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考试焦虑的文献综述

关于考试焦虑的文献综述

初中生考试焦虑的调查研究一、目前于关考试焦虑研究的有关理论焦虑(anxiety)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

焦虑产生于危险不明确而又会来临时,人对危险持有警戒态度,并伴随有无助、不安、紧张、忧虑等心理状态。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由考试这种情景带来的一种困扰学生的情绪状态。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学生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在情绪上的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考试来临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另一类是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晕场”为典型表现。

(一)各学派关于焦虑的观点1.精神分析的观点精神分析是最早研究焦虑的心理理论,焦虑是其理论核心概念,它对焦虑的研究也最为系统深入。

其中又以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和雅各布森的理论较有代表性。

弗洛伊德从本能决定论的观点出发,先后提出过两种焦虑理论。

他的早期焦虑理论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利比多转化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后来,弗洛伊德在本我、自我、超我三分人格结构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期焦虑理论,即焦虑的信号说,认为焦虑的根源不在本我,而在自我,只有自我才能产生并感受焦虑。

霍妮进一步阐释和修正了弗洛伊德的焦虑论,提出了基本焦虑论。

她把环境的作用提高到首要地位,强调应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个体环境中去追寻焦虑的根源。

在霍妮看来,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尤其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是产生基本焦虑的直接原因,而文化环境则是最终的根源。

沙利文从人际关系入手,阐述了焦虑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他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随着个体自尊的发展,焦虑也必然与自尊有关,认识到自尊在焦虑发生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雅各布森认为焦虑的实质是自我不能选用个体喜爱的行为方式来释放本能。

在她看来,焦虑是一种结构现象,它是由自我和本我之间的张力所引起的,即当自我被迫通过非选择性途径释放多余能量时产生的一种情绪。

2. 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认为,人的焦虑起源于过去失败经验形成的条件反射。

如果这种经验导致人完全无助的感觉,那么焦虑症便不可避免了。

巴甫洛夫曾作过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性神经症”,以证实动物由于这个原因而焦躁不安。

1970年格尔对人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人因为挫折而感到完全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那么患焦虑症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总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当原始的冲动或过度的刺激含有有害成分,就会导致焦虑的产生。

一旦焦虑形成,它就会作为刺激冲动发挥作用,或者是通过减少冲动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3. 人本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不一致最终将引发焦虑。

许多知识分子感叹书读的得越多越烦恼,这是他们的自我期望值过高的缘故。

4.流行的观点对目前焦虑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罗洛.梅(R.May)的观点和爱普斯坦(D.Epstein)和斯皮尔伯格(C.D.Spielberger)提出的理论。

罗洛.梅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剧烈变迁的时代,旧的生活观、伦理观、价值观逐渐崩溃,人们的独立性丧失了,对自我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因而增加了人们的焦虑。

他认为只要主观上认为某个价值受到威胁,人就足以产生焦虑的体验。

爱普斯坦的理论建立在对伞兵的研究上,他发现焦虑是在知觉到极度危险后所产生的无方向的唤醒状态。

他把这种状态描绘为极端有害的,并往往导致直接的动机(恐惧),以致造成行动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适应性的作用,当情境(威胁)恶化时,直接行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斯皮尔伯格详细论证、完善了由卡特尔(R.BCattell)提出的状态和特征焦虑的概念,把焦虑分为特征性焦虑和状态性焦虑,其理论不仅可以对焦虑作定性研究,而且可作定量探讨,从而结束了仅在理论上定性研究焦虑的历史,开拓了焦虑研究的新领域。

(二)考试焦虑理论的发展1.考试焦虑理论在欧美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理论界对焦虑的研究逐渐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动物实验转变到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的焦虑理论的研究。

原因是这样的,转变始于1951 年Taylor 发表的显性焦虑量表(MAS),并指出Taylor 进行了最早的对焦虑的测量研究[1]。

我认为,这样的观点值得商榷,理由有二:首先,仅把Taylor 发表显性焦虑量表作为理论界研究趋势开始转变的标志,其理由显得单薄,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

