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

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

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
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二)。

2、看“温馨点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读好书吗?上面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

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教后反思: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二),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讨论交流: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好方法?跟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吧。

2、师补充介绍一些名人读书方法。

如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三到法”等。

3、读了这段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

四、评价表现1、自我评价。

如果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就把水果全都涂红,如果你还不太满意,就先涂两个。

2、教师小结。

教后反思:
第5课时
课题:《弟子规》
教学内容: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学生。

2、教育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交正直诚信的好朋友。

3、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两节文字,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齐读文字,注意读准字音。

二、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简要了解文字含义。

(一)学习第22节: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1、齐读文字。

2、讲解这段文字的意思。

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努力赶上。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刚没有必要伤心自卑。

从德行与物质享受两方面来谈,德行远比物质享受更重要。

3、你懂了吗?齐读这一节。

4、师述:这一小节还蕴藏着一个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5、学生(湘润)讲《弟子规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

谈懂得的道理。

6、师述:感谢湘润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故事,我们要像大教育家孔子那样虚心学习别人长处,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选听故事)涵的“外表与内在”、玉的“阮咸晒衣”。

(二)学习第23节: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1、(师述)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3节内容。

2、齐读文字。

3、解释文字意思。

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接近你,真正的良师益友就是逐渐离开你。

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时虚心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朋友,就会渐渐和我们亲近了。

4、举例说明“闻过怒”、“闻过欣”的观点。

5、齐读这23节内容。

6、选听故事。

(彤的“魏征直谏”、婷的闻过则怒。


三、多种形式练读两小节内容,做到背诵。

四、进行每节课一次的善恶大考验(用手势、语言判断行为对错。


1、遇到师长行礼问好。

2、礼让座位给老弱妇孺。

3、边走边吃,随地吐痰。

4、捡到他人物品及时归还。

5、乱扔垃圾,制造环境污染。

6、喜欢讲别人的缺点。

7、对父母没有礼貌、大喊大叫或是顶撞。

8、不说脏话、不打架。

活动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明辨是非,德行高尚的人。

第6课时
课题:《弟子规》
教学内容: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

教学目标:
1、通过课件,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

2、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3、让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丰富语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

2、激发学生对中国丰富语言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电脑一台。

2、大字卡、小字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大声诵读《弟子规》。

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弟子规》的内容。

二、让学生先欣赏《弟子规》。

三、学习汉字“贵”、“洁”、“循”、“称”。

“找字”游戏:教师出示所教内容中的一个字,让学生找找哪儿有这个字。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弟子规》。

(一)运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弟子规》内容。

(二)学生学念《弟子规》。

1、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先单句、再2句、再4句)。

2、学小古人。

学生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

3、接龙法。

即让学生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4、拼句法。

将《弟子规》内容的每个字单独分开,打乱顺序,让学生看看、拼拼,并把它念出来,不会的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可以看书检查,也可以向同伴请教。

五、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