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瓮安事件

瓮安事件

瓮安事件
2008年6月22日凌晨0时27分,瓮安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在西门河大堰桥处有人跳河。

凌晨3时,16岁的中学女生李树芬在河中被其叔李秀忠等人捞起,急救人员证实李树芬已经死亡。

报警的三名青年被警方带走。

当日上午,死者父亲等人到瓮安县雍阳镇派出所询问案情,被告知已交到瓮安县公安局刑侦队负责。

刑侦队告诉他们,李树芬系自己投水死亡,与当时在场另外三名青年无关,要求家属自行埋葬尸体。

死者父亲等人不服,提出要进行法医鉴定。

当晚,瓮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技术科的法医到现场作鉴定。

由于怀疑李树芬并非自杀,她的家属用冰棺将尸体冷冻后停放在出事现场,同时从附近的居民点接来电线,还用竹竿和编织布搭起棚子遮盖冰棺。

当时有六七十人围观。

法医在做完常规检查后认定李树芬系溺水死亡。

由于当时家属没有质疑是奸杀,法医并没有检查死者外阴。

死者家属在签字后认为鉴定只是“拿着手电随便照了照”,过于随便,因此到黔南州公安局申请第二次复检。

同时有传言说女生可能是被两名当地青年强奸后掐死并抛尸河中。

25日,黔南州公安局派来的法医进行了第二次尸检,按照死者家属委托书中的要求做了解剖并对死者死前有否中毒和性行为进行了检验取样。

26日检验结果公布,称排除了服毒和强奸的可能性。

但死者家属认为法医“取走了部分器官”,并且没有公布结果。

这时往停尸处围观的人增多,有传言说元凶是瓮安县委书记的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当地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

又有传言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死者的“叔叔、爷爷、奶奶因上告被打住院抢救,妈妈被打得说话含糊,已失去理智,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

另外,死者的二叔瓮安县玉华乡中学教师李秀忠在离开公安局途经当地保险公司门前时,遭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士打伤而入住医院。

李树芬死后,死者家属与当时在场的三名青年之间因为赔偿问题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27日,瓮安县公安局公布《关于李树芬死亡一案的调查报告》,认为“李树芬跳河是因为其认为父母重男轻女,对自己的哥哥李树勇较好,对自己不好,而且还经常受到父母、哥哥的谩骂。

”28日星期六早上,瓮安县公安局向李树芬家属传交《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称李树芬系“自己跳河溺水死亡”,“死因已查明,李树芬尸体没有继续保存的必要”,要求家属下午2时前将尸体领回安葬,
“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

”这种做法使在场的人们十分不满。

下午3时许,数十名在停尸处围观的人列队前往县政府请愿。

两名约12岁学生模样的男孩举着书有“为人民群众伸冤”的白色横幅走在前方。

请愿队伍从大堰桥出发,行经环市东路,经邮电局门口转至人民广场,约15时30分到达县政府办公大楼。

开始时队伍中的人并不多,但迅速增加。

来到李树芬生前就读的瓮安三中时,有较多学生加入,队伍规模超过了200人,抵达县政府时,已达上千人的规模。

县政府无人接待。

下午4时左右,队伍转到旁边的县公安局大楼。

两名民警在公安局门口拉起警戒线。

不久,有警察抢走了学生手中的横幅。

在场民众被激怒,于4时30分左右双方开始冲突。

此时聚集的民众达到约2万人。

这时已经有人冲入公安局大楼一楼进行破坏。

有人向在场民警投掷矿泉水瓶和泥块及投掷燃烧瓶烧楼。

18时许,有学生开始烧车,附近多辆警车被点燃。

前来救火的消防队被夺去消防龙头,剪断消防水带,消防人员被迫撤离。

被毁的瓮安县公安局大楼20时左右,人群因为“等不来一个领导说话”,而向县政府转移。

23时左右,县政府大楼旁边的县委大楼被点燃,并因是木结构,最后全被烧毁。

骚乱惊动了中央政府。

中共贵州省委成立了处置瓮安“6·28”事件工作组;瓮安县委县政府成立应急指挥部;相关领导从北京赶到瓮安指导处置工作。

29日凌晨,人群开始散去。

凌晨3时,群众全部散去,事态暂时平息。

上午6时起,人群又开始在县政府附近聚集,高峰时有6000余人。

有人向执勤公安、武警投掷石块、砖头并试图冲破警戒线,局势一度紧张。

下午19时,武警和公安开始强力清场,现场人群逐渐散去。

政府部门大楼前重兵驻守;记者被禁止到现场采访;县内大致回复平静。

29日,新华社发表简单文章报道此事,称“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

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至29日凌晨2时,围观人员缓慢散去,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瓮安县城秩序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

”6月30日上午,瓮安县电视台反复播放“关于敦促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的通告,要求民众积极举报闹事分子,并公布举报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

7月1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把骚乱定性为“一起单纯的民事案件酿
成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煽动利用,黑恶势力直接插手,公然向我党委、政府挑衅”,“影响了全省稳定和贵州形象”。

事件发生后,截至7月3日,警方已抓获59名犯罪嫌疑人,其中22名被刑事拘留。

涉及到流氓恶势力的有39人,19名涉案学生投案自首;瓮安县人民法院于同年11月6日开庭审理首宗相关事件,并于14日下午宣判涉案人张光静有期徒刑16年、莫光付15年、肖春平7年、李秀龙5年、李庆安5年、柴吉方2年(缓刑2年)。

7月4日,瓮安县常委罗来平,以及公安局长申贵荣的职务被免职。

贵州省委和黔南州委对瓮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作出调整决定,县委书记王勤、县长王海平被免职。

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认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开矿、拆迁安置的时候,民众的利益受侵犯,而一些干部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法粗暴,并肆意动用警力加上地方黑恶势力坐大,治安欠佳,产生民怨,使黑恶势力能乘机煽动民众冲击政府。

而政府在处理李淑芬一案以及在对待示威群众时表现出的简单武断的处理方式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何谓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类型与方式有哪些?
2.如何理解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答案:
(1)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以影响政府政策过程、实现利益的行为;(2)政治参与有自动参与、动员参与与消极参与等类型;亦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政治接触及政治冷漠等多种方式;
(3)政治参与可以促使政治权力主体的民意维持,提高行政能力,实现权力正义;亦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利于政治稳定;但是,政治参与的有序性,需要政治权力的克制、民众表达的克制与理性,需要法治文明的制约,否则极易形成爆炸性参与,从而引发骚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