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最新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

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

下图为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与物种均匀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影响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人类活动B. 海拔高度C. 地势起伏D. 坡面朝向2. 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

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A. 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自然环境恶劣B. 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C. 8m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D. 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说明影响舜王坪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

故选D。

【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

物种均匀度越高的地区优势物种越不明显。

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最高,因此优势物种最不明显。

故选B。

【3题详解】人类干扰越大,物种越均匀。

据图可知,4m处物种均匀度高,说明人类干扰最大,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均匀度最低。

故选D。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 升高,④增强B. 升高,③增强C. 降低,②增强D. 降低,①增强4.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3. D 4. B【解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

【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

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

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

下图示意1961—2008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地势C. 距海远近D. 大气环流6. 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A. 减少农药使用量B. 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C. 改变耕作制度D. 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答案】5. B 6. A【解析】试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5题详解】结合图中等值线可看出图示地区同纬度相比,东部华北平原负积温小,西部黄土高原负积温数值高,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B正确。

【6题详解】图中甲地负积温等值线向南弯曲,也就是向负积数值小的方向弯曲,说明与同纬度相比负积温数值较大,气温较低,病虫害少,可减少农药使用量,A正确;气温低,不利于果树安全越冬,农作物生长周期会增长,不会改变耕作制度。

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冰退则相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A. 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B. 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C.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D.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8.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将导致()A. 南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西部温差变大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C. 澳大利亚东部沿岸地区降水量减少D. 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都变弱【答案】7. C 8. A【解析】【7题详解】按一般规律,南半球海域8月气温最低,海冰面积最大,但实际上海冰面积9月达最大,说明海水结冰速度慢;2月海冰面积最小,说明融冰速度比结冰速度快,C正确;无法判断9月结冰速度和2月融冰速度。

【8题详解】由材料“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可知,冰进时受阻水流北上,导致南太平洋赤道附近大陆东部温低,东西部温差变大,A正确。

下图示意某河流地貌形成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A. abcdB. badcC. cdabD. dacb10. 野外考察发现P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 堆积作用强烈B. 侵蚀作用强烈C. 山洪暴发频繁D. 河流改道频繁【答案】9. B 10. 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河流地貌【9题详解】结合图中图例可看出a、c、d都是在冲积扇基础上不断侵蚀形成的,b图表示冲积扇,可推测演化顺序为badc,B正确;图b是冲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图a表示受流水下蚀作用后形成河谷,图c是河谷形成后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图d因侧蚀加强,河道弯曲。

【10题详解】有粗大的砾石沉积说明水流速较快,流量较大,堆积作用强,原因最有可能是山洪暴发频繁,C正确。

【点睛】河流发育初期,河道呈“V”型,河流侵蚀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流发育中后期阶段,河流向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变宽,河道更加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槽型河谷。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

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

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

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3月15日前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A. 风速较大B. 郁闭度大C. 气温较高D. 降雪较少12. 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

分析原因最可能的是()A. 冷锋带来的一次降雪B. 暖锋带来的一次降雪C. 林内有降雪,林外无降雪D. 林外融雪较慢13. 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的水文生态效益较低。

据图文信息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落叶松人工林可使()A. 春季融雪量降低B. 河流汛期推迟C. 融雪时长较长D. 融雪速度较快【答案】11. B 12. A 13. D【解析】【11题详解】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区森林郁闭度大,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故B正确。

材料“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说明林内与林外空地气温、降水和风速相差不大,排除A、D、C,故选B。

【12题详解】图示为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积雪和融雪状况,4月10日起,林外空地又有一次积雪过程,应为冷锋过境导致的,故选A。

【13题详解】图片显示,春季融雪量增加比落叶松人工林融雪速度降低,因此融雪时间长,河流汛期滞后,利于水的下渗,所以生态效益高,故D正确,AC错误。

云冷杉常绿原始林郁闭度高,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因此积雪薄,春季融雪量减少,故B错误。

故选D。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 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D. 物理风化作用较强15. 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A. 高度B. 速率C. 规模D. 年代16. 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A. 风积沙丘B. 风蚀沟谷C. 冲(洪)积扇D. 三角洲【答案】14. C 15. B 16. C【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又有河流沉积的粉砂-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据此选C。

【15题详解】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选B。

【16题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刚出山,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据此选C。

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

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 地处背风坡B. 寒流流经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西风偏弱18. 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A. 春季最长B. 夏季最长C. 秋季最长D. 冬季最长19. 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A. 河流水质下降B. 泥沙沉积量增加C. 泥沙沉积量减少D. 河流含沙量增加【答案】17. D 18. B 19. C【解析】本题以区域河流和气候资料为背景,考查区域环境特征,降水多少的成因,水利工程的作用等知识点。

【17题详解】由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全年温和且温差小,应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分布在40°N-60°N之间大陆西岸地区,附近洋流为暖流,B错;该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C错;地处背风坡不会导致同一地区冬夏降水差异,A错;冬季由于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加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季风的势力较夏季强盛,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量大,所以夏季降水量小,与西风偏弱有关,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