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晋镇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临晋镇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临晋镇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临晋镇,古称桑泉。

北枕峨嵋岭,南望中条山,海拔高度402米。

位于临猗县城西部22公里处。

总面积90.3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3.5万亩。

地理坐标:东经110°32′36″—110°33′30″,北纬35°05′16″—35°06′14″。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地势开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

年平均降水量为500毫米左右。

临晋镇历史悠久,汉时称解梁城,在今庙上乡城东城西之间。

元魏太和11年(公元487年)分解县置南北解,临晋乃北解也。

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因县东古桑泉城而析置桑泉县。

唐天宝13年(公元754年),更桑泉县为临晋县,县治移至今址。

从此之后,直至解放初的1954年,临晋县与猗氏县合并称为临猗县,县址迁至猗氏,临晋设镇,为镇政府所在地。

其间,临晋作为县沿所在地长达1200余年之久。

该镇东连嵋阳镇,南接庙上乡、七级镇,西邻东张镇、角杯乡,北与耽子镇、卓里工贸区接壤,全镇共28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是临猗县西半县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枢纽。

全镇总人口5万余人,农业人口3.5万人,镇区人口(含临晋、西关行政村)2万余人。

临晋镇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有临风路、万临路、临耽路穿过,是临猗县西部交通枢纽。

在省、县道路的骨架支撑下,实现了村村
通油路。

通讯、电视、供水实现全覆盖。

二、城镇建设基本原则
1、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我镇改革规划要起点高、高标准、高水平、放眼长远;建设要量力而行,逐步实施,多出精品。

2、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发展小城镇要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同步进行循序渐进,尊重农民意愿。

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从实际出发,根据集市内现有资源和条件,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搞好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切实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4、统筹兼顾,协调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和发展经济并举,以政府规划和人民意愿相结合。

三、小城镇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扎实推进果业是我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潜力巨大。

今年,我们认真落实县政府提出的果品上档升级改造阳光工程,鼓励群众加速老残园改造,引导农民通过对果树进行“强间伐、大改型”的改造整合。

提升果品质量,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为生产优质有机苹果创造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开展省级有机示范果园建设项目。

努力推进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无公害苹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使果业生
招商引资突飞猛进
2011年,通过努力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目前全镇新建项目有25个,总投资达3亿元,一是投资1520万元的临晋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项目,目前进入了评审阶段;二是启动了1610万元临晋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三是投资510万元的初中宿舍楼建设项目;四是投资850万元开发仿古一条街项目;五是投资1500万元的民福果品市场项目;六是投资535万元的景家卓物流中心项目;七是由临猗华坤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76万元的渔药化工;八是由临猗畅达科技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90万元的渔药化工;九是投资200万元的农资服务中心项目;十是投资110万元的城区排洪渠道改造工程;十一是投资5000万元的陶粒沙项目;十二是投资500万元的聚苯乙烯保温板项目;十三是投资6000万元年产3万辆南京电动车制造。

十四是投资4680万元的恒兴果汁厂技改项目等。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惠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抢抓机遇、团结奋斗。

开展了城镇建设五大工程,使我们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投资100余万元,对我们的老东街进行了供排水及路面改造,同时又进行了人行道高标准铺装,使原本破败不堪的老街变成了目前最繁华的蔬菜、副食、餐饮一条街,住宅小区、蔬菜市场的建设不但繁荣了市场,更提升了城镇品位。

二是投资200万元对西街及南北大街实施了拓宽改造工程,使原来的15米路面加宽至
21米。

三是投资50余万元对南北大街进行路灯改造安装,解决了困扰临晋多年没有路灯,有灯不亮的历史。

四、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200余万元的雅嘉园住宅小区建成入住,切实解决了城区人口住房问题,也大大提升了城镇品味。

五、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600元,建成了全省第一家乡镇级超市——天源超市。

这几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临晋小城镇建设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十一五期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化四改五个一”的要求,我镇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点推进村为突破口,在新农村建设上,我镇以“四化四改”为重点,按照“升级上档、重点推进、共同进步”的原则,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铺开了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程200余项,涵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巷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镇五年共计新建文化广场、小游园20个,硬化巷道30公里,铺设人行道近2万平方,安装路灯500余盏,安装篮球架、健身器材300余件,今年,我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百镇建设示范镇”。

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不断推进全镇城乡一体化进程。

这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我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我镇被确定为全市生态创建示范区,在生态创建过程中,我们按照“增绿量、上水平、抓养护、出精品”的方针,因地制宜搞好集镇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千方百计扩大植树造林、路口景点建
设力度。

不断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

今年全镇累计绿化投资100万余元,重点完成了12公里乡循环路绿化任务,新建许运、中代、泉杜、景家卓4个小游园,小片林栽植8亩,街道补栽绿化2公里。

全镇共栽植乔木1万余株,灌木、花卉10万余株。

其次按照规划开展一个活动,实施四大工程。

开展一个活动,就是开展十星级生态文明户创建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农村各家各户。

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在许家庄投资40余万元,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50吨,目前已经建成运行。

二是在四个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置工程,累计投资20
余万元,为四个村1800余户配发垃圾分类桶,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设备。

三是四个村累计改厕500余户。

四是在景家卓开展农家土地暖推广工程,全村累计改造50余户。

目前,镇区街路网络已布局合理,城镇服务功能区域完善,镇容镇貌有了明显改观,有力推进了全镇经济社会有好有快发展。

新“五个全覆盖”进展顺利
1、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

在街巷硬化过程中,我们将其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让各项工程统筹推进,一步到位。

一举解决了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问题。

截止目前,我镇28个行政村,街巷硬化工程已全部启动。

2、农村便民连锁店全覆盖工程。

今年的目标任务是7个。

已全部完成,今年任务实现全覆盖。

3、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

两年总任务28个,目前,两
年任务今年全部完成。

4、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

我们积极会同联校配合教育局完成了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输送等服务工作。

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

通过在全镇大力宣传这一惠农政策,镇村干部登门入户工作,现已100%完成了县上下达的任务,相关信息资料正在完善中。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以元代县衙大堂、清修文庙、宋代大铁钟等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对县衙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挖掘旅游资源,兴建仿古一条街,开发临晋一日游,特色农业观光。

“十二五”期间,我镇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临晋县衙,建设元代文化旅游景区,展示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挖掘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结合临晋镇重点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将临晋镇建设成为集文物旅游、廉政文化、新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特色镇,形成临晋旅游园区。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为了适应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工业小城镇,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城乡商品、信息、技术传递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格局,进一步缩
小城乡差距,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对此,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镇促村,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努力探索缩小城乡差距,重点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五、小城镇建设的努力方向
临晋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授予“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

被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授予“山西省环境优美乡镇”。

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省级卫生村镇”等荣誉称号。

今后我镇小城镇建设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为关键,以强化管理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将黄湾乡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总之,成绩来之不易,矛盾依然存在,各种困难随之而来,以后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

我们将与时俱进,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确保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