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心理学 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心理学 练习题与答案

《高中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第四章学习理论第五章知识、技能和策略的学习第六章品德形成第七章学习动机第八章学习迁移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管理第十章教师的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第十一章教师的素养与人格第十二章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第一章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一、填空题1.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动荡性,心理发展的自主性。

2.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3.高中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①目的更明确。

②持久性明显发展。

③精确性提高。

④概括性更强。

4.记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的反映。

5.高中生的记忆具有以下特点:①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②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③抽象记忆占优势。

6.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大主要特征。

7.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思维发展8.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

9.人格具有以下特征①整体性②稳定性③独特性10.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形同一感11.健全人格的特点:①正确的自我认识。

②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宁静的心境。

④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

12.高中生健全人格培养的途径有①正确调控情绪②勇于面对挫折③克服自卑,接纳自我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④社会性二、判断题1.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同步的。

( × )2.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

(× )3.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形成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 √)4.高中生的记忆是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 )5.高中生的抽象识记不需要形象识记的支持。

(× )6.高中生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 )7.高中生情绪情感容的社会性日益深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容与水平愈益丰富与提高。

(√ )8.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 )9.正确调控情绪的关键是要克服不良情绪,包括排除苦恼,学会制怒和消除紧。

( √)10.自我认知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形成。

(√ )三、选择题1.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的特点。

ABCDA.不平衡性 B.闭锁性 C.动荡性 D.自主性2.高中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并坚持长时间观察,这表明高中生的观察——。

C A.目的性更明确 B.精确性提高 C.持久性明显提高 D.概括性更强3.下列不属于高中记忆的特点的是——。

AA.形象记忆占优势 B.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C.理解识记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 D.抽象记忆占优势4.——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它是认知的核心。

CA.感觉 B.注意 C.思维 D.记忆5.——是思维的两大主要特征。

DA.指向性和集中性 B.多样性和复杂性 C.分析和综合 D.概括性和间接性6.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步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逐步发展着那种从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发展的标志。

BA.创造性思维 B.辩证逻辑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理论型思维7.下列属于高中生情绪容发展的特点的是——。

AA.友谊感迅速增强,出现两性爱情的萌芽 B.两极性和矛盾性仍然是高中生情绪的主要体验 C.外显性和隐性并存 D.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8.——是指个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对人,对事,对己,以及对整个环境适应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

A A.人格 B.记忆 C.。

思维 D.情感9.世界上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体现了人格的 CA.整体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10.——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B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马斯洛 D.弗洛姆11.高中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A.逐渐形成同一感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12.下列不属于健全人格的特点的是—————CA.正确的自我认识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波动的情绪 D.有效地运用个人的能力四、名词解释1.观察力2.记忆3.思维4.人格五、问答题1.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2.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总体上来说有哪些基本特点?3.高中生观察力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如何训练和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4.高中生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训练和培养高中生的记忆力?5.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6.高中生情绪容发展的特点有哪些?7.高中生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8.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良好情绪?9.人格健全者有哪些特征,如何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二章高中生的个别差异一、填空题l,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和特质差异两方面。

2.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人格分为两种:倾型和外顷型。

3.奥尔波特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4.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5 个基本因素。

5\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智力在同龄人口中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6.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的智力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成分7.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8.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910\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0.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二、判断题1.外向的性格优于向性格。

(× )2.特质使人在不同的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

(√ )3.男女生比较而言,女生比男生更多的表现出乐群性,有恒性,幻想性,控制性;而男生则更多的表现出忧虑性,紧性。

(√ )4.从总体而言,独生子女的合作精神较非独生子女好,而在神经质方面则劣于非独生子女。

(× )5.智力很高和智力很低的人都是极少数,而智力中等的人占绝大多数。

(√ )6.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增长到稳定最后又逐渐衰退的过程。

( √)7.不同的智力因素,其发展的速度是相同的。

(× )8.晶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成熟,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 )9.认知方式的差异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与教师的教学不相关。

(× )10.一般情况下,冲动型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以反省为特征,逻辑性强,判断性也强; 沉思型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则以冲动为特征,直觉性强。

(× )11.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能力来看,冲动型的学生比沉思型的学生差。

(× )三、选择题1.依据心理活动倾向性,瑞士心理学家 D人格分为两种:倾型和外倾型。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威特金 D.荣格2.驱力直接指向外部的物体和事件,依据客观标准来看待一切,开朗,活泼,自信,善交际,适应能力强,这种人的性格属于——。

BA.倾型 B.外倾型 C.独立型 D.依赖型3\——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BA.弗洛伊德 B.奥尔波特 C.威特金 D.华生4.奥尔波特认为,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是—— AA.首要特质 B.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 D.关键特质5.下列不属于智力的基本因素的是—————DA.注意力 B.观察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6.智力的水平通常用—————来表示。

AA.智商 B.情商 C.意商 D.才能7.——则是是获得知识和发达的智力,技能两者的结合,由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是长期学习的结果,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A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言语智力 D.空间智力8.美国心理学家——把认知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CA.奥尔波特 B.埃里克森 C.赫尔曼威特金 D.弗洛伊德场9.——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

CA.场依存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10.——学生则较少全面地考虑,用的时间比较少,但出错率却比较高,他们乐意在竞争的气氛中学习,情感的介入常常对其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DA.场依存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四、名词解释1.智力2.流体智力3.晶体智力4.认知方式五、问答题1.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有哪八种成分?3.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4.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第三章高中生心理健康一、填空题1.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功能状态。

2.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必须符合三项基本原则:其一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同一性原则,其二是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原则,其三是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3.意志健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4.人的一生包括不同年龄阶段,每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这些特征被称为心理年龄特征。

5.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各种方案来实施,以促使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6.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求助者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

7.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8.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为两大类型。

一是发展性心理行为问题; 二是特殊障碍性心理行为问题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教育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渗透。

10.高中生心理问题辅导方法和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肯定性训练,理性情绪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