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政府改革和治理

第二章政府改革和治理

政府改革和治理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1 政府管理途径(最小国家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
2 公民社会途径
3 合作网络途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合作
治理:合作网络治理,网络治理,实现增进公共利益政府与非政府合作依赖的环境中分享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管理与统治的异同 1管理主体(政府垄断多主题合作)
2管理客体(对象多,范围广)
3管理机制(等级权威和控制互动非强制性权力)
4管理手段(强制新工具)
5管理重点(阶级统治的要求满足公民需求)
网络治理的新特征1多中心的行动体系
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
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
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网络治理的实践类型1 全球治理(全球合作网络的管理,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
A,治理的主体是全球范围的行动者
B 治理的客体是影响全人类的跨国问题(环境军事生活经济)
C 治理机制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共同化原则规范协议程序)
2 民族国家治理(民族国家范围内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的管理)
A政府合作网络i 政府协商会议
ii特区
iii地方政府在特定领域的合作
B政府项目执行(合同外包)
C公司合伙网络 i财政补助(对教育医疗的补助)
ii特许经营权
iii公私合营企业
3 社区治理
A志愿者服务(社区发动,无偿献血认领树苗)
B盈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私营机构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 C消费者控制(俱乐部产品供应)
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
1可治理问题 A 合作与竞争的矛盾
B 开放与封闭的矛盾
C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2合法性问题 A 公众认为提供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责任
B转移公众对政府的认可,减少对政府的认可程度
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
A明确网络能力的限度
B开发新管理工具
C培养网络的管理者i应对不确定环境的能力
ii营造合作氛围的能力
iii制定和调整网络管理条例的能力
iv培育网络共同价值和信念的能力4责任性问题(合作---责任难以界定相互推诿转嫁责任)完善责任机制A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B完善公共责任制度,明确公民权利额实现)
C在合作网络中,政府也有着特殊的责任定位(保持社会的凝聚力)
第二节当代西方政府改革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浪潮
1西方政府改革的概况和特点1英国发源地之一注重引入工商管理技术1979 雷纳)
2美国私人部门的成功方法引入公共部门重塑政府运动)
3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迅速全面激进系统
4欧洲大陆各国非连续性渐进性零碎性
2西方各国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经济政治因素将改革提上日程
2经济全球化---推动力
3新技术革命
4传统官僚体制的失败和商业管理猫式的示范作用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 政府职能的优化a 建立全面系统的经济立法体系
b通过计划,财政金融噶与等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 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a政府业务合同出租
b以私补公打破政府垄断
c公共服务社会化
3分权分散政府职能缩小政府管理范围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私人部门的管理技术重塑政府,工商管理的方法战略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标杆管理)
5人力资源改革a放松管制增强灵活想
B公共管理者非职业化(合同雇佣制临时聘用制)
C绩效评估及灵活的付酬制度
6机构重组(更具目的性和计划性)
治理的新模式
费立耶四种模式及特点
1效率驱动模式财政控制成本核算效率)
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
3追求卓越模式
4公共服务须向模式
本作者将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的八个方面 1管理者管理
2衡量业绩
3产出控制
4顾客至上
5分散化
6引入竞争机制
7私人管理的方式
8改变管理制与政治家和公众的关系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
1组织结构-----官僚制
2公共物品-----政府提供
3政治行政分开
4文官终身制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失效
1官僚体制过时
2政府垄断地位动摇
3政治行政分开在实践中难以实现、
4文官永业制终结合同外包聘用制的实行
对新公共管理模式的批评
1理论基础意识形态经纪人假设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
2批评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总方向
3新公共管理的各种措施的批评eg 合同和外包市场导向缩小政府的作用分权分散主义私有化损害公民参与放松管制—控制问题结果导向
—如何与公共只能邮寄结合顾客至上—将公民降低为一般消费者)
新公共管理理论上的矛盾
1企业自主与民主责任
2公共企业图景与公民参与价值
3隐蔽性与开放性
4企业承担风险与公共财政处置
第三节转型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历次改革回顾
1第一次
1952 加强中央集权
2第二次
1956 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
3第三次
1960 再次集权
4第四次
1982行政机构方面撤兵机构裁汰冗员管理权限方面改革权力过分集中
5第五次
转变政府职能 1988一经济部门为重点
6第六次
1993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侧重点是经济部门政企分开
第七次
1998 裁撤直接管理经济的部门加强宏观调控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999 减少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1 上改下不该
2审批事项仍然较多
3体制创新不够
4审批权产生机制不健全
5终结机构发展较慢
历次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
1改革的主要成效1
2
3
4
5
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存在的问题1市场没充分发挥作用
2 搜段单一
3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部明确
4地方部门利益观念强
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的关系1机构 --其他
2实质理性工具理性
3中央与地方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
2国务原机构改革的五个重点
3国务原机构改革方案
A国资委 b发改委c银监会 d商务部 5食品药品6计划生育地方政府改革新趋势
深圳------行政三分制晋江----创新公共行政体制顺德上虞上海浦东中国地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势
1
2
3
4
5。

相关主题