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教学设计
《雾霾》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了解雾、霾、雾霾和雾霾天气的定义,雾霾天气的成因与危害以及应对措施等。
b.认识雾霾天气的严峻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c. 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化学角度关注周边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化学素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讨论法、阅读法
3.教具:多媒体
【设计理念】
1.在教学设计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
视频和对照图教育学生,体会雾霾这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对比,强烈的反差促进学生将知识融入生活,联系实际思索环境问题。
2. 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强烈反差引导学生很自然的去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从而悄然地实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目的,便于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3. 通过分组合作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重点是学生了解雾霾天气,认识其危害及应对,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
为了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资料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使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要求,在引导学生分析雾霾问题时,特别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共同维护美
好家园——蓝天碧海金沙滩,培养学生学会生活。
课件开始链接焦点访谈,让学生感受雾霾这一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课件中从雾霾概念到危害及防治都为学生预留了交流、讨论的空间,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资料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氛围下交流、讨论,便于建立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课件后面还提供了讨论思考,可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资源】
1.视频《焦点访谈》—全国各大城市雾霾引入主题
2. 图片资料:霾前后城市风光对比图--来自网络
3. 视频:我爱你中国---共同打造美好家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视觉冲击创设情
视频:《焦点访谈》—全国各大城市雾霾 讲的主要内容是雾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全国各大城市雾霾报道。
关注视频中的雾霾危害 境 通过影像从视觉感受上去引导学生认识雾霾天气
展示:图片雾霾前后城市风光对比图
各地雾霾天气出现后,网上有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
提问: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有这样的现象,处于这样的雾霾天气中你有什么感受?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起学生的注意,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过渡:由于人类活
动不当,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许多环境问题的影响范围扩大到全球的范围,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比如我们今天谈的雾霾天气。
板书雾霾引入主题
展示:雾霾提问:雾霾是同一
种现象吗?
思考并回
答问题
引导学
生思考
雾和霾
的定义
及区别
定义雾
和霾,雾
霾天气
区分雾
和霾的
差别
基本介绍定义雾和霾,雾
霾,雾霾天气
板书(一)、定义
学生对定
义进行思
考及提问
基本知
识掌握
对比分析提问:六人一小组
讨论雾和霾的差
别,可以从定义及
自己了解的知识
加以说明?
板书(二)、雾霾
区别
仔细思考
定义,回忆
已有知识
讨论
对比加
深理解
讨论促
进思想
撞击
知识拓展2012年底到
2013年初,中国
中东部地区先后
多次出现大范围
雾霾天气。
板书(三)、雾霾
天气
认识雾
霾天气
探究过渡:你们觉得雾
霾天气是自然现
象还是环境污染
后的现象?思考后讨
论
请同学发
表自己的
设置问
题,引导
学生思
考、分
如是污染现象,它对人类、社会等的危害有哪些?
板书(四)、雾霾危害观点析、探
究,为提
出解决
措施做
铺垫
展示:多项措施预防雾霾天气过渡:我们身处这
样的雾霾天气中,
为保护自己和家
人,我们能做些什
么?
板书(五)、应对
方法
讨论
观察、欣
赏、深思
让学生
感知环
境问题
在我身
边,增强
社会责
任感。
课堂小结: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视频《我爱你中国》---视频《我爱你中
国》---共同打造
美好家园,用充满
期待的语气向全
体学生发出呼吁:
学过这一课后,我
们每个人都应当
成为一名环保主
义者,从身边的小
回忆本课
内容,构建
知识网络。
巩固知
识,建立
认知结
构
培养良
好的生
活习惯。
共同打造美好家园事做起,爱护自己,同时也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课后作业设计环保广告语,
向人们宣传雾霾
危害!
请把设计
好的标语
写在卡纸
上。
使学生
成为保
护环境
的实际
行动者
【板书设计】
雾霾和雾霾天气
(一)、定义
雾:
霾:
雾霾:
(二)、雾霾区别
名称空气相
对湿度
组成颜色。
雾
霾
(三)、雾霾天气
(四)、雾霾危害
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不利于儿童成长。
4.影响心理健康。
5.影响生殖能力
6. 比香烟更易致癌
阴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
(五)、应对方法
1.避免雾霾天锻炼
2.尽量减少外出
3.尽量远离马路
4.尽量不要开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们的确比以前被动的接受更认真,更积极动脑发言。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较好的实现了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这节课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索社会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新课改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探索,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给予形成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自身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
【课堂评价】
雾霾天气对你的情绪有什么影响?雾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背景材料】
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2年底,环保部公布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几场雾霾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3月15日表示,环保部已经明确了重污染地区的减排目标,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纳入考核目标,到2015年这三个地区的PM2.5浓度要下降6%。
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1月12日下午,北京城东部、南部的PM2.5均值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北京城区PM2.5指数全部超标。
针对该情况,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刊发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健鹏李佐军《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与存在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中指出通过大气污染治理,实现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将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可能还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
关。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