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伸长量x(×10-2 m) 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3中作出F-x图象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 系数k=________N/m;
图3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4所示,其读数为 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
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 绳挂一重物. 图7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 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 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主要来源于 以下两个方面: 1.读数误差 减小读数误差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数据在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
读数和记录. 2.作图误差 减小作图误差的方法:作图时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两 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越大,用平行四边形作出的合力F 的误差 Δ F 就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要把 F 1 、 F2 间的夹角取 得太大.
答案
(1)CE
(2)①F′
②B
(3)BC
【跟踪短训】 2.(2012·浙江卷,2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
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 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 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解析
如果两个分力夹角太大,则合力很小,用平行四边
形作图法得出的合力的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不能把夹
角取得太大,A错;为了减小摩擦,橡皮条、细绳、弹簧 测力计应在同一平面内,且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要与拉力的
方向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免挂钩与弹簧测力计之间产生
摩擦,B对;为了减小力的方向的误差,橡皮条的细绳要 长些,标记方向时所画的两个点的距离要尽量远些,C正 确;由于我们画力的图示时总是有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 画图时产生的误差,要用细芯铅笔,画的图要适当大一
误差就较大,故D正确.
答案 (1)同一 (2)BD
【跟踪短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对于“验证力的平行四形定则”的实验,某同学有以下
认识: A.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取得越大越好 B.细绳以及弹簧测力计所在平面必须与木板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用铅笔画出两个定点的位置
时,应使这两个点的距离尽量远些
D.作图要用细芯铅笔,图的比例要尽量大些,要用严格 的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图旁要画出表示力的比例 线段,且注明每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上操作可以减小误差的是________.
热点一
对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的考查
【典例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
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
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 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 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应该将橡皮条和绳
(3)作图 ①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比例要相同.
②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几何作图法作出平行四边形,求
出合力. 2.操作不忘“三”“二”“一” 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的“三记录” ( 记录两弹簧秤示 数、两细绳方向和结点O的位置),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
时的“二记录” ( 记录弹簧秤示数和细绳方向 ) 及“一注
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 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图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2,
(2)弹簧秤的读数为 2.10 N,选标度 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3)经测量,合力 F 合=3.3 N.
答案
(1)见解析图
53(说明:±2范围内都可)
(2)2.10( 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0.02 范围内都可 )
见解析图 (3)3.3(说明:±0.02范围内都可)
探究高考命题视角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
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拓展性、开放性、
探究性等特点.
视角 1 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迁移 视角 2 实验器材的改进 替代 (1)用橡皮筋――→弹簧秤 三个相同的橡皮筋,可将三个橡皮筋系于一点,互成角度 地将它们拉长,记下各自的拉力方向,伸长后的长度,并 测出原长,根据伸长量确定三个拉力的大小关系,再结合 力的图示作图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
的力的示意图.
图1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 F 2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 2 N ,两力的合力用 F 表
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选项B错误;用弹簧秤拉细绳
套时,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必须平行,选项C正确;验证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测量分力大小的两个弹簧秤的 读数不一定要相等,选项D错误;在同一次实验中,需要 保持F1和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 F的作用效果相同,即拉到
同一位置,所以选项E正确,答案为C、E.
D.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解析
(1) 只有拉到同一位置时,两次的作用效果才能相
同. (2)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两力间
的角度应较大一些,便于实验结果更准确,故A错误;弹
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要尽量与木板平行,如果不平行 会导致在木板上画出的力的图示与实际不符,故B正确; 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的大小对实验没有影响,故 C 错 误;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比较近时,所画直线的方向
(2)使用力的传感器——用力传感器确定各力的大小,同时 确定细绳中拉力的方向,再结合力的图示作图验证平行四 边形定则. 替代 (3)钩码――→弹簧秆
【典例3】
有同学利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
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
|F1-F2|≤F3≤F1+F2,因此B、C、D选项是可以的.
(2)A (3)甲 答案 (1)BCD
【探究跟踪】 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
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
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 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 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 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 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
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 1 甲所 示,其中 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
意”(结点O的位置必须在同一位置)等.
【典例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
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
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 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 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些,而且每个力都不应该太小,所以D正确.
答案 BCD
热点二
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1.实验过程应注意
(1)结点O
①定位O点时要力求准确. ②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O点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 ①用弹簧秤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秤轴线方向.
②应尽量使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
一平面内. ③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θ不要太大或太小.
(2)F′是利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拉到结点 O位置的力,F 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与F′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分
力F1和F2的合力,所以沿AO方向的力一定是F′.
本实验中,需要保证单个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拉力的作 用效果相同,即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3)以 F1 和 F2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其对角线 表示合力 F,由图可知,F1=4 2 N,F=12 N,θ1=45° , θ1>θ2,所以选项 B、C 正确.
(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
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6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 或“乙”)
图6
解析
(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 实验中F3是竖直向下的. (2)A (3)甲
答案
(1)A
(2)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解析
(1) 用橡皮筋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测量的是三
条橡皮筋的伸长量及其拉伸的方向,与细绳的长度无关,
故上述操作中 A 不需要, B 和 C 是需要的;为了确保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