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马克思论美的复归
2.1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产生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19世纪文艺思潮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及其他理论资源
案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资源马克 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德国古典美学
古希腊以来的文艺传统 案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古典文学传统 的借鉴和吸收
2.1.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与19世纪文艺思潮
1、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2、马、恩论文艺的一般的社会性质和规律 3、马、恩论文艺的特殊性质 4、马、恩论历史悲剧 5、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及典型 6、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苏联和中国的传播和发
展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论文艺)
7、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西方的传播、发展和演 变
第一部分 马克思的美学观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手稿》对于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 重要意义。《手稿》全文发表后,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 广泛注意,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它 的丰富内容。但在对《手稿》的评价上存 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对这部著作在马克思 主义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估计不足,另一种 则把它看作马克思思想的“顶峰”。这两 种倾向都是片面的。
人的生产——不受肉体需要支配——人的 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内在尺度:全面生产)
人的本质力量
体力 智力
世界、历史(劳动)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核心:劳动产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劳动创造了美
河北省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全长 50.82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 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 块,每块石重达1吨 。全桥仅一个大孔, 四个小孔……(真)
二、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 核心命题 1、什么是实践?
2、“实践”(劳动)了美
1、美的规律——“人也按照美的规律 来建造”
动物的生产——蜜蜂、海狸、蚂蚁
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 产
动物的生产——肉体的需要支配——肉体 的生存与种族的繁衍 (种属尺度:片面生 产)
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与19世纪文坛作家 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等
思潮的批判和论争
2.1.2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及其他理论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古典哲学、美学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英国古典经济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讲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 背景介绍 2 美的本质 3 美的根源以及美感的形成 4 审美能力的形成及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 5 《手稿》对美学和文艺学的启示
第一讲 马克思的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 背景介绍
1 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社会 矛盾日益突出,工人运动层出不穷。法国里昂 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 工人起义
2 美学研究状况 主观派 客观派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美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