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中的智能感知

物联网中的智能感知


layer is deeply studied in this thesis.
关 键 词 :物联网;RFID;传感器网络;感知层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RFID;sensor networks;perception layer
中 图 分 类 号 :TP39
applied extensively, especially after the policy of SA and AS be cancelled by the US government, for example, to measure vehicle and vessel 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re studied, and the achievement of bas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layer, namely perception
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等,表现了我国对物联网的重示;欧盟、 2 物联网的架构
日本、韩国也都相应的提出了自己的物联网计划。由此可以看出物
从物联网的工作实现原理来看,物联网大至可以划分为三个层
联网将会像互联网一样,将带来全球的一次变革。
次。最底层的一层是采集物体位置、温度、湿度等等数据信息的信息
1 物联网的定义和原理
只是其网络的一部分。物联网中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最初是要能过无 高。比如一个采集 RFID 信息距离 5-10 米的 RFID 阅读器的价格就
线传感器网络来传到主网中来,同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也会影响到物 要上万元,而且 RFID 标签的价格也并不便宜,假如要在每个商品上
联网中数据采集的一个生要方面。比如,要监测森林火灾等,把一大 加上一个 RFID 标签则成本要增加 1 元左右,对于某些商品其价格
通过各种无线、有线网络来传输数据,当然网络层中要有一个中间 技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标签,阅读器,天线。标签即里面存储的有
件来屏蔽下层网络的异构性,因为在下层网络中,传感器的标准不 标识物的基本信息的芯片,并内置有通信元件;阅读器即可以读取
一,传输模式也不统一,造成了下层网络形成多种多样,标准不同, 标签中信息的设备,采集出物体当前的状态等信息;天线即发送信
全球任意近地空间内进行导航、测速和精确定位。GPS 其空间组成 包括 24 颗 GPS 卫星,其中 21 颗卫星用于正常工作,其余 3 颗卫星 用于备用。全部 24 颗 GPS 卫星均匀分布于距地表 20200km 的 6 个 轨道倾角为 55°的轨道面上。卫星的均匀分布使用户在全球任意地 点、任意时间都可同时观测到 4 颗以上的卫星,且保持良好的定位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6-4311(2011)20-0124-02
0 引言
那样终端是人,在物联网中网络中的终端是物。如目前物流系统就
最近物联网成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业界都 具有物联网的一些特点,用户可以查到用户发送的物品到哪了,大
对物联网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相信它将成为全球下一个新兴的产 概什么时候能到等,不过目前的物流系统并不完善,如用户并不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xtClass.SetFocus
[2]王勇领.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Exit Sub
[3]魏军,王威,郭冰冰.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End if If not Testtxt(txtRudate.Text) then MsgBox ”请输入入校时间!”,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 txtRudate.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4 结束语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一个学校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
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 析,不加选择的收集;中间的
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2]。物联网与之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 一层为:网络层,负责传输采
相似之处,不过物联网不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3],两者之间有很大的 集到的信息;最上面一层为:
差别。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 应用层,顾名思义就是通过
算机技术。
并且在这一层还要对初始采集到的信息作出一些简单的处理,以利
End if
的内容。
If not Testtxt(txtClass.Text) then
参考文献:
MsgBox ”请选择班号!”,vbOKOnly+vbExclamation,”警告”
[1]安中,吴洪波.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的使用情况来看,还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也是作者今后要研究 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Value Engineering
· 125 ·
基于差分 GPS 相对定位的方法探究
GPS Relative Positioning Based on Differential
邓潇 Deng Xiao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烟台 264000) (Naval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University,Yantai 264000,China)
years. The industrial community has great expectations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believes it will become the next global burgeoning industry. The
[4]曹锦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5]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张立厚等.管理信息系统.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 [7]邸端华等.小型局域网组建、维护、扩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8]许卓群等.数据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9]王行言等.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柴佩琪等.微机管理信息系统大全.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2]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造成了网络的复杂性,要通过一种中间件网络层来把各种不同的网 号用,使阅读器通过射频信号能读到标签中存的信息。
络融入到一起,组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网络。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
3.3 RFID 的现状 目前采用 RFID 的应用还算比较多,不过应
网络的关系也在这里会显得比较清楚,在网络层,无线传感器网络 用并不太广,其中一个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就是 RFID 的成本较
摘要:GPS 相对定位技术已深入到测绘、导航、通讯等的各个领域,尤其在美国政府取消 SA 和 AS 政策后,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测量飞
行器和船舶编队的飞行及航行时的相对位置。本文以 GPS 伪距定位基本原理为基础,针对已知位置信息目标和未知位置信息目标之间的相对位
置问题进行了探究。
Abstract: GPS has been deepened into the mapping,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ields comparing with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t is
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成
[13]刘臣宇,朱海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绩信息进行各种管理,可以大大方便学校的管理工作,而且可以方 社,2006.
便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掌握和管理,但通过目前学校
[14]刘韬,骆娟,何旭洪.Visual Basic 6.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
业。比如 IBM 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对此美国总统奥巴马作出了 查到实时的信息,只能查到固定的几个站点,如若物联网技术成熟
积极的回应;2010 年 10 月 3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让 应用的话,则可实现用户能查到物品实时在哪个位置、还剩多长时
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在此次讲话中强调了“要着力突 间能到等。
体信息的网络共享等。在这个大的网络中网络的终端不再像互联网 感知层对于物联网来说是其的感觉器官,能过这一层中的传感器、
— —— —— —— —— —— —— —— —— —— —— ——
二维码、RFID 等感知采集信息。正如上文所说的之所以称为“智能
作者简介:李中伟(1983—),男,河南项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电子计 感知层”主要是为了突出其采集信息要“智能化”,采集有用的信息。
采集层,我们可将其称为:智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1],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 能感知层,之所以这么做,是
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 为了突出其“智能“的采集信
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 息,并不是什么信息不加分
such as flight and navigation, the relative posi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PS pseudo-range positioning, the problems of the
摘要: 物联网近来成为了学术界与业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业界对的联网寄予了极大的期望,相信它将成为全球下一个新兴的产业。本文
研究了物联网的构建与相关应用,并深入研究了实现物联网中的基础信息采集层即:感知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