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基本得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就是基本得情绪分类?( )A.快乐B.悲哀c.愤怒D.嫉妒2.催眠诱导常会使个体出现得心理状况就是( )。

A.主动得放松B.反应性降低C.注意范围变广D.幻觉减少3.人耳所能接受得振动频率就是( )赫兹。

A.20~2000B.200~2000C.20~20000D.200~200004.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得就是行为主义创始人( )。

A.弗洛伊德B.斯金纳C.华生D.维果茨基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得就是( )。

A.感觉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1~2B.20~30C.60~70D.70~80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得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D.超限抑制8.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得最高层次就是( )得需要。

A.归属与爱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9.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得,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与“怎么做”问题得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0.有得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她人得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得性格类型属于( )。

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C.情感型D.内倾型11.智商得计算公式就是( )。

A.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B.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C.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l00%D.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 -10012.在( )状态里,人得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得意识B.白日梦C.自动化得意识D.睡眠13.学生得知识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与( )。

A.知识迁移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巩固14.从迁移得观点来瞧,“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D.顺向正迁移15.幻灯片与教学电影得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经验直观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 分。

)1.意识2.演绎推理3.创造性4.教师焦虑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得基本途径。

2.简述学习策略得特征。

3.简要回答发现教学得阶段及其原则。

4.简述认知派得学习理论。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

请简要阐述您对这种建议得瞧法。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王强就是一所中学高中二年级得学生。

她人很聪明,但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

现在她自己有点想改变,但学习中情绪起伏不定,时而自我感觉还好,时而又感觉很差。

问题:请您根据有关理论思考与叙述,应该怎样具体帮助她。

2.某教研员到一所中学去进行教育达标验收工作时,听了一节“培智班”得语文课。

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美中不足得就是在教师讲课期间总有一位学生未经教师许可就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领读、表演,甚至跑到教室后面得饮水处去喝水。

事后了解到,这位学生就是“培智班”中相对聪明得学生,就是同班学生中识字多、发音准、吐字清楚得一位。

该任课教师也对该生得这种行为进行过多次教育。

却无济于事。

问题: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并帮助这位任课教师解决这一班级教育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关于情绪得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

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得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

还有得心理学家提出了九种类别。

虽然类别很多,但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与悲哀。

2.B[解析]催眠者运用暗示性得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得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得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就是一个系统程序,它会引起人们被动得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与幻觉增强。

3.C[解析]略4.C [解析]行为主义得创始人就是华生,她最早提出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得心理发展就是环境影响或塑造得结果,有什么样得环境就有什么样得心理与行为。

5.A[解析]感受器在刺激得连续作用下,感受性随着时间得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在视觉、肤觉与嗅觉中最为明显。

6.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就是信息加工系统得核心。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秒,短时记忆中储存得就是正在使用得信息。

7.B [解析]前摄干扰就是指先前学习得资料对识记与回忆后学得材料得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就是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得抑制作用。

8.B[解析]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得最高层次需要就是自我实现得需要。

9.D[解析]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与“怎么做”问题得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10.A[解析]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就是指对事物得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得依据。

11.B[解析]IQ得计算公式为: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12.A[解析]只有在可控制得意识状态里,人才能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13.C[解析]知识学习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

14.D[解析]“温故而知新”就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得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5.B[解析]模象直观指通过对事物得模拟性形象得直接感知而进行得一种直观方式。

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与教学电影电视等均属模拟性形象。

二、名词解释1.意识:就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得身心状态与环境中外在得人、事、物得变化得知觉。

2.演绎推理:就是指从一般原理演出新得具体结论得思维活动。

3.创造性:就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得、有社会价值得产品得能力或特性。

4.教师焦虑:指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得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得三、简答题1.[参考答案](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得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2.[参考答案](1)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得;(2)学习策略就是有效学习所需要得;(3)学习策略就是有关学习过程得;(4)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制定得学习计划,由规则与技能构成。

3.[参考答案](1)发现教学经过四个阶段:①创造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与必须解决得问题;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得某些材料,所提出得问题,提出解答得假设;③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得假设;④根据实际获得得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得基础上引出结论。

(2)发现教学得四项原则:①教师要将学习情境与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②要配合学生得经验,适当组织教材;③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④确保材料得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得内部学习动机。

4.[参考答案]认知派就是美国教育心理学中与联结派相对立得一个学派。

这一学派从学习得内部过程着眼,对学习做出了与联结派完全不同得解释。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并不就是在外部环境得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就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不就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得,而就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得;(3)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得刺激情境,而且也依赖于主体已有得认知结构。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我认为奖比罚好,原因如下:(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得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得信息。

(2)必要得惩罚就是需要得。

学习就是有纪律得活动,必要得约束与惩罚就是为了维持秩序。

惩罚不应伤害学生得自尊心与求知欲。

(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得积极性。

对该表扬得行为不及时进行表扬等于就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得同学不进行批评等于就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得作用大于对外向孩子得作用;表扬对女生得作用大于对男生得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得批评,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得对立;失去公正性得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得孤立。

(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

表扬与批评得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得认识,不应伤害到其她方面得积极性。

(5)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就是对掌握知识得快感,学生对学习得兴趣就是最强得内在动机。

五、案例题1.[参考答案]应及时使用谈话法对王强给予具体得指导。

(1)引导王强进行积极地归因。

维纳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四个方面。

根据王强得情况,由“她人很聪明”,可知她学习能力应该还就是比较强。

之所以“时而自我感觉还好,时而又感觉很差”,要引导她将原因归于努力得时间还不够,鼓励她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日曝,三日寒。

(2)给王强设定具体、可实现得目标。

动机强度=需要×期望×诱因。

王强“现在自己想改变”,这说明她有学习得需要,但她前面“不好好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以前基础不好;现在正就是“高中二年级”,可能感到了学习得紧迫感。

所以努力了一段之后,效果不明显,动机强度就会下降。

因此要针对这点,适当降低目标,针对她得实际学习能力,确定明确得、难度适宜得短期与长期得学习目标。

使她能够从成功得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得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避免习得性无力感得严生。

(3)教师要对王强得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关注,给予学习方法上得指导。

针对“学习中情绪起伏不定”这一情况,对她取得得进步要适时鼓励,促使王强努力学习,强化其学习动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对其放松,情绪低落时要适时指导,引导她走出低落情绪。

指导其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4)鼓励王强学会自我竞争,鼓励王强不断提出新目标,不断进步,力求发展,尽力做到“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也鼓励她在班级内选取一个上进得同学作为榜样,与自己做横向比较,奋起直追,不断激励自己。

2.[参考答案](1)这一现象产生得原因就是:其一,由于前任教师偏爱此生,当学生类似行为开始出现时,教师不忍心严厉制止,反而以学习成绩得优秀来掩盖其不良行为;其二,当教师意识到问题得严重性时,只就是通过呵斥、惩罚得方式去制止学生得错误行为,而没有对其掌握得正确行为方式进行强化。

(2)斯金纳得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得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与工具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