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
• 二、析例 • 1.因果分析法 • [析例]正是因为帕瓦罗蒂放下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诱惑 ,致力于歌唱事业,他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 想,实在让人敬佩。 • 本段文字论证清晰有力,先是分论点,然后是事例 论证,接着就是有针对地析例,使得文章极有层次 感,思路清晰,论证有针对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对比分析法 • 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极恰 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 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 本段文字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 ,极恰当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 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的观点。 • 3.假设分析法
• 2.请从事例运用的角度指出下面议论文段落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修改。 • 问题:①没有严格地以议统例,例证过多。 • ②议、例结合得不紧。 • 修改:人们对极限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每一次挑战极限的成功,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一次证明。 阿姆斯特朗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自豪肯定不仅仅因为他是 多次的环法冠军,更因为这冠军背后对癌症的艰难征服使 他认识到了自己生命的可贵和行为的价值。初次的价值证 明又成为下次追求和挑战的动力,于是我们才能从田径场 上看到从刘易斯到格林一代又一代飞人的英姿。人们就在 这不断地追求中成长、成熟。正是因为这不断的追求,使 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 一、叙例
• 1.精练——叙例要精练 • 《付出就有收获》中的叙例片段点评: • 选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证明论点。本段选例典型,但叙例太 详细具体,不够精练概括,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叙 例要求。拟改为: • 只有懂得付出就能获取成功。童第周,一个基础并不见好 的少年,坚持用一个又一个深夜的灯下苦读;用别人进入 梦乡的时间认真投入刻苦的学习中,寒来暑往,坚持不懈 。他的付出终于使自己成为了中国科学史上的新星。他的 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成功。
议论文的述例与析例
议论文的述例与析例
• 一要注意叙事的概括性(与记叙文有所区别), • 二要注意叙事的指向性(有侧重点), • 三对事实要有一定的议论分析(析例)。
• 《风景随心》点评: • 作者平时是个有心人,他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 ,以备考场使用;所用资料,形式多样:或详细叙 述,或扼要概括,或直接引用其中话语,或对比证 明心与佳景的关系;所引素材,有众所周知的名人 ,有不知名的凡人;有科学家、画家、摄影家,也 有诗人、学者。
• 3.有学生在写作《莫让感情蒙蔽了眼睛》一文时, 这样叙例,请为这位同学写一段析例。 • 历史以残酷的事实一次一次地告诫我们:人情的亲 疏远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惘,甚至令人昏聩。 然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人类的情感置之不 理,做一个冷血动物呢? • 那也不必,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只 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分而析之,辨而认之。
【应用学习】
• 1.请以“奖掖后来者,争当新时代的伯乐”为论点 ,合理叙述下面的一则事例。 • 傅抱石的生活状况——删减概括(与“伯乐”无关) ,徐悲鸿发现并帮助的过程——概括强化(不但…… 还……)。
• 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就是一个慧眼识英的伯乐。一次, 他偶然发现了正迫于生计当街卖画的傅抱石,认为他绘画 技巧高超,遂认定这是一匹“千里马”,不但冒雨拜访, 还帮助傅抱石到日本深造,使傅抱石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傅抱石这匹千里马哪会驰骋 于中国当代画坛?
• 2.得当——叙例有详略 • “如梅在雪”为题的文段点评: • 素材的筛选详略得当,说到颇有文采的女性时 极尽详写之能事,点到徐本禹、袁隆平时则一 笔带过。最后点题,简洁而用语精美:“如梅 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 3.变通——多角度叙例 • 对于同一角度的多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且不 说……,也不说……,就说……”的格式来进 行排列,以避免给人以堆砌事例、以例代证的 印象。 • 在论述时,如果很多事例都在一个平面、一个 角度上,难以全面阐述中心论点。这时,要注 意事例的多层次性、多角度性选用和分析。
二、整篇训练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 一位哲人说:“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这是对 你一生意义的诠释。在人的一生成长中,有几种能力是你 必须具备的。其中包括: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与人交际 相处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 • 请比较上述三种能力,综全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阐述你 的看法的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