第二,我们观察焦虑理论发展历史的同时不能忽视考试焦虑理论的发展史。

考试焦虑作为焦虑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正是以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资料显示,对考试焦虑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欧美国家开始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Felin,Demis 和Smillie 发表了考试焦虑的第一个经验调查报告;1938 年Brown 首先发表了测验焦虑问卷[2]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考试焦虑的著作—《考试前的焦虑和疾病》。

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对考试焦虑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因此,我认为有些学者的观点值得探讨。

从考试焦虑理论研究的发展历史来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对考试焦虑的探索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在米勒的指导下,Sarason 和Mandler 正式启动了考试焦虑的系统性研究,六十年代取得了考试焦虑的概念和结构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七、八十年代,关于考试焦虑的各种理论大量涌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研究进入平稳深入的发展时期。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欧美在考试焦虑方面的研究已经分化出了很多研究领域,如“考试焦虑的本质与现象”、“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考试焦虑的研究方法”、“考试焦虑的干预”等等,其中,考试焦虑的调适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2.考试焦虑理论在中国的发展1958 年,凌文铨教授发表了《关于“测验焦虑”的研究》,1985 年又引进Irwin G.Sarason 编制的91 个条目的考试焦虑量表(TAI)对中国大学生进行了测试。

我国对考试焦虑的系统的研究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

郑日昌和陈永胜1990 年出版的《考试焦虑的诊断与治疗》是我国较早的系统阐述考试焦虑理论的著作。

之后的几十年尤其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考试焦虑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考试焦虑量表的翻译与适用、考试焦虑的形成和发展机制、与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考试焦虑的调适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少量的比较研究,比如由黄辛隐等人同美国休斯顿独立学区教育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对考试后果的担忧:中国与美国中学生的比较研究》等。

二.有关考试焦虑的调查方法(一)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59年编制,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

1.适用范围本量表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的项目,主要涉及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两大类因子结构。

本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但不大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态。

同时,与HAMD相比较,有些重复的项目,如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失眠等,故对于焦虑症与抑郁症也不能很好地进行鉴别。

2.应用价值(1)HAMA是一种医生用焦虑量表,这是最经典的焦虑量表,尽管它不尽理想,但在所有同类量表中,它的使用历史最0长,用得最多,临床和研究工作也最为熟悉。

(2)HAMA能很好地衡定治疗效果,以及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变化。

如利用因子分析法作疗效分析,还能确切地反映各靶症状群的变化情况。

(3)本量表评定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焦虑症,但不太宜于估计各种精神病时的焦虑状太。

同时,与HAMD相比较,有些重复的项目,如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失眠,故对于焦虑症与抑郁症,HAMA与HAMD一样,都不能很好地进行鉴别。

(二)贝克焦虑量表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Beck)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个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

该量表用4级评分,适合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测量受测者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由Zigmond as与Snaith RP于1983年创制。

主要应用丁综合医院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筛查。

HAD共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7个条目评定焦虑。

焦虑与抑郁两个分量表的分值划分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症状可疑;11~21分属肯定存在症状。

(三)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

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

而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SAS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四)考试焦虑量表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 TAS),简称TAS,是美国华盛顿顿大学心理系的著名临床心理学家Irwin G. Sarason教授于1978年编制完成,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最著名的考试焦虑量表之一。

TAS共37个项目,涉及个体对于考试的态度及个体在考试前后的种种感受及身体紧张等。

Sarason本人报告,TAS有良好的信度和预测效度。

Sarason间隔几个星期测试,得到重测信度为。

80.Sarason在征兵测验中发现,高考试焦虑者作业成绩较差。

Sarason还通过实验证明,高考试焦虑的个体在完成复杂认知任务时作业成绩较差,这些研究证明TAS有很好的预测效度。

测量考试焦虑的量表非常丰富,但此量表自编制以来一直得到广泛的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