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探析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探析

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探析【摘要】阐述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提出在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正面因素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情感因素影响情感因素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态度的体验。

情感因素对个体智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因素不同,个体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会存在不同的差异。

著名教育家Bloom认为,个体情感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接受、反应、评价三个方面,并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情感模式具体表现为动机、态度、自尊、自信、自卑、抑制等方面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既可以帮助认知活动的顺利展开,也可以阻碍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此,学习者的学习情感因素也开始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研究情感因素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关系。

分层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心理差异和个性差异、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课程模块的设置,制定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讲授,实行不同的评价体系等方面体现层次性,突出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不仅需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还要从情感方面来关怀学生,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情感障碍。

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分析学生对分层教学的认知情感态度,提出相应的措施,有助于分层教学顺利展开,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目标。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由于我国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明显,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也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背景也不同,这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异性较大。

进入高职院校后,英语授课形式是以同一专业的一个班级为授课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不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必然导致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又会出现“消化不了”的现象,造成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于是,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是人们对公共英语教学规律认识发展的结果,也是解决班级授课制与学生知识基础、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的有效方法。

首先,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实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其次,在高职院校实施公共英语分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分层教学的模式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例如,在分层的时候学生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被分到慢班,感觉很没有面子,甚至不愿进教室。

这些问题的出现,应该说并非源于分层教学模式自身的缺陷,而是与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所持的指导思想的片面性及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不够重视而引起的。

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分层方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情感因素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的看法,我们对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60名的学生中,基础好的、基础一般的、基础差的各占20名。

问卷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焦虑、自尊心等方面进行调查。

(一)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从问卷结果来看,基础好的学生中,84%的学生认为公共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认为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基础一般的学生中,78%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对他们还是有利的,22%的学生反对分层教学,因为他们不想被区别对待。

而基础差的学生中,30%的学生认为他们在慢班没有学习动机。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发生了变化,由学习是为了获取高分转化为学习是为了自身发展,是为了感受外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愿望和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注重单词、语法、语言点讲解的习惯。

(二)焦虑情绪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分层教学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分层教学对他们来说既有利又有弊。

分层教学的初衷是因材施教,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实现自我。

但与此同时,分层教学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压力。

在调查的60名学生中,60%基础好的学生、48%基础一般的学生、40%基础差的学生觉得分层教学会使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更感到焦虑,压力更大。

持续的压力和焦虑感会制约着学生认知。

焦虑情感反映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是影响学习动机的持久性与层次性的内在因素。

适当的焦虑会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学习者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焦虑为动力,让自己的学习突飞猛进。

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学习,使学习者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因此,对焦虑程度较重的学生,教师要实行心理干预,及时调整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当今社会,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是教学的主流趋势,教育要考虑满足每个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而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调整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目标的定位,改变固定的思维定式和学习方式,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潜在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自尊心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被调查的60名学生中,基础差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对他们的自尊心伤害较大,因为他们认为在分层教学中,他们会被分到慢班,自己会觉得很没面子,会产生自卑心理。

有50%基础一般的学生和10%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分层教学会对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伤害。

从这些数据来看,在自尊心情绪方面,基础差的学生自尊心受到的伤害远远高于其他学生,换句话说,基础差的学生在分层教学的环境下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也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体现个人对自身的评价,它是学习的另一情感障碍,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逃避或者退缩的现象,长期的自卑甚至会使个体产生厌学的情绪,自卑会抑制自信,形成学习的内在阻力。

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方式进行排解自卑感和挫败感,重新树立自信心,会使学习者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分层教学内涵有正确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分层教学只是学习水平的分层,而不是对人的能力和价值的分层,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要正确认识自我,正确面对现实。

因此,学生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由分层教学引起的焦躁不安和心理落差的情绪。

三、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正面因素的建议(一)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

从分层教学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来看,学生对分层教学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认识。

因此,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学校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应对分层教学开展宣传教育,让学生做好分层教学的心理适应工作,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分层教学不是对人的分层,而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为了符合当今社会个性发展的趋势,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有所进步,学有所成。

在对学生开展心理适应教育工作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学生排解在分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情感障碍,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帮助和引导有消极情绪的学生树立学习目标,重拾自信和勇气。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把握学生的整体特征,还要顾及学生的个体化特点。

(二)不断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反馈,了解不同层次学习目标,使教学内容的衔接更加合理。

教师要根据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例如:基础好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自豪感比较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知识的难度,可以增加课外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让学生写读书报告,或进行语篇分析。

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各种学习语言的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让他们体验实践的快乐,让他们明白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弥补和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速度,从模块和分项技能训练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体验成功带来乐趣,重拾自信。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更多的鼓励,学生心中定会产生不尽的感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发现学生的每一个发光点和他们的点滴进步。

如果发现学生的发音很纯正,教师可以说:Yourpronunciationisexcellent!如果学生的口语很流畅,教师可以说:ThankyouforyourfluentEnglish!如果他的口语不好,表达不清楚,教师也可以说:Thankyouforyourconfidence!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赏和鼓励,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理睬,势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创建和谐的积极的课堂环境,就要把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放在首位。

而和谐互助的课堂环境取决于教师。

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外,更应该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有激情,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让学生拥有情绪安全感,增加自信心和集体归属感。

总之,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又要主动与学生谈心,消除他们的焦虑和自卑的情绪,鼓励他们学好英语。

做到这一点,不但能使学生把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学习策略和动机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不断完善分层教学的管理制度。

分层教学既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和步骤,又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统筹管理,才能使教学进入有序状态。

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这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总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分项成绩等因素,真正做到科学分(下转第168页)(上接第139页)层。

其次,对学生的评分制度要实行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制定出比较全面、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