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2018年2月8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天空出现半人马座流星雨。

流星雨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流星体()A. 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 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 摩擦地球表层大气D. 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我国“嫦娥四号”月球飞行器即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可能遇到的最大威胁是()A. 空气太稀薄B. 宇宙辐射强C. 陨石撞击多D. 月球引力小3.小林夜观星空,9月2日21点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

若保持观察角度不变,9月3日再次观察到织女星的时间是()A. 21点B. 21点56分4秒C. 20点3分56秒D. 20点56分4秒4.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行。

这一期间,以下各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 北京B. 沈阳C. 上海D. 海口5.2018年10月30日新西兰北岛发生6.1级地震。

该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D.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6.这里有一份来自浙江稀土的自我告白:1亿年前,我熔化在岩浆中向地表运动,因动力不足在地下某处长住下来,直到2011年4月初,人们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我。

据此推断,该稀土矿所在的岩石属于()A. 沉积岩B. 变质岩C. 喷出岩D. 侵入岩7.如图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图中代号所示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与堤岸呈“丁”字形的堤坝,它可以减缓近岸河水(或海水)的流速。

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需建“丁”字坝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9.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

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D. 风力堆积10.“寒露”(10月8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常见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系统中,与该天气现象相关的是()A. 亚洲高压B. 阿留申低压C. 印度低压D. 夏威夷高压1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下列自然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正确解释的是()A.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B. 多云的夜晚较温暖C. 白天风从山顶吹向谷底D. 夜晚风从海岸吹向大洋12.如图所示区域的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 反气旋频繁过境B. 受沿岸暖流影响C.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D.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13.2018年,继“安比”、“云雀”、“摩羯”之后,“温比亚”的登陆让苏浙沪地区遭遇台风“四连击”,成为历史同期台风登陆最多的一年。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上述台风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A.B.C.D.14.如图显示2018年某锋面过境时上海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状况。

伴随着气温变化,这几天还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 晴朗,气压下降B. 晴朗,气压升高C. 阴雨,气压下降D. 阴雨,气压升高15.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亚寒带针叶林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温带落叶阔叶林16.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高山林线(即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变化示意图(单位:米)。

该地区不同纬度林线的海拔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 非地带性规律B. 垂直地带性规律C. 纬度地带性规律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17.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亚欧大陆的等温线分布状况大致是()A. 1月份和7月份都向北凸出B. 1月份和7月份都向低纬度凸出C. 1月份向南凸出,7月份向北凸出D. 1月份向高纬度凸出,7月份向低纬度凸出18.艾丁湖对吐鲁番盆地的绿洲有重要作用。

如图为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图中等值线表示湖面高度。

图中反映出()A. 湖泊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B. 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C. 湖面高于海平面D. 湖水含盐量降低19.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下列地区中,建太阳能光热电站资源条件最好的是()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南丘陵20.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代表黑夜)。

此时,太阳直射于()A. 23°26'N,105°WB. 23°26'N,15°WC. 23°26'S,105°WD. 23°26'S,15°W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21.跨流域调水在缓解部分地区缺水问题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

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缺水严重。

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

该工程建设了总长286千米的输水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

(1)分析塔霍河径流量丰沛的原因。

(2)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原因。

(3)分析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4)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推测由此对入海口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2.我国是洪灾多发国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千米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千米。

(1)据图归纳我国雨涝灾害频率的分布特点。

(2)比较黑龙江省与广东省雨涝发生频率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分析长江中游地区雨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

23.美国国土辽阔,东西绵长,自然景观迥异。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横贯美国东西两岸。

小明利用暑假到美国旅游,先驾车从旧金山到盐湖城。

期间,他游览了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之后,再乘火车到了纽约。

材料二: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1)小明驾车从旧金山到盐湖城的途中,发现某些地区随海拔变化,植被景观有明显差异,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小明发现铁路沿线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变化,这与降水差异有关。

说明从盐湖城至纽约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分析其原因。

(3)铁路沿线城市中,旧金山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分析其原因。

(4)科罗拉多大峡谷素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根据景观图片判断大峡谷两侧的岩石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由题,流星群是一群轨道大致相同的流星体,当与地球相遇时,因受引力影响,在坠入地球时,与大气摩擦发光发热,则成为颇为壮丽的流星雨。

故选:C。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

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

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

本题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天空出现半人马座流星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宇宙探测。

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答案】C【解析】解: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飞行器威胁大。

故选:C。

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

本题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飞行器即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宇宙探测。

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3.【答案】D【解析】解:在此期间,正好经历了一个恒星日(地球正好自转了360度),经历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

所以从9月2日晚21点开始,下一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是时间应为9月3日20点56分4秒。

故选:D。

地球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时56分4秒。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别。

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4.【答案】D【解析】解: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10日在上海举行,这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白昼最长的是海口。

故选:D。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围最大;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大。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理解即可。

5.【答案】A【解析】解: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

故选:A。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6.【答案】D【解析】解:由题干可知,1亿年前,我熔化在岩浆中向地表运动,因动力不足在地下某处长住下来,该稀土矿所在的岩石属于侵入岩。

故选:D。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

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7.【答案】C【解析】解: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代号所示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③(北赤道暖流)④(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故选:C。

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