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阅读讲义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五年级语文阅读讲义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方法 例题讲解 阅读讲义 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五年级阅读训练专题四状物类文章阅读阅读方法指南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状植物文”。

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点: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通过阅读,要明白作者所“状”之物是什么,作者选择这样的一种所“状”之物有什么用意,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一般说来,状物类记叙文的所“状”之物一般会在文章标题中交代清楚,而作者通过所“状”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会在文章的结尾彰显出来。

最终所达到的目的,经常是作者要赞扬或是要批判所“状”之物,赞扬它的什么精神或批判它的什么行径等等。

二、注意理解文章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状物类记叙文表达文章中心通常要选用一定的手法,如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有时还要运用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手法。

如文章中所“状”之物是一种树木,我们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这种树木,介绍它的生长环境、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到文章最后,再以象征手法揭示这种树木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使状物记叙文的主题鲜明地突显出来。

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抓住所状之物与所要表述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叉点”,即确定它们之间有相似、相通或相关的内容。

三、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线索。

状物类记叙文一般都有比较明晰的线索。

线索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状物类文章经常以“事物”或“作者对事物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

在状物类记叙文中,我们可以把自己对所状之物的感情变化作为线索,可以先写讨厌这种事物,然后通过接触认识这种事物,进而赞美这种事物,以及它所具有的品质和精神。

四、要注意把握文章的顺序。

阅读状物类记叙文,要重点抓住景物特征,看看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是按作者的行踪来写,还是按空间的转换来写。

有的文章重点叙述作者的活动,有的细致刻画景物,有的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感。

阅读时,还要重点体会“触景生情”“意在言外”的写作方法,注意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何处抒情,何处议论,这一切都是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而做出的精心安排。

典型例题讲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国的春风林斤澜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

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

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春风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

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1.文章开头的“春脖子短”是什么意思?【答案】春天持续的时间短。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文,分析词语的语境义。

“春脖子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春哪来的脖子呢?结合后面一句话:“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可以知道,作者的意思是春天持续的时间短。

2.作者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还要在第④段写江南的春天?【答案】写江南的春天,重在写江南的春风温和、细柔,烘托(突出)北国春风的豪迈、苍劲的特点。

或与下文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写作手法知识的掌握。

作者重点写北国春天,却去写与它相反的江南春天,写江南的春风温和、细柔,很明显目的是和下文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来突出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

3.语言品析。

在A、B中任选一句,可以结合加点字词,也可以自选角度,做点评。

A:春风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B: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动弹胳膊腿...,伸懒腰我选A句,点评:这句话抓住“扑,漫,插,灌”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国春风势不可挡的气势,表现了它豪迈、苍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答案】A:这句话抓住“扑,漫,插,灌”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国春风势不可挡的气势,表现了它豪迈、苍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从排比句或拟声词角度分析)B: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房子写活了。

侧面烘托了北国春风的强大,带来生命的复苏。

表达了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从拟声词角度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和句子的赏析。

A句话中的加点词都是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国春风势不可挡的气势,表现了它豪迈;B句话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侧面烘托北国春风的强大,也是表达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

4.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中上的作用。

【答案】承上启下。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分析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即可。

画线句子承接了上文对北京春风“刮土”的疑问,又引出下文对下乡的好处的介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南北春风的特点。

【答案】南国春风:温暖、柔和、湿润;北国春风:粗犷、豪放、猛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时,找出文中描写南北春风的关键语句,进行归纳即可。

北方的春风从塞外的草原、沙漠滚滚而来,“呜呜吹号,哄哄呼啸”“捎带来的粗暴”,表现了北方春风的粗犷、豪放与猛烈;南方的春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表现了南方春风的温暖、温和与柔和、湿润。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6.细读课文,请探究作者对北国春风情感变化的过程。

【答案】作者初到北国报怨北国没有春天,而怀念江南的春风,当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以及人们在春风中劳作的场景,便焕发出欣喜之情,从而对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到后来即使回到江南,也会怀念北国的春风。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

解答时,须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加以总结。

本文以抑笔起首,抱怨北国没有春天,怀念江南的春风,然后写人们对北方春天的普遍看法。

接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对北国春风开始有了别样的体会。

到后来,即使回到江南,也会怀念北国的春风,同时用揶揄的口气突出了北国春风的令人难以忘怀。

7.从全文来看,北国的春风有哪些值得作者怀念?【答案】北国的春风送走了坚冰霜雪,伴随作者历经了艰苦的岁月或北国春风的豪迈、苍劲让我怀念。

在北国春风下的那段艰苦的下乡岁月让我怀念或者那些北国淳朴的山民让我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要点的概括。

解答此题要结合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描写句,以及文中的抒情句去分析。

从作者的描写来看,北国春风最引人之处在于:豪迈、有力,送走了坚冰霜雪;再结合第九段内容来看,怀念北国春风,还因为北国的那些如风般的汉子,由物及人,更符合散文的写作特色。

经典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旅行家树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

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面,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上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起初我不知通它叫什么树,暂且就称它为孔雀树、扇子树。

到非洲别的国家里,我也经常看到在一些华丽的住宅或别墅门前,都栽着这种树,给那些豪华的建筑物锦上添花,增添了不少清幽、高雅的情趣。

当时我还以为这种娇秀的树木,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但是后来在一次沙漠旅行中,我忽然发现这种树木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

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蔚然翠绿,充满生机。

我想记住它的尊姓大名,问同行者:“这叫什么树?”我的同行者,仰望着它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为什么叫旅行家树?”他解释说:“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上,后来才被人移植到碧野闹市。

在沙漠上旅行,当人们受到热沙炙烤、艳阳曝晒而疲惫干渴得难忍难熬的时候,突然在茫茫沙海中遇到这种树木,它不但以浓荫为你纳凉,而且只要你用刀子在它身上划开一条口子,它就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为你解渴。

它是沙漠旅行者不可或缺的朋友,故名旅行家树。

”听了这番有趣的解释,我对这种树木生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情。

它既能生在土质肥沃、气候相宜的美丽风景区,又能繁殖于干燥贫瘠、漫漫沙流的不毛之地。

它在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秀丽处所,风姿飘洒,落落大方,现出一不卑不亢的仪表;它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古漠,轻声慢语,谦和内秀,没有一点傲然超众、孤芳自赏的神情。

我爱旅行家树所具有的这种品质。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于自己的庭院里,后来又作罢,心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心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阔叶()的树干()的神情()的情趣()的沙海()的汁液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