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百家争鸣课件完美版1

部编版历史百家争鸣课件完美版1


仁义
政治思想 以德治民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思考: 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背景、过程)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
展成长起来。
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
过程:孔孟子子————仁仁、政为、政民以本德思、想有、教性无本类善心系②调的贵解 是贱与有①和““谐序仁社”者会,③人爱“际人己关”所 荀子——仁义、以德服人、性恶论不、欲法,勿治施于人” ④“有
在2004年曲阜孔庙第一次实现官方祭孔、2005年 全球30多个城市共同举行全球联合祭孔之后,今天的 祭孔大典已经由原来的一项文化旅游活动发展成为传 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推动祖国 和平统一的“国之大典”。
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 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 十大思想家之首。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一、“百家争鸣”
概念解析: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
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 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革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舆论阵地
思维拓展 :从这一原因的分析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百家争鸣”有哪些主要流派和代表?
道家: 老子 庄子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要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思 想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 之”等唯物思想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 表
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材料3 1.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请结合教材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知识梳理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政治 思想
“仁 ” (核心) “为政以德” “克己复礼”
2、孟子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
★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 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 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 有之也。”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一)、儒家学派
1、孔子
孔子生平 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子曰:“仁者爱人。” 材料1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材料2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 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 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 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合作探究
形成原因
社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物质基础
会 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 大
变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2、孟子
主要思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 评价: 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
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
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3、荀子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 也。” 主 “从道不从君”
教无类’
思维拓展: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A.,①应②该在B一、定①③程度 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阶级所认C.可①。④为什D么.?②④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 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 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 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哲学节在中 国”活动中,“谁是最伟大的哲学家” 调查结 果公布,排名第一位的是柏拉图,孔子紧跟其 后排在第二位。
课外延伸
请说说孔子在国内外产生了什么影响?
开创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 的正统思想,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孔子的思想飘扬过海,影响深远。
必修3单元(1)
《历史·必修3》一单元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 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 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 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 民族的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 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
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 想是什么?
学 说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在民 思想 间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儒家五经
探究
问题
我们该如何对待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的继 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有效 成分,应予以借鉴。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 韩国汉城挂牌。截至2006年3月,已有54所孔 子学院在3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建设,预计未来几 年将达到100所以上。
儒家思想
[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 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
治国思想: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这些思想的光辉早就在古代社会散发着光 芒,让我们共同去探寻它们的源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